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333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362篇
  2010年   329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312篇
  2006年   311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445篇
  2003年   434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河南传统文化资源遗存是中华民族精神与物质的瑰宝,是大学中国美术史教学中可资利用的宝贵资源,极具审美和素质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大学美术史课程可利用其艺术的丰富性、延续性和典范性进行教学,以拓宽学生审美视野.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2.
道教服饰,亦简称"道服",是指以"道"为核心理念而构设的服饰类型。历史上,道教不仅把道服规定为"中华之衣"(《洞玄灵宝千真科》)、"黄帝之衣冠"(《天皇至道太清玉册》),而且确实从服饰的类型、形制、服色等方面,进行了中国化的美学伦理设计,充分彰显出中华文化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03.
2019年10月19日至2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主办、汕头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第七届全国人权与伦理学论坛在汕头大学举行,主题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与美好生活"。与会专家学者讨论了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的人权思想、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与当代美好生活建构等议题。  相似文献   
104.
由中国伦理学会、韩国伦理学会共同主办的第26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于2019年9月29日至10月1日在韩国举行,来自中国和韩国的100余位伦理学研究者和道德教育工作者出席会议,中韩两国与会者围绕"网络时代的伦理与道德教育"的主题展开了深入的学术研讨。一、网络社会的伦理变革韩国东国大学金辰仙博士从客观主义伦理学的视阈讨论了网络时代超连接(高度互联)社会的道德意义。客观主义伦理学重视每个人的发展,主张道德价值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鼓励个体的成长与社会发展有机共存。  相似文献   
105.
为更好地结合社群主义与儒家思想塑造现代权利观念,必须首先为儒家权利观念的存在辩护。当然,儒家权利观念有其独特之处,这主要体现在等级性与伦理性两个方面。虽然儒家权利观念有别于社群主义权利观所具有的平等性、普遍性和政治性,但却不能由此就对其加以否定。有鉴于社群主义与儒家思想之间既有契合之处,也有内在分歧,而且对当前社会所遇到的现代性危机而言,儒家学说有助于从本质上对其进行剖析和反思,所以权利观念的现代化构造不妨采取"儒家思想为体、社群主义为用"的基本模式,从而实现对社群主义与儒家思想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106.
麦克道尔对"第二自然"概念的阐发,推进了当代学界对黑格尔的"自然主义"的关注."自然"概念在黑格尔哲学中既表示"本质"又意指"机械化的自然世界".黑格尔是在后一种意义上理解自然的,并意图回复自然的第一种意义;这一回复是精神自身运动的过程,是"第二自然".第二自然是精神现实化的机制:它一方面否定其外在规定,从自然的、直接...  相似文献   
107.
“专注”和“动机移位”由关怀伦理学家诺丁斯提出。“专注”指的是关怀者全神贯注于被关怀者的伦理关系;“动机移位”指的是因关怀者将自己的行为动机转移到被关怀者身上而产生关怀关系。当关怀者专注于被关怀者,且两者的动机达成一致时即能产生适当的道德判断。以道义论、美德论等西方伦理定位儒家伦理往往产生困难,因为儒家伦理在进行道德判断时,需要综合评估动机、结果等因素,不能由单一条件决定儒家伦理系统。然而,关怀伦理学的专注和动机移位却足以说明儒家在进行道德判断时所考虑的复杂因素,由此可以形成有别于以往的儒家伦理系统。  相似文献   
108.
论公共行政管理的伦理基础——一个公共伦理分析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正处在以城市化为主导的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出现了种种不协调,需要相应价值尺度来引导。行政管理本身不是最终目的,它是传达人民的需求与愿望,并保证这些需求和愿望能够通过国家控制反映出来。长期以来,行政管理学界高扬效率、忽视伦理的主题定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政管理学研究向纵深领域的发展。公共行政管理从产生时起就与某种伦理价值观相联系;公共行政管理的主要伦理规范有公益至上、有害不为、慎用权力、社会责任、平等竞争、增进信任。这些规范为公共行政管理奠定了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09.
陈红 《伦理学研究》2006,(5):98-102
威尔逊通过社会生物学的研究,指出动物的社会行为有其生物学的基础。他认为人类的利他主义伦理也同样有着生物学基础,从而提出了以生物行为科学解释伦理本质的伦理观。社会生物学伦理观,是一座联接伦理学与自然科学的桥梁。当今时代,进一步深入研究社会生物学伦理观,对于完善伦理学的科学基础,对于如何恰当地开展社会伦理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0.
关于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一场伦理之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关于“人兔细胞融合”的伦理之争,主要围绕“人兔细胞融合”实验是否违背伦理,要不要经过知情同意,以及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系等问题而进行。这场讨论是正常的,健康的,有益的,倘能加以认真总结,将有助于推进学术争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