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医学遗传服务与遗传学研究的伦理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遗传工程的分子技术于本世纪70年代问世。这一技术的创新使人类与医学遗传学突飞猛进,由此导致遗传医学的飞速发展。与此同步,医学伦理学兴起,临床医学遗传服务与遗传学研究的伦理问题日益成为人文科学关注的核心。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7年发布的《医学遗传学与遗传服务伦理问题的建议国际准则》。探讨我国医学伦理学发展的策略和面临的挑战,祈盼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华医学遗传服务与遗传学研究的伦理准则早日问世。  相似文献   
102.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医学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基因组计划将为医学科学的发展提供广泛的可能性,并结生物医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但是人类的社会性,疾病产生的非生物因素以及社会及伦理的限制都决定了任何生物医学上的成就,包括人类基因组计划都不能改变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03.
微生物与人类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现代分子生物学知识和微生物知识,认为基因重组方式可能是人类进化的一种主要方式;并认为微生物能通过基因重组有效介导自身基因和各种生物基因流向人类;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转座作用可能是微生物介导的基因重组的一种重要方式;高等生物是由低等生物进化而来的,而微生物是进化上最早最低级的生命体。据此,认为微生物可能在人类进化和物种进化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可能是一种源泉的作用。其可能方式是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基于抑郁的差别易感性模型,以301名大学生(年龄=19.15±0.63岁,年龄范围为17~20岁)为研究对象,并引入关键环境因素(儿童期受虐和主观幸福感)和重要位点(MAOA基因rs6323和TPH2基因rs17110747)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究大学生抑郁发生发展机制。结果表明:(1)儿童期受虐与大学生抑郁症状呈显著正相关,主观幸福感与儿童期受虐和大学生抑郁症状显著负相关;(2)主观幸福感在儿童期受虐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3) MAOA基因rs6323和TPH2基因rs17110747多态性在主观幸福感与大学生抑郁症状中起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相比携带rs6323位点G/G与T/T纯合子和rs17110747位点G/G与G/A基因型,携带rs6323位点G/T和rs17110747位点A/A基因型个体主观幸福感对抑郁症状的负向预测更强。  相似文献   
107.
探究不同心智活动下的神经表征差异, 是认知神经科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早期的脑电/脑磁分析方法主要关注组平均后的神经响应水平, 这要求在关注的时间进程上, 各个被试在相同刺激条件下事件相关电位/事件相关磁场的振幅大小和方向、以及地形图分布和极性均要有较高的一致性。近些年来, 研究者们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常用到的两种技术——机器学习中的分类算法(即基于分类的解码)和表征相似性分析——引入到了脑电/脑磁数据分析中。这两种新技术可以克服传统脑电/脑磁数据基于具体电压/磁感应强度波形平均分析的缺点, 具有在个体水平上探究神经表征编码的特点, 为人们探究大脑在不同时间进程上如何对特定的神经表征信息进行动态编码提供了新的思路。两种技术基于不同的方法学原理来抽提个体间一致的脑认知加工机制, 还为脑电/脑磁研究开展跨时域、跨任务、跨模态、跨群体比较不同认知过程中的表征差异提供了更多新颖的途径。我们首先通过与传统的脑电/脑磁分析方法进行比较, 系统性介绍了基于分类的解码和表征相似性分析的原理和操作流程, 之后对两种方法的应用场景进行了梳理, 并在最后对未来可供研究的方向提出了我们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8.
“人际宽恕”乃是过错行为的受伤害者对过错方的一种原宥行为。德里达提出“唯有宽恕不可宽恕者方为宽恕”。该主张从当事人双方的相互行为后撤,强调受害者单方面的无条件的“赠予”性宽恕。但这种主张却忽视了过错方视角以及与之相应的宽恕的“挣得”性特征。思考“不可宽恕者”这种特殊形式的“人际宽恕”需要综合考量当事人双方选择上的开放性,尊重当事人尤其是受害者的“体验之秘密”。为此,我们借助道德心理学分析,趋近对“不可宽恕者”的性质与面貌的同情性理解与准确的呈示,避免像德里达那样简单地回避或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109.
迎接新世纪老龄社会对老年医学的挑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加强衰老机理与延缓衰老的研究是新世纪老年医学与老年生物学重大研究课题。近年来对“衰老基因”、“长寿基因”、氧自由基、细胞凋亡及染色体顶端的端粒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未来的老年医学除继续加强对心脑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的防治研究外,对未来可能发展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长寿的疾病,如老年性痴呆、骨质疏松症及糖尿病等,须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发病机理、早期诊断及新药开发的研究工作。特别强调的是  相似文献   
110.
田相娟  曹衍淼  张文新 《心理学报》2020,52(12):1407-1420
累积压力假说与匹配-不匹配假说均可解释远端和近端逆境对个体抑郁的影响, 但鲜有研究考察遗传基因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法和DNA分型技术, 对970名青少年进行间隔3年的追踪调查。分别以母亲消极教养、同伴侵害为远端和近端压力指标, FKBP5基因多位点累加得分为遗传指标, 考察三者对青少年抑郁的交互作用及性别差异。结果发现, 在男青少年中, E × E × G显著。当累加得分较高、同伴侵害水平较高时, 母亲消极教养显著负向预测抑郁, 符合匹配-不匹配假说; 累加得分较低时, E × E不显著, 但倾向于以累积压力假说的方式发挥作用。女青少年中, E × E × G不显著。研究结果提示, 在男青少年中, 累积压力假说与匹配-不匹配假说均可阐明抑郁的发生机制, 分别适用于携带不同FKBP5基因多位点累加得分的个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