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采用眼动记录方法,研究背景线索和认知风格对真实场景中目标搜索三阶段的影响。实验以真实的室内场景图片为材料,通过重复呈现整体背景一致或局部背景一致的场景,考察不同场认知风格被试在整体背景线索和局部背景线索条件下在目标搜索各阶段的眼动特征。结果表明,整体背景线索和局部背景线索对目标搜索的启动和确认阶段没有影响,对扫描阶段有促进作用,且整体背景线索效应大于局部背景线索效应,主要体现在能更有效地选择注视区域,在单次注视中获得更多的信息,更迅速地拒绝当前注视区域和计划下一次眼跳;认知风格不影响个体在真实场景目标搜索过程中对背景线索的利用。  相似文献   
32.
为探讨社会合作信息对距离知觉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采用动态追逐场景,对两个追逐者之间的交互模式(或合作或单独追逐同一目标)与追逐目标的存在与否进行了操作。结果发现,相比随机运动和单独追逐,存在合作关系的两个追逐者间的距离被知觉得更远,即存在距离的扩张效应(实验1),且该效应不能由底层的物理特征所解释(实验2)。该结果揭示,社会合作信息使得知觉距离被扩张,其可帮助理解视觉的适应性机制。  相似文献   
33.
李晶  周晶  朱静雅 《心理科学》2019,(3):514-520
空间巡航中常采用路径整合进行位置追踪及方向更新,本研究利用返回起点任务,通过对虚拟场景中不同信息类型的设置,探讨地标、纹理、双线索(地标+纹理)及纯色条件下路径整合效率的差异。结果发现,除角度误差外,双线索条件下路径整合效率显著较高,其次是地标条件,纹理条件次之,纯色条件下表现最差。结果表明,不同信息类型下路径整合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且双视觉信息较单一视觉信息条件下的整合效率更优。  相似文献   
34.
康廷虎  张会 《心理科学》2020,(6):1312-1318
眼动范式是场景知觉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通过对场景知觉过程中眼动变化的实时记录,真实地反映场景信息加工的内在心理机制;然而,人们的心理活动是极其复杂的,与之相应的眼动指标也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对眼动指标的分析,有不同的分析维度,比如整体和局部、时间和空间等。本文回顾了已有的眼动指标分类,并尝试从注视和眼跳的视角对场景知觉过程中的眼动指标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从界定标准、心理学意义、研究应用等方面对相应的眼动指标进行分析和介绍,最后提出了眼动指标分析和应用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可能拓展的领域。  相似文献   
35.
为了探讨场景年龄特征对ASD儿童场景注视模式的影响,选取14名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和19名与其智力年龄匹配的正常发育(TD)儿童为被试,在被试对儿童场景和成人场景图片进行自由观看的同时记录其眼动。结果发现,ASD儿童对全图、面部、眼部和嘴部的访问均显著少于TD儿童,对背景区域的访问显著大于TD儿童;ASD和TD儿童对面部和身体的访问时间比都显著大于前景与背景兴趣区;ASD儿童对儿童场景中面部、眼部和嘴部兴趣区的访问时间比大于成人场景,而TD儿童则相反;两组儿童都表现出对儿童场景中背景的偏好。结果表明,在场景注视中,ASD与TD儿童具有相似的社会性注意倾向,对社会性信息给予更多注视,但ASD儿童表现更弱;场景的年龄特征会影响ASD儿童与TD儿童的场景注视模式,相对于成人场景,ASD儿童更偏向于注视儿童场景中的面孔和背景。  相似文献   
36.
天刚亮,一位华人主妇开着一辆蓝色卡车,四处寻找天桥下、铁路旁的流浪汉,并微笑着给他们赠送热乎乎的咖啡和甜甜圈。在流浪汉心里,她如同一位天使,让他们每天看到活着的希望。这可不是电影里的场景,而是24年来天天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偏僻小镇里上演的真事。  相似文献   
37.
简单     
常常看到一些简单的事物和场景——清澈见底的湖泊、平坦笔直的道路、灿烂如花的笑容、公园里随处可见的牵手……它们的确很简单。可是生活中,它们常常变得复杂起来。水里被倒进了泥沙和脏物,于是变得浑浊、充满异味;路上被人设置了陷阱,  相似文献   
38.
本研究采用训练-测试范式考察场景信息在价值驱动注意捕获中的作用。实验1训练阶段将唯一性的场景信息与奖励建立联结,测试阶段发现只有当分心刺激出现在高奖励场景中才能捕获注意;实验2训练阶段将场景和颜色信息联合但分别独立预测奖励,结果发现高奖励颜色出现在任何场景中都能捕获注意。研究结果表明:(1)场景-价值联结能够引发注意捕获效应;(2)与场景相比,颜色特征在价值驱动的注意捕获中具有优势效应。  相似文献   
39.
掬水月在手     
极喜欢一句有趣、空灵的佛语,叫"掬水月在手"。曼妙夜空,皓月高悬,近之又非嫦娥吴刚,于是慧心一闪,掬一捧水,月亮美丽的脸庞就灿烂在手掌心里,一片禅心也在月色里氤氲开来……有月当空,有水可掬,有月盈手,虚实相映,虚幻缥缈。掬之趣,趣在一念之转,趣在一掬得月,趣在有月映心。每每品味"掬水月在手",脑中总浮现这样的场景:万里春江,  相似文献   
40.
王峥 《美与时代》2014,(8):98-98
动画片中场景与角色总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场景起到为角色服务的作用,而角色则必须适应于场景的局限与约束。巧妙安排场景与角色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动画片的叙事结构、表现手法和剧情发展是否合理,也是衡量一部动画片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通过以美国动画片《丁丁历险记》为参考,展开对动画角色与场景在动画片中的设定及联系等相关论述,力求从中总结规律并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