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5篇
  70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陈默 《美与时代》2014,(4):34-34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不断升级,城市不断更新与扩张,但城市景观系统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尽管有了所谓的标榜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却沦丧了文化传统与情感记忆。随着人们人文素质的提高、社会对自身文化的反思以及设计界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相信景观设计会从整体到局部都被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42.
王馨 《美与时代》2014,(10):14-14
文化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灵魂,只有文化才能突显城市特色。个旧历史时期积淀下来的戏剧文化是个旧地方文化最有代表性的一块,也最能彰显个旧城市的品质。戏曲文化是一种文化的软实力,通过这种软实力的发展,对个旧城市品质的提升是一种促进。  相似文献   
43.
城市建设用地扩展是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一部分,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城市建设用地的无节制扩展致使土地资源使用与保护之间矛盾重重。  相似文献   
44.
孙弋帏  李强 《学海》2023,(4):157-166
根据城市社会学理论脉络的梳理和城市社区养老的实地调研,本研究提出“压缩老龄化”的概念,以期在时空压缩视角下透视城市养老问题。研究发现,在时间压缩下,我国需要同时面对传统、第一现代性和第二现代性并存的问题。在空间压缩下,我国需要同时面对地理空间上的城镇化与老龄化叠加、制度空间上的集体消费分化并挤压私人消费、生活空间上的家庭内部“重心下移、压力上移”等问题。这种时空高度压缩最终导致了城市养老的诸多问题,比如中低收入老人的结构比重偏高、家庭挤占老人自养的资源、养老治理失灵等。为了化解这些养老问题,政府应该将家庭而非个体作为治理的基本单位,并且根据社区类型、老人分化后的不同需求,建设多元的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45.
历史文化名村是融合地域特征、历史价值、民族特色和乡土文化的传统村落,是当前我国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中不可忽视的物质和精神资源。见证晋东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山西省阳泉市大阳泉古村,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被城市包围,成为“城中村”。以旅游促发展为其既定发展战略,却未能形成理想的局面,保护和发展均在一定程度上陷入困境。运用空间句法,通过轴线分析、凸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大阳泉古村的功能布局、空间结构等进行宏观和微观的空间量化分析。研究发现,大阳泉古村新旧建筑交汇区的公共性、空间渗透性较强;大阳泉街北侧垂直街巷轴线性不明确,通透性较差;传统院落空间主体公共性弱,可达性较差。据此提出解决策略,为推动大阳泉古村旅游发展做出探索。  相似文献   
46.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代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实施了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行动,但目前国内少数城市制定的城市更新策划方案强调从城市现有的形态上进行物理上的更新,更多是学习西方对“失落空间”的更新方式,而不是从城市整体出发,进行系统性的宏观规划,来挖掘城市文化和城市空间的潜力。这样的城市更新方式虽然也能对目前城市形象提升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但是无法解决中国城市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基于此,分析中国和西方城市基因的本质区别,探讨中国城市更新中公共空间重塑的方向与方法。  相似文献   
47.
个体具有多重社会身份。本研究聚焦于个体所拥有社会身份的数量特征,首先明确了身份多样性的概念内涵,系统梳理了身份多样性的前因以及对个体认知、情感、行为层面的影响,归纳了身份多样性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并整合了其中的逻辑关系。最后,在总结了现有研究局限的基础上,分别从身份多样性的诱发因素和影响后果两个方面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并拓展了现有身份多样性的研究视角,为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了参考和方向。  相似文献   
48.
杨震 《美与时代》2024,(2):55-57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同时,人们对于工作、生活所需的空间环境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城市公共空间是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所需的公共使用空间,具有公共性和开放性,其与所处的地理环境、民族文化、自然生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近年来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设计成为人们在新时代追求幸福生活和高质量生活的载体,同时也是吸收传统文化、传统艺术的文化载体,更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生活幸福指数的关键点。为了改善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的效果,加大对城市文化的建设,深入分析传统文化与城市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的结合,希望能够加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文化性和艺术性,将传统文化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帮助居民提高文化认同感,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49.
李秀梅 《美与时代》2013,(12):70-70
当今,城市社区的美术辅导班举目可见,比比皆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道文化景观。这对于陶冶儿童情操,开发智力潜能,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社区的美术辅导班能够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对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有着培养和促进作用,但由于来自家长、教师和教育机构的看法不同,就有了一些比较突出的现实矛盾。  相似文献   
50.
佛教文献作为人类较早的一种文化形态和知识形式,保留了不同民族与国家的各种知识和信息。就佛教所影响到的丝绸之路沿线城市而言,三种佛教文献为丝绸之路城市研究提供了不同的有价值的信息。关于佛教教义的《大日经》类经典文献蕴含着佛教,特别是密宗的宇宙世界观和城市理念,对分析受密宗影响地区的城市规划、寺院布局及佛塔造型很有助益;佛教史地文献《洛阳伽蓝记》为研究佛教城市生活提供了生动而具体的样板,还为进一步分析佛教兴衰与城市兴衰的关系给以启发;《大唐西域记》等游记传记类佛教文献则为我们研究丝绸之路城市史提供了详实的参考,据此还可发现一些古代城市遗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