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南宋道教词人白玉蟾不仅在道教历史上占有南宗五祖的重要地位,其文学造诣也颇高,有不少文学作品传世。这些作品大致可分为阐述道教思想类和抒发士人情怀类,本文简单介绍了白玉蟾的生平、文学作品概况以及研究现状,并着重突出了其不同于其他方外人士的士人情怀。  相似文献   
42.
秦末农民大起义,推翻了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打乱了封建统治秩序。汉政权建立后,致力于巩固政权,重建社会秩序,这其间士人群体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建章立制,稳定社会。其二,制定和完善礼仪规范,制约社会成员的行为。其三,教化社会。部分士人入仕后担任政权的中下级官吏,他们在任期间,设立学校,教化民众,消除民众的反抗意识。同时严明法纪,为社会秩序的重建做出了种种努力。  相似文献   
43.
春秋战国之际,士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从封建束缚中游离出来,开始建构自己的思想学说和体系,诸子百家都希望"以其道易天下",他们以道义为己任,在参与政治及价值追求上都体现出了士人的超越品格,他们秉持"道统",与世俗权力的代表"政统"相制衡,展开了士人处理自身与政治关系的一个新起点。  相似文献   
44.
张三聪  蒋汐 《美与时代》2014,(12):91-91
高士是中国传统社会精英阶层中的特殊群体。作为古代文人心目中不为俗羁的精神标杆,他们追求个性自适,在归居山林的隐逸生活中养神修道。正是因为高士不同凡响的声誉地位,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该群体的文学表述颇为丰富。其内容一方面显现出高士不同的个性与行为;另一方面则是对该群体所共有的精神思想与行为模式的关注,而这一点正是明清瓷绘高士图像的理论来源。明清瓷绘将高士人物的集体属性与行、思模式以图像的方式进行展现,使士人阶层的观念广泛传达于社会,达到宣传与教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45.
江浙自古人文荟萃,人才辈出,如满天繁星照亮了华夏的夜空。即使有些人因为某种因缘际会,湮没无闻,也如埋藏在沙砾中的贝壳,一旦被有心人拾起,便重现他的光芒和神采。《薛明剑传》就是陆阳从历史的矿坑里挖掘出的一颗璀璨的钻石,历史的尘埃并没有稍减他的光彩,相反,因为时间的积淀而更彰显他的价值。  相似文献   
46.
余督兵 《天风》1997,(4):9-11
经文:大5:1—16 主耶稣登山训众篇,奥古斯丁称它为“登山宝训”,这实在是历代基督徒甚宝贵的教训。因它是基督徒灵程的梯级与实践的准则。我们的灵程若依照主的宝训而高攀。  相似文献   
47.
道教与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是道教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命题,其中关于道教创建者的归属问题学界一直难以定论,众说纷纭。对此,本文在已有的各种研究论说基础上,结合对古代士人社会特征的历史考察,指出道教早期历史研究应特别关注古代士人阶层的作用,进而通过相应的论证提出道教创建于古代士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48.
雨篁 《佛教文化》2010,(2):84-85
<正> 世人对于曼殊上人(原名苏戬,法名曼殊,别号燕子山僧1884—1918),大都是从其诗歌的角度来予以评价,笼统地以"诗僧"盖论。两年前,在曼殊逝世一百周年的日子里,我曾写了一篇题为"曼殊上人剪影"的短文,也只是大概地梳理上人短暂的人生历程,以作为对上人的纪  相似文献   
49.
东汉中后期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确立的重要时期,但由于政局的变化,士人阶层在伦理生活方面呈现出一种复杂的态势:一方面继续强化了东汉前期以来官方确立的儒家伦理意识形态,造成了道德的偏至;另一方面随着士人精神的演进,伦理生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因素,孕生了魏晋玄学伦理的某些质素.  相似文献   
50.
Daoism has often been misunderstood as moral nihilism or anti-moralism, but the true Daoism indeed adopts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morality. At the foundation of its universal sentiment is an affirmation of morality. Daoism takes all things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its values in moral philosophy, and ziran 自然 (sponstaneously so) as the foundation of its philosophy with the universal commitment. Daoism hopes to use “Dao to create the best environment for survival, and to fulfill individual responsibility for all things in the world. This is a universal and open attitude towards values. The attraction of Daoist universal sentiment is that it takes ziran as its path, and “objectless desire, “unprincipled knowing, “non-coercive action as ways and means to ensure the transfer of the universal value to all things, while ensuring that they realize their true values and 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 whole socie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