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于关系一表征复杂性模型编制了复杂程度能序列变化的长方形面积问题,以此测量了4~6年级共310名学生的问题表征水平及其与由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测定的流体智力的关系.结果表明, (1)被试对长方形面积问题的表征水平与流体智力有显著相关; (2)表征复杂性水平随年级的升高而升高.可见,基于该模型所设计的材料能测定随年龄而变化的表征水平.且与经典的流体智力测验结果有稳定的关联.由此体现出该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2.
社会身份复杂性的研究:理论、方法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 “社会身份复杂性”这个概念逐渐引起社会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社会身份复杂性是指个体对多重内群体身份之间的关系进行主观表征的方式, 反映了个体对自己的多重内群体身份之间感知到的重叠程度。当个体感知到的重叠程度较高时, 他们的社会身份复杂性就较低; 反之, 当个体感知到的重叠程度较低时, 他们的社会身份复杂性就较高。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多重内群体身份表征模型, 然后从社会身份复杂性的理论内容、测量方法、作用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对以往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最后, 指出未来的研究应侧重对社会身份复杂性理论和研究设计的进一步完善、问卷量表的效度验证, 并加强研究结果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3.
儿童图形表征能力测验编制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表征能力发展部分地体现为对事物中隐含关系的理解或推理的复杂程度.基于辛自强的"关系-表征复杂性模型",结合Halford的"关系复杂性"理论,通过事前分析任务复杂性确定了难度不同的项目,最终编制成儿童图形表征能力测验,该测验共50个(25类)项目.以265名小学3~6年级儿童为被试,采用计算机呈现方式施测了该测验.结果表明:项目的难度和区分度以及整个测验的重测信度、构想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均良好;基于理论的事前任务分析(确定任务的维度数与每个维度内的元素数)对事后任务难度的预测率较高(83.4%).可见,所编制的图形测验能有效测查儿童表征水平.  相似文献   
84.
以144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参照性交流范式,设计复杂性不同的材料,创设功能预测和维度选择任务,探查比较参照性交流双方学习效果与选择性注意特点。结果高成绩组block10成绩显著高于低成绩组,关系复杂性主效应显著,参照性交流双方维度选择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关系复杂性影响维度选择的整体结果、有关维度选择结果。表明:双方学习效果不平衡,但选择性注意协调一致,均不受复杂性影响。  相似文献   
85.
李军 《管子学刊》2007,1(2):66-70
近代以来的中国,关于保守与进步的争论一直不断,传统观点认为,社会上有两种人,一种是鼓吹改革与革命的人,另一种是反对社会变革的人士。但长期以来被中国思想史和哲学史的研究者所忽略的一个现象是,在所谓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之中,存在着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虽然在表面上他们都对传统文化持保守主义的态度,但是他们其中一些人认为传统文化是存在于世界民族文化之中的一种具有普遍性、世界性的价值,是其他民族文化所永远不能替代的。而另一些人则只是将传统文化看做是一个民族在其现代化的道路上摆脱不掉的包袱。由于这两种对待传统文化态度的不同,我们可以将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保守主义思潮和人物,大致分为这两个不同的阵营。  相似文献   
86.
明清时期通俗小说中的许多神仙形象都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从道教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神仙形象也正是道教世俗化的产物,是“神仙”由单纯的宗教象征进入到世俗领域和普通人生活时的一种变化。本文在这一宗教背景下,探讨了明清小说中神仙形象复杂性和多元性这一文学现象与道教世俗化过程中道教神仙体系对民间神灵的吸收及改造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87.
正近年来,以"慈善"为主要内容的人间佛教运动在中华大地不断开展,太虚大师当年的振臂呼吁终于得到真正响应。社会各界对"慈善"越来越关注,尤其是身体力行慈善实践而对之有深刻体认的有识之士围绕"慈善"提出了新的见解,如多年从事慈善活动的天津市佛教慈善功德基金会理事长妙贤法师提出了"现代慈善理念":"现代慈善理念是一种全新的社会价值观,是以人权和人性化为基础而产生的大慈大善大爱。现代慈善理念  相似文献   
88.
根据不同标准,首发症状可以划分为常见首发症状、可见首发症状、偶见首发症状、特异性首发症状和非特异性首发症状。首发症状在临床决策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提示早期诊断决策信息、疾病内在特征、病灶发生部位、发病病理机制、疾病发展预后和鉴别诊断要点。首发症状的复杂性表现在其无特异性、不典型性、多样性、本系统疾病以外系统疾病为首发症状、躯体性疾病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和首发并发症现象等方面。  相似文献   
89.
关系复杂性理论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务复杂性的分析是发展心理学和心理测量学都非常关注的重要课题。哈尔福德等人提出了评估任务难度的关系复杂性理论,认为任务难度可由相关的变量数量即关系复杂性来确定;关系复杂性越大加工要求也越高,这时可采取概念组块和分解机制来减少复杂性;认知发展阶段可归因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够加工的关系复杂性的增加。虽然该理论得到了很多实验证据的支持,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不足表现在没有区别问题难度与问题解决难度,对维度层次关系不够重视,以及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没有明确阐述。这都是今后进一步研究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0.
辛自强  辛素飞 《心理学报》2014,46(3):415-426
被信任者社会身份是单一的还是多样的, 这种数量差异可以体现其社会身份的复杂性。本研究探讨了被信任者社会身份复杂性(单一身份、多重身份)如何影响人们对其可信性的评价。实验1考察了被信任者社会身份复杂性对其可信性的影响以及社会距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实验2用于检验被信任者所属群体类型(内群体、外群体)是否调节他们的社会身份复杂性对其可信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被信任者多重社会身份的凸显会提高人们对其可信性的评价, 社会距离在二者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群体类型对社会身份复杂性的影响具有调节作用, 社会距离的中介作用在对外群体成员的可信性评价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