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0篇
  5641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363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366篇
  2010年   330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311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445篇
  2003年   452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第三次分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林飞 《学海》2007,(3):68-72
第三次分配是克服第一次分配的弊端,以及弥补第二次分配不足的重要社会分配方式。发展慈善事业,减少贫困与缩小贫富差距,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社会调节,促使更多的个人和群体参与第三次分配。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慈善事业发展模式,需要积极培育与发展慈善组织,建立现代财富伦理,推进慈善文化的发育与普及,增强企业家慈善捐款的热情,提高慈善基金会的社会公信度,鼓励志愿者的慈善义工,大力推进慈善理论研究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2.
吴钧 《周易研究》2007,(2):92-96
易学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精神象征。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民族魂”。尽管鲁迅精神的构成有多方面的因素,但源于《周易》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无疑对鲁迅的精神世界和文学创作翻译活动产生了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影响。本文就鲁迅思想源于“易遭”的民族精神、鲁迅与《周易》精神的一脉相承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33.
本文以“基督教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功能”之课题为基础,侧重研究当今中国基督徒的伦理生活及其认同方式,以探索中国基督教的社会定义。因为,身份认同作为宗教体系的“行动单位”,是对付特殊环境,以从地位和功能层面上解决问题的工具,是执行宗教伦理的角色。所以,对于基督教徒社会身份及其认同方式的研究,对于认识其作为信教公民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十分重要,同时也是认识中国基督教在中国社会的定位和功能的最基本路径。本文从社会定义和身份认同的角度出发,论述了中国基督教徒的认同策略、秩序认同、双重资格认定等现象。文章认为,在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中,可以基于中国宗教的实际经验,把对宗教制度、政教关系、宗教的社会功能及其定义等层面的研究,直接转向为信教公民作为宗教信仰者的身份认同、个人权责、精神权利、宗教组织等方面的认同研究。  相似文献   
134.
靳继东 《伦理学研究》2007,(4):82-86,96
任何完整的政治理论都有其特定的价值结构,为其现实政治主张、制度结构、政策机制的提供伦理支持,并随着时代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发展而变换其内涵。西方自由主义政治理论的发展分为启蒙时期、功利主义、现代自由主义等重要阶段,自然权利、功利原则和社会公正分别是其不同时代的核心价值要求。阐释和分析自由主义的伦理内涵变换及其理论和现实困境,为了解当代西方自由主义的价值变换及政策走向提供了一个有益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35.
对"网络红人"形成原因的伦理反思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木子美现身网络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走红开始,"网络红人"已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对象."网络红人"的出现,既有客观的主体虚拟的原因,也有主体自身的角色变换及相关主体的评价失衡原因,因而"网络红人"的形成实际上是网络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不仅是技术的产物,也是人与人之间新的伦理关系的产物,是新的利益关系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6.
(接《科学与无神论》杂志2006年第6期)三、爱因斯坦对犹太教的特别情怀爱因斯坦虽然不相信鬼神和拟人化的上帝,他的世界观从本质上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宗教,但是他  相似文献   
137.
近代以来人类理性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是:社会越向前发展、文明越向前推进,伦理理性便越是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尊崇。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伦理理性可以无边界地肆意驰骋,相反,伦理理性的张力是有限度的。这既体现于人类理性内在机制中工具理性对它的约束和牵制,也体现于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实践的内在逻辑建构。研究和探讨伦理理性的张力及其限度,不仅有助于矫正工具理性的偏执以弥补单纯经济增长主义的缺憾,尤其有助于防止价值理性的过度张扬以避免唯价值论和纯道德批判的悬空设置。  相似文献   
138.
宣云凤 《学海》2006,(5):116-118
民办教育组织利益相关者的多元利益,必然导致伦理冲突,关键是制度伦理、组织伦理直至个人的道德建构。  相似文献   
139.
俄罗斯宗教哲学家站在现代哲学的立场上重新诠释“神人论”这一传统基督教人学理论,在重建神、人与世界三者的内在关联的基础上,揭示了神人论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神人论的核心是“肯定神性”与“否定神性”的统一,人的精神实在性之确证就在于人性中内在蕴含着神性,即神人的两位一体是人存在的本质规定。只有在“绝对存在”的宗教形而上学基础上,人才可以自由的意识、反思神的原则,同时又保持与神的内在同一关联。内在精神世界中人与神的绝对同一为人的生活提供了绝对意义和永恒价值,是人所追求的零真生存方式。神人论是俄罗斯白银时代宗教哲学的人学主题和理论基础,也是宗教哲学家为完善传统形而上学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0.
健康城市--发展历程、建设方法和评估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健康城市的研究、监督和评价,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方法和方法论基础上.调查既往导致健康不公平的因素,收集社会人口数据及编辑相关资料,总结市政当局直接或间接处理公平性问题的政策及程序,选择上述政策可产生影响和不能影响的政策进行比较,评价影响参与健康城市项目的各个因素,评价主观与客观的效益,寻求促进健康公平性的措施,这就是健康城市的评价与建设要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