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82篇
  28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内隐学习的抗干扰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范兆兰  郭秀艳 《心理科学》2002,25(1):108-108
一般而言,内隐学习(implicit learning),相对于有意识的、作出努力的和清晰的外显学习(explicit learning)来说.是指一种无意识的、无须意志努力的和不可言传的学习。自内隐学习诞生之日起,它就一直是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热点和难点。我国学者杨治良等(1991,1995)还发现,它不受诸如系列位置等其他方面刺激的影响,反应倾向指标β波动较小。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内隐学习的抗干扰性。此外,抗干扰性还表现在,内隐学习不受精神病或神经损伤的影响和干扰。以下是近年来的几个视知觉方面的典型研究实例。  相似文献   
12.
内隐和外显记忆测验中的具体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三个实验考察词语的具体性对概念内隐和外显记忆测验成绩的影响,检验加工说对概念变量的预测,并对双重编码理论进行评析。实验一通过操纵词频变量发现,在低频词的再认中有具体性效应,但偏好测验中没有产生具体性效应。实验二使用低频词发现,词语联想和词语线索回忆中都有具体性效应。实验三通过操纵编码任务,在偏好测验中又获得了具体性效应。总体的实验结果既不完全符合加工说,也给双重编码理论带来了问题。  相似文献   
13.
周仁来  靳宏  陶沙  张冲  赵文芳 《心理科学》2003,26(5):919-920
1 前言  研究发现 ,与采用相同的感觉道呈现刺激相比 ,如果学习和测验之间采用不同感觉道呈现刺激将减损操作的成绩 ,产生通道转换效应。一般认为 ,通道转换对内隐记忆测验有较大影响 ,很少影响外显记忆测验。如Jacoby和Dallas(1981)发现 ,感觉通道的改变会严重干扰单词确认测验的成绩 ,却很少干扰再认测验成绩。Graf和Schacter(1985 )报告词干补笔测验的启动由于学习和测验感觉通道的改变而降低了 ,但线索回忆任务的成绩却未受到这种影响。马正平和杨治良 (1991)发现 ,感觉道的改变对填字组词的间接测验有较大影响 ,产生了破坏作用 ,…  相似文献   
14.
王常生 《心理科学》1998,21(4):336-340
采用WMS-CR和MMSE筛选了9名遗忘症患者,采用自由回忆和再认两项任务观察了他们及正常对照组的外显记忆。结果发现:遗忘症患者两项外显记忆任务操作呈分离现象,自由回忆任务操作明显受损,再认任务的操作尽管较对照组低,但与对照组差异未达显著性水平。推论;①外显记忆受患者损伤的颞叶或间脑结构调节。②再认任务至少包含两种性质不同的潜在加工过程,一种为意识性重组加工,另一种为无意识自动加工,两者相互独立地贡献再认任务的操作。正常人意识性重组加工的贡献占优势,掩盖了无意识的作用。遗忘症患者意识性重组加工损伤,无意识自动加工部分代偿作用。③先前研究未对遗忘症患者进行认知功能的筛选,患者对再认障碍可能源于其他认知功能障碍,而非记忆障碍之故。  相似文献   
15.
周仁来 《心理科学》2000,23(4):412-416
通过操纵编码程度(实验1)和提取要求(实验2)比较了内隐和外显记忆任务之间的操作变化.结果表明,编码时的语义和非语义加工之间存在着相互抑制的倾向;提取要求中更多意识成份的参与使先前情节中的语义成份得到更多的提取,而很少影响非语义成份的提取,编码程度和提取要求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决策者通过采纳建议可以有效提高决策质量,但是维护自我概念的动机会降低建议采纳。基于此,研究考察了内隐自信和外显自信及其分离程度、分离方向对建议采纳的影响以及任务复杂度的调节作用。实验1为简单任务情境,实验2通过引入与实验报酬直接相关的奖惩机制和建议有偿性,加大决策结果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实现任务情境的复杂化。结果显示:内隐自信和自信分离方向不影响建议采纳,外显自信负向预测建议采纳,自信分离对建议采纳的正向预测作用有随着任务难度的提高而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李琦  赵迪  郭春彦 《心理科学》2007,30(5):1061-1064
本文采用字表方式,从高低词频和新旧效应角度,探讨内隐和外显测验中定向遗忘效应的存在性及其机制问题。结果发现:(1)低频词在两种测验中都存在定向遗忘效应,而高频词仅存在于外显测验中。(2)两种测验中都存在指示记住的新旧效应,而外显测验中不存在指示忘记的新旧效应。由此推断,测验间在没有"意识和无意识"相互污染的理想情况下,只有外显测验可获得定向遗忘效应;定向遗忘的机制可能是选择性编码机制。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自我描述归类与人格维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登峰  崔红  胡军生 《心理科学》2007,30(2):272-276
对青少年自我描述的内容进行归类时发现,依据不同的归类标准会得到不同的人格结构。500多名青少年学生提供了620个不同的对自我的描述,除9个项目属于对身体和家庭状况的描述外,所有的人格特征既可以归属到中国青少年人格结构的19个二级因素,又可以归属到西方大五人格结构的30个层面。这一结果表明,外显的人格特征分类无法准确表达人格结构的实际构成,人格结构的确定还需要实证评定及对内隐结构的探索。文中还讨论了心理学研究中国化(本土化)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19.
条件性推理测验关注人们如何解决表面上看上去类似于传统归纳推理测验的问题,其真实目的是根据反应者是否将基于某种内隐偏差的解决方案视为合理的,进而评估反应者的人格倾向.有证据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防止自陈问卷的有意扭曲等相关问题,获得更可靠的结果.这种测评思路在成就动机和攻击性两个领域的研究中已经获得初步成效,测验的信度和效度都较为理想.然而也需指出,这一新思路尚处在发展中,还有一些问题如施测方法、测验构建和思路拓展等需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内隐学习的意识性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隐学习的研究中,尽管目前已经默认了内隐学习的存在,但是,内隐学习与意识的关系,一直有着不断的争论.文章从内隐学习足否是无意识的、次级任务对内隐学习的影响和内隐学习的关系等三个方面对内隐学习的意识性研究主要的矛盾焦点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