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研究以JAS(决策者-建议者系统)为范式,通过2个实验探讨了语境交流导向(高/低)与建议方式(直白/隐晦)对个体建议采纳的影响以及其中的作用机制。实验1通过问卷测量个体的特质性语境交流导向;实验2则通过操纵材料启动个体的状态性语境交流导向。结果发现,高特质或状态语境交流导向的个体倾向于采纳隐晦型建议,而低特质或状态语境交流导向的个体则倾向于采纳直白型建议,并且个体对建议内容的加工流畅性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2.
现象学的一个明显特征在于对传统身-心问题的系统回应,而重塑秩序的任务吁求刷新相应的哲学策略与方法。在现象学语境下,这一关于秩序想象的哲学调节呈现出一条明显的脉络:从胡塞尔力图对意识活动与意识对象之间“切中”关系的阐明,系统化为海德格尔对日常经验之“形式指引”的存在论分析,并在梅洛-庞蒂那里深化为对“诞生状态”的结构-知觉秩序的详细刻画。重要之处在于,贯穿于现象学秩序想象的一个核心操作在于对标识为“开端”的秩序形式给予哲学的检视与规定。  相似文献   
163.
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是近代中国画发展过程中最具争议性的问题,这与中国画精神和当代文化在总体精神趋向、生活与审美方式及价值层面等方面的内在矛盾有很大关系,认清这一现实或许会令我们对中国画精神的传承作出更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4.
鲁迅和萨特分处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语境,但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可成为二人精神相通的纽带,克尔凯郭尔哲学思想的滋养使二人在精神气质、创作特征上有相似之处。鲁迅和萨特都在社会的激剧变动、价值体系的坍塌和随之而来的精神文化的虚空中强烈感受到了人在世界中的艰难处境,这使他们面临的文化语境极为相似,所要面对和回答的问题极为相似。鲁迅和萨特相似的个体生命的经历也迫使他们正视和思考人的生存现实,两人均从个人立场出发,对人的异化、孤独、绝望、荒诞等生命状态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他们笔下的狂人、洛根丁便是其感悟生命体验的总汇,也是他们形上思想的具像表达。狂人、洛根丁的不同觉醒都有源自存在主义鼻祖克尔凯郭尔思想的烙印。  相似文献   
165.
20世纪以来伴随着现代到后现代的变化,人们进入了自启蒙运动所带来的自主性衍生的让人捉摸不定的神学困境。德国天主教神学家卡斯培所著的《现代语境中的上帝观念》关注的是在现代处境下如何看待上帝与信仰问题。面对世俗化的冲击,卡斯培一方面充分认识到现实社会发展本身及其所呈现的问题对神学提出了新的需求或挑战,但是另一方面他仍然强调神学性的神学(在基本教义与神学命题上要与传统相符合)。道成肉身的语言存在与爱成为卡斯培诠释上帝观念,走向神圣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6.
前言正知和正念,是经常被相提并论的一对概念。从体性上来说,正知和正念都是心,只是依心作用的差别而安立二者,但由于在汉地作为法相基础教材的《大乘百法明门论》中,列举的五十一位心所法中,并没有这二种心所法,所以许多人很难分清这二者的细微差别。  相似文献   
167.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艺术的影响,不再只是简单的理论观照,而是渗透到了音乐、文学、电影、建筑、绘画等各个艺术领域,从而使得中国的艺术形式深深地打上了后现代的烙印。对于中国来说,我们虽然不能否定后现代的历史意义,但它的发展是与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背道而驰的,是不能够对中国文化做出有利引导的。  相似文献   
168.
本研究考察中文聋生读者利用语境预测性信息促进词汇加工的过程特点。实验采用3(组别:高阅读技能聋生组vs.高阅读技能聋生的能力匹配健听组vs.低阅读技能聋生组)×2(句子背景对目标词的预测程度:高预测vs.低预测)混合设计。结果发现:(1)目标词的左侧词汇上,能力匹配健听组在凝视时间和总注视时间两个指标上可见语境预测性效应,两个聋生组在任何指标上均没有语境预测性效应;(2)目标词上,能力匹配健听组在首次注视时间、凝视时间和总注视时间三项指标上均可见显著的语境预测性效应,高阅读技能聋生组仅在总注视上可见语境预测性效应,低阅读技能聋生的任何眼动指标均没有语境预测性效应。由此可见,聋生在利用语境预测性促进词汇加工方面与健听读者有所差异;相对于低阅读技能聋生,高阅读技能聋生读者识别词汇时能更多地利用语境预测性信息。  相似文献   
169.
杨群  张积家  范丛慧 《心理学报》2021,53(7):746-757
词汇歧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在汉语中, 歧义词的种类繁多, 是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两个实验, 考察在不同加工时间条件下维吾尔族和汉族的大学生在汉语歧义词消解中的语境促进效应及抑制效应。结果发现, 两个民族的大学生均出现了语境促进效应, 但在短时加工条件下, 汉族大学生的语境促进效应显著大于维吾尔族大学生, 在长时加工条件下, 两个民族的大学生的语境促进效应并无显著差异。在短时加工条件下, 仅汉族大学生可以有效地抑制无关信息的干扰; 在长时加工条件下, 两个民族的大学生均可以有效地抑制无关信息的干扰。整个研究表明, 在汉语歧义词消解中, 随着加工时间增加, 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语境促进效应和对无关信息的抑制均可以达到与汉族大学生相近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0.
张励耕 《世界哲学》2016,(5):94-100
假装、佯装或欺骗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而且它们之间似乎存在某些特定的相似之处。但想要详细阐明这些现象究竟是什么,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本文中,笔者希望引入一些来自维特根斯坦的案例,以对这些现象进行哲学上的分析。从一种维特根斯坦式的角度看,所有这些现象都归属于一种特殊的语言游戏,这种游戏与其他一些更为基础性的游戏有着深刻的关联。事实上,对这些基础性游戏的熟知是进行假装的必要条件之一。此外,我们还需要依据不同的语境来决定需要做出哪些行动。因此在开始进行一场语言游戏之前,我们其实已经做出了某些并不属于该游戏本身的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