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洪玲 《思维与智慧》2004,(12):47-47
有一位七十多岁的日本老先生,拿了一幅祖传的珍贵名画上电视节目,要求“家有宝物鉴定团”的专家鉴定,他说,他的父亲说这是名家所作价值数百万的宝物,他总是战战兢兢地保护着,由于自己不懂艺术,因而想请专家鉴定画的价值。结果揭晓,专家认为它是赝品,  相似文献   
72.
现代人仿佛总有处理不完的事情,没完没了的烦恼及担忧。要为生存工作,要支付孩子的教育费用,要为房子分期付款,要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千头万绪,茫然无措,所以人们常常感到活得很累,很无奈,难道生活必须如此痛苦吗?当然不是,如若我们善于经营自己的生活,烦忧就会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73.
微笑,是心灵共朵,总在绽放的那一刻,阳光,便暖暖地溢满胸怀。 一个微笑,可以使你忘却许多烦恼,忘却心灵正在承受的煎熬。让你知道,生活芜杂,而我们可以简单,可以轻描淡写。也许,你微笑,并不代表你幸福,但那是一种从容,一种淡定,一种由自信与坚毅而生发的无可抗拒的魅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74.
现代医学家、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威迪安特教授近年公布了一项报告,他们对208位男性大学生从18岁起做了整整60年的跟踪研究发现,活得最长的是那些从容不迫,不愿冒险的人。这样的人,比加强体育锻炼、饮食习惯良好的人更加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75.
孔子所谓"与命与仁",充分彰显了孔子立言为学与士人君子之学的宗旨要义以及作为一种道德性命之学的中国学问的精神特质与义理内涵。要而言之,士人君子的精神生活与道德生命主要不是由个人利益的得失考量所主导和支配,而是由命与仁两大核心要素共同构造而成。对士人君子而言,只有在知命与体仁之间,即基于对天命因素与命运力量的深刻洞察和切己体认以及对于仁德修养与道义理想的追求和践行,才能成就人类可大可久之不朽的道德功业,从中则体现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具体表现为:守望文明,维新中国;生于忧患,自强不息;穷理尽性,安身立命;天下为公,生民为重;生命感通,万物一体。  相似文献   
76.
穆斯林应远离赌博贾喜平《古兰经》中讲:"信道的人们啊!饮酒、赌博、拜像、抽签,只是一种秽行,只是恶魔的行为,故当远离,以便你们成功。恶魔惟愿你们因饮酒和赌博而相互仇恨,并且阻止你们记念真主和谨守拜功。你们将戒除[饮酒和赌博]吗?(5:90-91)各位...  相似文献   
77.
坚持一句话     
在美国颇负盛名、人称传奇教练的伍登,在12年的全美篮球年赛当中,替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赢得10次全国总冠军。如此辉煌的成绩,使伍登成为有史以来公认最称职的篮球教练之一。曾经有记者问他:"伍登教练,请问你是如何保持这种积极心态的?"  相似文献   
78.
对当今中国社会心态的研究,因缺乏标准化的测量工具而难以深入。为此,该研究在参考已有研究基础上,确定了生活满意感、社会压力感、政府信任感、社会公平感、社会安全感和社会问题感六个方面的测量指标,选取较大样本经过预测和正式施测,并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量表结构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且结构与数据拟合较好,可以作为对中国人社会心态进行量化研究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79.
意雯 《天风》2013,(4):59-59
[人民网]2013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指出,中国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程度在进一步扩大,社会总体信任程度的平均得分为59.7分,进入到“不信任”水平。具体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下降,超过七成人不敢相信陌生人。  相似文献   
80.
邹晓东 《现代哲学》2017,(1):118-125
《逻辑哲学论》预设唯独描述句有意义。准此,“主体”因无法充当被描述的客体,理应作为无意义的术语销声匿迹。秉承贝克莱思路,前期维特根斯坦对此心知肚明,却又“神秘”兮兮地主张“主体是世界的界限”。此与“唯独描述句有意义”原则扞格难容。究竟为何不能干脆放弃“主体”概念?站在语用角度看,语句的意义来自主体的使用。《逻辑哲学论》对“主体”概念的超常执着表明,怀揣“精确描述”之理想的前期维特根斯,坦已然触及到了某种带有全局性的“语用”意识。进一步的语用分析则表明:“绝对精确”的理想语言只属于全知者主体,现实中的描述句则总是在作者主体-读者主体默契的语言游戏中实时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