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概念加工深度影响道德概念水平方位隐喻联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6个实验探究了不同概念加工深度下道德概念与水平方位的隐喻联结。实验1采用迫选任务范式, 实验2、实验3和实验4均采用空间Stroop范式, 实验5和实验6均采用启动范式。结果发现:(1)在思维迫选中存在道德与左、不道德与右的隐喻联结; (2)在较深、中等概念加工深度下发现了隐喻一致性效应, 在较浅概念加工深度下未发现这种效应; (3)在较浅概念加工深度下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射均不存在, 即未在启动范式中发现隐喻联结。结果表明:道德概念与水平方位存在隐喻联结, 这种隐喻联结中左表征道德、右表征不道德, 并同时受到始源域和目标域加工深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探讨抽象道德概念的空间形象性效应, 以及语言因素和具身因素对该效应的影响机制及其加工进程。实验1检验词对空间位置对道德词对语义判断(反义程度)所产生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符合空间形象性呈现条件(即道德-下, 不道德-上)诱发了较大的N400, 并且词对语义判断的反应时较长; 实验2检验词对语义的反义程度对道德词对空间形象性判断所产生的影响, 结果表明语义无关词对诱发了较大的N200和N700, 并且词对空间形象性判断的反应时较长。研究结果表明, 抽象道德概念的加工能够表现出空间形象性效应, 该效应由语言因素和具身因素共同塑造, 前者在概念加工过程中优先被激活并发挥持久影响, 后者仅在概念加工的中期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3.
王裕明 《学海》2006,(1):162-165
家族传染是肺结核病传染的一种特殊形态。在肺结核病家族传染中,往往形成几个传染中心和几条传染路线,呈现平行传染和垂直传染两个明显特征。其中,庭族是肺结核家族传染的途径。  相似文献   
54.
该文采用注意线索技术探讨颜色、角度和空间方位对视觉选择性注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突现刺激呈现角度的变化,表现出从左至右的明显的倒“V”字型效应,当突现刺激特征显著时(颜色明显变化),“V”字型效应消失;2)随着SOA的延长,空间角度对选择注意加工的影响越来越显著;3)综合处理空间角度结果表明,被试对“上”方目标的反应速度最快,其次是左和右,对“下”的目标的反应速度最慢,而且相对受SOA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5.
考察了锚测验难度水平对其来源测验水平的代表性对垂直量尺化的影响。采用模拟研究的方法,比较了锚测验难度等于来源测验、位于高低年级测验水平难度区间的第25百分位处及区间第50百分位处时,年级能力分布和垂直量尺特性上的参数返真结果,发现锚题难度水平高于其来源测验非但不会导致垂直量尺化结果变差,在有的情境下反而可能会提高其准确性。研究揭示人们构建垂直量尺时,可以根据内容和其他统计特征的需要对锚测验的难度水平做出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56.
空间相对位置效应的时间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方位箭头作探测刺激,研究故事阅读产生的想象空间中物体搜索任务的反应时模式。结果发现:(1)方位箭头的指向对物体搜索有影响,反应时模式为:左=右=前<后,说明方位箭头作探测刺激时的物体搜索过程不涉及人一物空间关系的转换;(2)目标物体与注意物体的相对位置对物体搜索有影响,反应时模式为注意点<注意点对面<注意点左侧=注意点右侧,说明相对位置效应与人物空间关系的转换无关。本研究结果支持了两阶段理论。  相似文献   
57.
用方位箭头作探测刺激,研究故事阅读产生的想象空间中物体搜索任务的反应时模式。结果发现(1)方位箭头的指向对物体搜索有影响,反应时模式为左=右=前<后,说明方位箭头作探测刺激时的物体搜索过程不涉及人-物空间关系的转换;(2)目标物体与注意物体的相对位置对物体搜索有影响,反应时模式为注意点<注意点对面<注意点左侧=注意点右侧,说明相对位置效应与人物空间关系的转换无关。本研究结果支持了两阶段理论。  相似文献   
58.
周荣刚  张侃 《心理学报》2008,40(12):1229-1239
以绝对方位中的物体方位判断为实验任务,并按照以往研究把判断过程进行分解为获取目标位置信息、获取前行方向信息和判断目标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体的方位信息,旨在考察不同信息获取过程下的目标位置和前行方向如何影响基于场景记忆的参照系整合过程中的绝对方位判断。实验1的判断任务同时包括这三个过程;实验2和实验3中的判断任务分别独立于路径描述(即定位后判断,先获知目标位置信息,再进行方位判断)和自身定向(即定向后判断,先获取前行方向信息,再进行方位判断)。每个任务均为目标位置(R0o-前、R45o-左前/右前、R90o-左/右、R135o-左后/右后, R180o-后)×前行方向(北、东南西、斜方向)的组内设计、因变量为正确率和判断时间为主,共有60名大学生被试(男女各半)参与实验。发现:朝北优势效应只在实验1中明显;三个实验任务中均存在正方向-左右位置优势效应、以及0o和180o位置优势效应;目标位置对物体方位判断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前行方向对判断的影响程度。结合以往的研究来看,场景记忆上的判断比视觉媒介上的同类判断受目标位置影响的程度要大,其他影响模式比较一致。从判断的信息获取过程上对结果进行了讨论,这有助于理解绝对方位判断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59.
使用3PLM和蒙特卡洛法生成数据,基于非等组锚题设计,考察不同基准年级下锚题难度范围与年级离散程度对垂直量尺化的影响。结果发现:(1)基准年级的选择会影响垂直量尺化的精度。(2)锚题设计下垂直量尺化的转换不宜超过两个年级。(3)不同基准年级下,年级离散程度越小,估计精度越好。(4)不同基准年级下,对锚题难度范围的选择应有所不同。(5)年级离散程度与锚题难度范围之间存在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60.
测验垂直等值是指将测试同一心理特质的不同水平的测验转换到同一个分数量尺上的过程。IRT与MIRT是实现垂直等值的主要方法。IRT无需假设被试的能力分布, 参数估计不依赖于样本, 是构建垂直量表的有效方法, 但测验不满足单维假设时其应用受到限制。MIRT结合IRT和因素分析的特点对IRT进行了拓展, 可更有效估计多维测验的项目参数和被试能力参数, 在垂直等值中有重要应用。已有研究主要探讨IRT和MIRT在垂直等值应用中的适用性、标定方法和参数估计方法, 比较研究两种方法的特性。未来研究应纳入更多变量条件进行比较研究, 拓展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