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95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71.
宗教研究是以理性的态度对宗教现象进行客观审视与分析,与基于信仰的神学思辨具有本质的不同.这种本质差别决定了对宗教的科学研究必然以无神论为基本立场与最终指归。澄清宗教科学的理念与本质.对于我们今天开展宗教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习五一教授的新书《科学无神论与宗教研究》高举科学无神论的旗帜.坚持以科学理性的立场研究近现代各类宗教现象。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观念与成果.为我们端正宗教研究的态度与方向、宣传和弘扬无神论的社会风气.提供了非常难得的典型范例.是近年来科学无神论与宗教研究方面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772.
陈企瑞 《天风》2014,(5):7-8
初入工场的神学生是新一代的基督门徒,他们刚刚崭露头角,充满活力,需要教会全体共同关注、珍惜、呵护。每年都有一批完成神学装备、步入工场的神学生,他们朝气蓬勃、踌躇满志,为教会注入了一股新生的力量。这些神学毕业生在不同地区的服侍中发挥各自的恩赐。  相似文献   
773.
《学海》2019,(6):162-167
如何经验对象并依据这种经验对对象进行界定是思想的本质所在。近代以来的哲学和神学发展根本上取决于如何理解经验。本文通过对康德的知识和信仰二分的分析,切入对究竟以观念还是以情感为起点理解经验这一问题,进而呈现以观念为起点的思辨体系的问题所在。在此基础上,本文深入分析了情感这一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重视、却又作为生存和思想起点的意义所在。深入体味这种出发点之争,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生存和思想的本真意义。只有在这种本真的理解和经历中,才能看清近代以来的哲学和神学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774.
马里翁认为在笛卡尔的哲学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本体—神学—论思想,一种以自我为基础(其基本的表达式是"ego cogito,ergo sum"),一种以上帝为核心(其基本的表达式是"ego sum,ego existo"),前者是一种并不完备的形而上学,后者则展现了笛卡尔的一种成熟的形而上学思想。但是,关于笛卡尔的这种成熟的形而上学思想及其体系,马里翁在其《笛卡尔哲学问题:方法与形而上学》和《笛卡尔哲学问题II:自我和上帝》中分别给出了两种并不相同的解释,本文认为我们可以大体上认可马里翁的第一种解释,同时应该对他的第二种解释保持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775.
叙事医学绝非本在医学之外却于当代被人为强加的异物,它的凸显是医学的自我完善。作为照顾人身体的一门艺术,医学在本质上蕴含着叙事医学和科学医学共同生发的潜质,实际样态则服从于特定历史阶段人们的认识能力和水平。通过揭示在医学真理中科学真理与处境真理的结构性关系以说明叙事医学和科学医学之间的关系实为一个经常性的医学景象。当下叙事医学成为“显学”具有必然性,它是对科学医学“独语”现象的反动,促使将二者关系重构为一种富有活性的“对话”关系,科学医学在拒斥寻求优越性之诱惑中与叙事医学相互融通,医生在这个历程中亲身实践,也收获鲜活、细腻的叙事体验。  相似文献   
776.
刘重明 《天风》1998,(9):42-43
一、著者和出版情况简介 著者巴克莱(William Barclay)1907年出生于爱尔兰首府威克洛(Wicklow)的贫寒农家,卒于1978年,享年72岁。他青少年时代在苏格兰格拉斯哥和在德国的马尔堡受教育。1947年受聘为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讲师,1964年被聘任为格拉斯哥大学三一神学院的新约及希腊文教授,后曾任该学院院长及学院诗班指挥,为当代著名神学家,电台布道家和报纸专栏作家。他的著作甚丰,除注释新约各卷的《每日研经丛书》外,尚有《致七教会书》。  相似文献   
777.
同情是亚当·斯密伦理学的核心概念,但在其定义上仍有争议,表现为两个问题:其一,同情是否是情感;其二,同情是否是情感理解能力。从斯密的文本看,同情是旁观者的情感,来源于想象的处境转换;然而,旁观者在同情过程中不一定会转换为当事人的心理状态,因此,同情不是对情感的理解或理解能力,而是为评价当事人的情感是否具有合宜性提供参照。虽然否定同情是情感理解能力,但这并不代表斯密主张忽视他人的实际情感。相反,同情为有差异的个体情感创造了交流的基础,自我和他人在相互同情中达成一致,这也是道德生活的基础。斯密通过对同情概念的不同诠释,开出了一条不同于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道德建构之路。澄清同情的含义,不仅有助于理解斯密的理论,也为涉及这一概念的其他研究(如镜像神经元)提供了清晰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778.
779.
罗冠宗 《天风》2000,(3):8-9
首先,请让我代表全国基督教同工和信徒向李主席,并请转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各位领导和在座的各位领导拜个早年,敬祝领导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欢乐。 过去一年我们国家喜事多:我们热烈庆祝建国50年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们热烈庆祝澳门回归。  相似文献   
780.
《天风》2000,(6):55-55
陕西省基督教两会于2000年4月17—18日在西安召开了“陕西省基督教两会首届圣经及其他灵修书籍出版、发行工作”会议。来自全省31个县(市)的37位同工参加了会议。省委统战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