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条件性推理测验关注人们如何解决表面上看上去类似于传统归纳推理测验的问题,其真实目的是根据反应者是否将基于某种内隐偏差的解决方案视为合理的,进而评估反应者的人格倾向.有证据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防止自陈问卷的有意扭曲等相关问题,获得更可靠的结果.这种测评思路在成就动机和攻击性两个领域的研究中已经获得初步成效,测验的信度和效度都较为理想.然而也需指出,这一新思路尚处在发展中,还有一些问题如施测方法、测验构建和思路拓展等需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2.
采取内隐联结测验(IAT),测得100名高中生的内隐攻击性,同时结合问卷对其外显攻击性和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内隐和外显攻击性对消极应对方式均有显著预测效应,但两者与积极应对方式无显著关系;(2)内隐攻击和外显攻击的交互项对应对方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3.
辩证思维降低攻击性倾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辩证思维是一套根据变化原则、矛盾原理和整体论原理看待世界的思维模式。本研究从思维模式对攻击性影响的角度出发, 采用相关研究及启动范式探讨辩证思维对攻击性的影响。研究一是一个相关研究, 结果显示, 辩证思维与攻击性呈显著负相关。在研究二和研究三中, 操纵了辩证思维。在研究二中, 在启动被试的辩证思维后, 与控制组相比, 他们的攻击性行为倾向显著降低。在研究三中, 对控制组的指导语进行了修改并且增加了启动效应检查程序, 也获得了与研究二类似的结果, 即实验组被试的辩证思维量表得分显著提高, 而攻击性量表得分和攻击性行为倾向显著降低。通过中介效应分析, 也发现启动操作对攻击性的影响是通过增加辩证思维程度实现的。以上系列研究表明, 辩证思维可以降低攻击性行为倾向。  相似文献   
34.
自尊结构的压力调节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明证  水仁德  孙晓玲 《心理科学》2006,29(1):68-72,67
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是自尊的两种不同元素,自尊结构指的是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在个体身上的不同结合形式。本研究探讨了自尊结构对个体压力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个体的高内隐自尊/外显自尊结构表现出对压力性生活事件的调节作用,高外显自尊/低内隐自尊、低外显自尊/高内隐自尊、低外显/内隐自尊个体没有表现出压力的调节效应。研究最后探讨了自尊结构研究的可能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5.
智障儿童和正常儿童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里宁  周颖 《心理科学》2006,29(2):473-475
本实验采取加工分离程序(PDP)对38名弱智儿童的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进行研究,并与47名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结果认为:(1)正常儿童外显记忆明显优于弱智儿童,但在内隐记忆方面,正常儿童与弱智儿童没有显著差异;(2)本实验中,年龄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均没有影响。研究结果对弱智儿童的教育方面有启示作用;另外,PDP实验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在对特殊人群进行施测时,需要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36.
根据挫折-攻击理论,社会排斥可能是导致强戒人员具有较高攻击性和自杀意念的原因之一。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395名强戒人员进行调查,以探讨社会排斥与其攻击性和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以及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1)社会排斥可以正向预测强戒人员的攻击性和自杀意念。(2)自我控制在社会排斥与攻击性和自杀意念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未来可从减少社会排斥和提升自我控制入手对其攻击性和自杀意念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37.
IAT范式下自尊内隐性的再证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研究用IAT测量了被试的内隐自尊,并通过操纵被试在不同的认知负荷条件下进行外显自我评价来考察外显自我评价和内隐自尊之间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在低认知负荷条件下进行外显自我评价时,外显自我评价和内隐自尊没有表现出一致性;在高认知负荷条件下进行外显自我评价时,外显自我评价和内隐自尊表现出一致性。该研究在IAT范式下表明了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分离,内隐自尊具有无意识性和自动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38.
内隐学习的意识性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隐学习的研究中,尽管目前已经默认了内隐学习的存在,但是,内隐学习与意识的关系,一直有着不断的争论.文章从内隐学习足否是无意识的、次级任务对内隐学习的影响和内隐学习的关系等三个方面对内隐学习的意识性研究主要的矛盾焦点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39.
选取两种规则难度的人工语法字母串.采用强分离的实验程序,探索了材料规则难度对内隐学习、内隐与外显的协同学习的影响.结果显示: (1)规则难度较大的限定状态人工语法学习中,内隐学习成绩显著好于外显学习;而在难度较小的双条件语法学习中,外显学习显著好于内隐学习. (2)在两种规则难度的材料学习中,内隐与外显的协同学习成绩均好于单独的内隐或者外显学习,具有优势效应. (3)内隐学习获得的规则知识具有可迁移性.  相似文献   
40.
运用实验法和问卷法对118名初中男学生进行攻击性的研究.比较了四种不同类型的攻击行为.包括群体之间、个体之间、群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结果显示:群体无论是作为攻击来源还是攻击目标都能起到增加攻击行为的情境作用;个体之间与群体之间在攻击性方面有显著差异;群体之间相互作用时表现出的攻击性远高于个体之间相互作用时表现出的攻击性:个体与群体相互作用时比个体之间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更高的攻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