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学海》2017,(2):196-203
行政诉讼类型研究是行政诉讼中一个基本理论问题。行政诉讼类型的构建应当遵循什么样的路径、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类型究竟有何区别、构建行政诉讼类型的标准以及如何构建行政诉讼类型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认为,以主观公权利救济为路径,将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相比较,在法理分析的基础上,以诉讼请求为标准,构建我国行政诉讼类型不仅是科学的,也是可行的。本文从主观公权利之两分法,即防御权与受益权两个维度,构建了我国主观权利救济路径下的行政诉讼类型。  相似文献   
52.
为建设理想社会,儒家一直集中关注以下几个问题:哪种社会秩序是更为合理的?它合理的依据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并维持这种社会秩序?同时,与此问题相关的是,怎么去定义人的欲望,怎么去解决秩序与欲望之间可能发生的冲突和矛盾。关于这些问题,朱熹用"天理之节文"定义了"礼",认为在"公"的价值观视角上,"礼"是具体而现实的表现"天理之节文"的秩序体系。他把公和理同天理结合起来,在为这些概念提供存在论背景的同时,又赋予了其不可违背的绝对的道德权威。恰恰与之相反,朱熹又把人欲望中与公对立的私、与礼对立的欲,定义为私欲,认为"私"及"私欲"是为了维护社会"公"的秩序,强调为了保存天理一定要克服"私"及"私欲"。朱熹认为,尊卑、上下、长幼、亲疏作为礼的主要构成内容,它们依据于天理,是社会秩序的重要规范;"私"与"公"、"人欲"与"礼"的关系以及天理的特点,不是以社会秩序的重组为中心,而是通过"礼"所表现的社会秩序,寻求构建社会秩序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53.
赵缊 《管子学刊》2003,(3):24-30
姜齐在今山东的封立时间是周初东征灭薄姑践奄以后、周公归政成王之前,约当公元前1040年与公元前1039年之间;其最早的领封空间在今济阳至平阴之间沿古济水一带;其领封君当为丁公假,实际就封君为乙公得。齐得以立国,其背景是周初三公(周公、召公与太公)彼此在政治上围绕权力、利益矛盾斗争及不断妥协平衡的结果,也是周天子(成王)对其娘家姜姓集团在荥地政治损失的一种补偿。  相似文献   
54.
一提到节俭,人们往往就和吝啬、小气联系在一起。而实际上,节俭并不等于是吝啬,节俭也并不是小气。节俭乃是人的一种高尚品德,它时时地在衡量着一个人的道德规范。千百年来节俭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提倡"一箪食,一瓢饮"。诸葛亮曾经说过:"静以修身,俭以美德。"唐太宗《百字箴》中云:"耕夫役役,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看来唐太宗很懂得"半丝  相似文献   
55.
1922年冬,上海诸山会议废黜静安寺六根的住持资格,公举谷云继任新职。围绕住持传继,"十方派"与"剃度派"相颉颃。前者依恃公共租界会审公廨,实际执掌静安寺大权;而后者则运动中国各级行政官厅,坚持"因案撤换"与"传继合法"应当分别办理,会审公廨司法干涉行政。透过静安寺纠纷案,亦可窥视民国时期政教、僧俗之间的博弈互动。  相似文献   
56.
高校艺术类素质公选课的开设旨在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在如今大量需要高素质人才的社会中,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如今高校艺术类公选课普遍存在学生选课无目的性、上课无纪律性、课程考核态度敷衍等不良现象,这样一来严重影响了课程的教学质量。通过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分析,探讨了公选课在课程建设、课程管理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7.
略谈儒家的正义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正义观建立在人的内在德性之上,因而是德性伦理。义和利不能分开,它是处理利益关系的根本原则,包含公平、公正的原则。它是在仁即普遍的生命关怀之下的广义的正义观,包括对自然界一切生命的公正原则。它以善为自身的最高价值,视人为目的,避免了工具意义。  相似文献   
58.
吴佩林 《孔子研究》2023,(1):110-124+160
有清一代,共有十一位孔子嫡裔承袭衍圣公爵位且实际任职。清代衍圣公爵位的承袭皆遵循嫡长子继承制,且上一任衍圣公故后,下一任及时继任,这确保了衍圣公府的正常运转。朝廷赐予衍圣公长子二品冠服,是衍圣公长子袭爵的必要条件。若拟继任者未满十五岁,在任衍圣公通常会在生前向朝廷奏请承袭。无论是从孔府到中央的申请,还是从中央到孔府的传达,袭爵程序都环环相扣,保障了衍圣公袭爵的身份合法性,体现了程序的严密性。相较于明代,清代衍圣公爵位承袭制度更趋稳定与程式化。朝廷授予孔子嫡裔衍圣公爵号是尊孔崇儒的具体表现,而从孔传铎的“主动”请辞事亦能窥见双方存在矛盾与冲突。  相似文献   
59.
《学海》2019,(5)
在民事执行司法实践中,"执行难"问题的突出表现之一即是对以行政机关为代表的公法人的民事执行问题。而对公法人民事执行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即在于对其责任财产范围的确定。应立足目前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以对公法人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的正常行使及其所代表的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与民事执行中债权人的私权实现相平衡作为价值选择的基点,明确对公法人预算资金、公用财产等执行的条件,厘清对公法人民事执行责任财产之范围,实现债权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60.
《中国道教》1981,(2):67-83
桓帝二年,冬十月,长平陈景自号“黄帝子”,署置官属,又南顿管伯亦称“真人”,并图举兵,悉伏诛。《后汉书》卷七《桓帝纪》(周)勰字巨胜,少尚玄虚,以父任为郎,自免归家,……时梁冀贵盛,被其征命者,莫敢不应,唯勰前后三辟,竟不能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