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91.
英国的街坊文教馆是19世纪后期在城市贫穷地区出现的旨在改善下层民众生活状况的社会组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慈善机构,但是其工作范围和影响要比慈善活动要广泛得多.它的产生不仅反映了英国社会一些重要宗教派别和宗教人士的社会理想,也是对维多利亚时代中产阶级价值观念的充分肯定.它对英国工业化以来城市落后街区民众的文化和道德生活的改善、职业教育和社会工作的实践,以及英国社会改革与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2.
《学海》2016,(3):55-62
城市化带来的"撤村并居"使得农村回迁社区成为一类重要的城市社区单元。目前国家层面关于这类社区中村委会的职能、居委会的承继问题等并没有指导性原则安排,各地的回迁社区在治理实践中因地制宜地发展出多种型态。本文通过比较个案研究,分析了回迁社区中村委会的角色期待,及其在实践中发挥的实际作用,提出经营者、管理者和服务者是村委会在回迁社区基层治理中的典型角色。从其职能履行的特点可以看出,村委会具有居委会所不可替代的独特资源和优势。因此当前回迁社区治理的重点不是后者对前者的简单替代,而是如何引导两套基层治理体系的优势互补和有效合作。  相似文献   
293.
田耕 《学海》2023,(2):103-115
本文从社会学家吴文藻所作的《边政学发凡》入手,讨论抗战时期的社会学家如何以本不在边疆的研究传统,来充实对边疆的调查和研究。这种实现是双向的,学者们的边疆研究是充实边政之学的前提,但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自身所秉持的研究传统是如何发展的。本文尤其关注的抗战前燕京学派的社区研究传统体现了这种交错继承的连续。秉承这一传统的学人在边疆研究中如何创造性地转化概念和方法,构成了富有意义的学术史对象。  相似文献   
294.
《学海》2019,(5)
社会是社会政策的产物。通过供给社会政策,政府维持了一系列区别于产品的公物的存在,并通过这些公物塑造出了现代人作为社会成员的集体认同,从而通过对社会成员的塑造而造就了社会。过去几十年的市场化改革用公共产品取代了公物,破坏了社会成员的支持环境,使现代人只能作为经济人而存在于所有领域。经济人不能容忍搭便车的现象,也就不能接受公物的存在,他们在没有能力自行满足其所有需求的条件下,就转向了共同付费式的集体需求满足方式,由此催生了社区。作为市场选择的产物,社区的兴起预示了某种"社会之死"的前景。要避免这一前景,让社区助力于社会重建,我们需要加强对社区共享能力的培育。  相似文献   
295.
《学海》2019,(1)
从1977年的拨乱反正、1985年的分级办学,到新世纪的"以县为主"和学校大撤并,中国乡村的办学制度在四十年间经历了三次改革,追求的分别是乡村教育的正规性、"发挥人民群众办学的积极性",以及办学效益和规模效应。由于改革的逻辑本身存在漏洞,政府间关系的事权—财权严重失衡,以及其他制度环境的联动作用,三次改革都带来了很大的未预期效应:首先是减少了教育机会供给,随后是加大了农民负担和城乡教育差距,最后是将乡村学校直接夺走、形成对乡村人口和资金的双重虹吸效应,加剧了乡村的凋敝和城市对乡村的剥夺性。  相似文献   
296.
《学海》2017,(6)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城乡壁垒依旧存在,需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的新图景。基于此,本文尝试从多元分担机制、财政保障机制、运行监督机制的层面建构一个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机制重构的三维分析框架;着力从机制向度,打开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的"窗口",深层推进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297.
本文以香港新界地区的太平清醮庆典仪式的田野调查为基础,从道教教义、仪式理论以及太平清醮仪式的宗教意义等角度分析宗教信仰在中国人生活世界中的地位和功能,进而尝试说明不同的宗教信仰为什么可以在中国人的宗教生活中共存共生。作者试图说明,由于道教已经通过其仪法结构将教义和宗教思想传递出来,以道教仪式为基本形式的社区礼俗自然就可以包容其他异质的信仰。  相似文献   
298.
在我国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底层群体由于自身缺资源、内部缺组织、外部缺互动而呈现碎片化的趋势.加之制度化表达渠道的不通畅,底层群体往往难以表达和捍卫自身的利益.然而,在云南水电开发争议中,怒江和金沙江流域的沿江村民却一再公开地表达了自己的反对态度,进而提出移民在水电开发中应该享有"四权".这一次底层表达的成功是民间环保组织实现跨组织合作、直接进入沿江社区进行组织和动员的结果.云南水电争议表明,在确保一定合法性空间的前提下,民间环保组织可以突破"小世界"的局限,参与到涉及重大利益冲突的问题中来.同时民间环保组织之间合作制度化的趋势,也将增强民间环保组织重组底层社会的潜力.  相似文献   
299.
中国房地产业的兴旺,带动了住宅建设和社区规划设计的发展。现代人从生存意识上升到更高层次——环境意识的思维变化也对社区的整体环境质量提出了要求。诗意家园的营造,要以人性关怀为基本原则,结合现代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模式,充分考虑社区景观艺术设计的要素,把景观设计贯穿于整个社区规划建设的始终。  相似文献   
300.
彭慧洁 《美与时代》2021,(3):107-108
村改居社区是城市化的产物,是具有农村和城市双重性质的过渡型社区,如何实现村改居社区与城市化同构同行、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城市治理的关键问题。文章基于青岛市黄岛区村改居社区的实证研究,分析现阶段村改居社区与城市发展接轨易、融合难的矛盾,并引入元治理理论探索如何发挥政府城市治理的元主体作用,有效回应了城市化进程中的村改居社区治理难题,以实现村改居社区的市民化、现代化、城市化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