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0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66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读时间     
1 我站在一棵古老的大树下,轻轻抚摸着这苍老的树干:树纹一道又一道,盘根错节,有的地方隆起,有的地方凹陷,如拧着根根粗大的钢筋一般缠绕满了树的全身——这都是时间刻在上面的。在这一道道深深浅浅的树的皱纹里,我仿佛触摸着了时间的脚印,看到了时间运行的轨迹,读到了树的历史、时间的历史。[第一段]  相似文献   
872.
惜时如铜     
有一个儿时的朋友,多年不见。一次我们在大街上碰面,似曾相识,遂驻足不前,互相对视,辨认了老半天,忽然间脱口喊出对方的小名来。于是执手相看,在言语里将时光倒流,忆起桩桩乡村旧事,嘘唏不已。谈了许久,旁边有人牵动他的衣角,是他的女儿,如同一只燕子,笑意盈盈。那时候,我们大约也和这孩子差不多年纪,正值金色童年。不觉大叹,时间真是过得太快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873.
3─6岁儿童传递性关系推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三种情境考察被试的推理情况,并试图揭示儿童是怎样进行传递性关系推理的。结果显示:(1)3—6岁儿童具有进行传递性关系推理能力;(2)造成我国3—6岁儿童作传递性关系推理失败的原因有二:一是错误理解比较句式,二是没有记住前提;(3)3—6岁儿童进行传递性关系推理的内部过程不同:小年龄段被试多采用“局部加工模式”,大龄段被试多采用“整体空间加工模式”。  相似文献   
874.
用实验心理学方法研究时间估计主要有五种方法:口头估计法、产生法、再现法、比较法和等级评定法。这些方法又可分为两种范型:预期式估计和回溯式估计。本文分析了时间估计的方法及其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875.
中小学生记忆组织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对中小学生记忆组织的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进行研究,全文分为两个部分:(1)中小学生词的记忆中客观组织(类的群集)的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2)中小学生词的记忆中主观组织的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中小学生记忆中客观组织程度在逐渐提高,(2)不同年级中小学生对双字词记忆的主观组织程度是不同的;(3)E.Tulving测定主观组织程度的方法在测定低年级学生记忆的主观组织程度时表现出很大缺陷.  相似文献   
876.
本研究旨在了解中美儿童在策略运用模式上的差异是否与数字记忆广度有关。为此,分别测验了中美幼儿园儿童的加法技能,数字记忆广度,并通过一组计算机呈现的加法作业评估儿童使用的解题策略。结果表明,中国儿童的基本算术技能和数学记忆广度均超过同龄的美国儿童。在解题时,中国儿童多使用效率较高的言语计算策略,美国儿童则多采用计数手指策略,在言语计数策略和检索策略的加工速度上中国儿童也超过美国儿童。相关分析表明.策略应用模式的文化差异与数字记忆广度有关。比较大的工作记忆容量增加了数字线索可利用的资源,为儿童早期言语计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77.
视觉注意选择性的认知心理学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对注意选择性及其作用的探讨又具有极大的方法论价值 ,它既涉及许多基于有注意参与的知觉、决策、学习和记忆等重大心理学理论问题 ,又涉及对这些理论的评价以及其他一系列的研究方法的理解 ,本文仅就目前认知心理学关于“基于空间”和“基于客体”两大理论学派的研究进行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878.
小学儿童对习俗时间的时距判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姜涛  方格 《心理学报》1997,30(2):152-159
本研究选取“星期”这种习俗时间系统作为实验材料,通过让被试完成范畴性的时距判断任务,即让被试判断某一给定的日期是否属于某一参照日期之后3天中的某一天,探讨了小学儿童对习俗时间的认知加工过程的发展。结果表明,小学儿童对习俗时间的认知加工成绩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在认知加工过程中,具有显著的“距离效应”和“边界效应”,随着两个日期之间时距的增加,反应时逐渐增大,正确率逐渐降低,当两个日期之间的时距为3天时,反应时最长,正确率最低。而且,儿童可以直接运用数字系统来解决习俗时间的问题,他们的认知加工策略包括数字计数、数字运算和表象判断。  相似文献   
879.
不同刺激强度训练后一日龄小鸡的记忆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日龄小鸡,分别接受不同浓度的回避性刺激物邻氨基苯甲酸甲酯(MeA)训练,间隔一定时间后测试记忆保持。主要结果为:5%和20%MeA训练,分别使动物记忆保持15分钟和50分钟左右,相当于记忆形成多阶段模型中的STM和ITM阶段。40%MeA训练,记忆保持到训练后8-10小时,相当于不依赖新糖蛋白合成的LTM形成的早期阶段。只有60%以上浓度的MeA训练才使记忆保持至少24小时。上述结果提示,利用弱化训练的方法,不仅可以将STM,ITM和LTM分离开,而且可把LTM形成的早期阶段分离出来独立研究,增加了对LTM新的理解,为进一步探讨记忆形成机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80.
E.Tulving  杨宁   《心理科学进展》1992,10(1):22-28
加拿大心理学家E.Tulving提出长时记忆可以区分为事件记忆和语义记忆两个独立而又互有关联的系统,并从记忆检索角度对此作了说明。他提出,记忆过去(事件检索)和知道过去(语义检索)是不同的,事件记忆检索的是个体的,时间上确定的,并且与自我有关的事实,而语义记忆检索的是非个体的,时间上不确定的,与世界有关的事实。E.Tulving还用一名脑损伤导致健忘症的个案和大脑皮层血流模式在两种检索时的变化来证明他的理论是有根据的。最后,E.Tulving提出应用多种记忆系统的理论来取代传统的记忆统一性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