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张远来 《天风》2012,(12):30-32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深,很多西方的节日也一同进入了中国。比如,我们熟悉的复活节、圣诞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等。一些有着基督教背景的节日,在很多都市教会渐渐被推广为年度性节庆。其中感恩节是近几年在中国教会开始推广但尚未完全普及的一个节日。以广东教会为例,广州教会较为重视感恩节,每年的十一月份教会都会举办特别的感恩聚会。但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市教会却基本没有过感恩节的习惯。  相似文献   
42.
任务难度对基于位置返回抑制时间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王玉改 《心理科学》1999,22(3):205-208
在返回抑制的实验范式下,采用线索一靶子模式进行了视觉字母觉察实验、实验发现,返回抑制在线索与靶子之间的时间间隔(SOA)为700ms时出现,且在900ms时消退。这与先前许多实验发现的返回抑制在SOA为300ms左右时出现的结果不一致。作者认为,实验任务的难度是影响返回抑制时间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3.
无语境条件下汉语词类歧义词的意义激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武宁宁  舒华 《心理学报》2001,34(4):18-24
以单字词为实验材料,采用启动命名任务,在孤立词条件下考察了汉语词类歧义词不同意义激活的时间进程特点。实验发现,歧义词的两种意义都能被激活,但主要意义激活得较早,次要意义激活速度较慢;当两种意义都激活之后,次要意义的激活水平降低,而主要意义仍维持在一定激活水平。结果表明,汉语词类歧义词的多重激活过程会受到意义相对频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民间信仰的地域性与佛道教发展息息相关却又独具特性,民间信仰的区域化既是民间信仰地域性研究的核心问题,更是宗教社会学和宗教地理学的重要主题。本文以我国民间信仰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福建为中心展开研究。福建沿海与内陆地区民间神明信仰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别。南宋时期,福建沿海地区佛道教信仰式微,民间信仰取而代之,并在民间神明的敕封总量与信仰取向上与内陆趋向分异。沿海神明信仰的区域化进程相应展开,明清时期尤为显著,进一步形成与内陆分散化态势明显不同的体系化格局,而这一体系化又是在"高层—低层"之间形成地域层级的转换中逐步实现的。这不仅是地域社会变迁的深层反映,更隐含着地域社会与民间信仰的内在关联中经常被忽视却又是关键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45.
本研究目的一是探讨外周空间线索能否促进知觉表征进入工作记忆,二是观察线索的信息性对该促进作用时间进程的影响。实验采用注意瞬脱和空间线索结合的实验范式,考察不同信息性线索对目标识别的促进效应在注意瞬脱期间内外的变化。实验1和实验2分别采用了非信息性和信息性线索。结果显示:外周线索的促进效应在瞬脱期间内显著大于瞬脱期间外;非信息性线索和信息性线索分别在较短和较长的线索-目标间隔下起促进效应。因此,外周线索能促进知觉表征进入工作记忆,而不同信息性线索可能引发不同的注意机制.从而具有不同人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46.
视觉搜索过程中的眼跳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对视觉搜索过程中的眼跳及其时间进程、神经机制及相关的理论与模型等方面研究进行了回顾。发现内外源性眼跳得到了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对眼运动记忆、返回抑制及眼跳时间进程的研究尚存在分歧。关于眼跳的神经机制,额叶眼动区与上丘分别被认为是眼跳的关键区与指令发出者。尽管不同的眼跳理论与模型对眼跳现象给出了各自的解释,但都不尽完善,尚需对这些理论进行整合或者提出新的解释模型。文章还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7.
传统型农民,指的是深受传统思想文化影响的农民,既包括年龄较大、勤劳质朴、狭隘迷信的老一代农民,也包括那些能接受新思想、敢于开拓实干,但仍保留有传统思想的新一代农民.新时期传统型农民形象作为一种文化如何,受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想的共同影响,徘徊在进步和落后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48.
写作背景与核心问题 《文化、权力与国家》基于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运用微观的视角进行分析,阐述国家政权现代化进程与乡村社会的文化网络互动关系。杜赞奇认为施坚雅的市场体系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乡村社会,市场体系和社会结构并不完全重合。  相似文献   
49.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大量的农民为了谋生而离开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到城市里去打拼。这种现象无疑带动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然而在带动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村社会却出现了“人去楼空”的畸形现象,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所以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农村社会的健康发展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50.
为研究新型城镇化推进中居民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现状和关系,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和《K10量表》随机选取甘肃省820名城乡居民进行调查,得出如下结论:1.城镇化进程中居民生活方式总体表现为一般;不同居住地的居民在生活方式的营养因子上差异显著(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在体育锻炼和营养上差异显著(p0.05);其他个人口学变量在生活方式各因子上的差异不显著(p0.05)。2.城镇化进程中居民整体心理健康较差;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在总体心理健康上差异显著(p0.05);其他人口学变量在各因子上差异不显著(p0.05)。3.新型城镇化推进中居民生活方式中的健康责任因子、体育锻炼因子和生活方式总分对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