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老庄思想深邃浑融,彻悟洞见,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产生深远影响,而且它的现代性和世界意义正逐渐被人们认识,并做出现代诠释,其中不乏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思想。汤川秀树(1907-1981)是日本著名物理学家,因提出“介子场理论”,对现代物理学作杰出贡献,而荣膺1949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就是在老庄思想的启发下,进行创造性的科学思维,构建他的理论体系的。“老庄哲学是汤川形成自己独特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源泉。”①  相似文献   
192.
隋文帝仁寿年间先后向全国一百余州分送舍利并造塔供养的事件在中国佛教史上绝无仅有,也是长期以来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番州弘教寺分安舍利塔铭》则引出了隋代有无分安舍利这一制度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塔铭》中时间、地理、职官、隋代舍利安放制度、铭文内容等方面的考证,并结合《塔铭》在历代金石文献中的著录情况以及清中叶以降金石学极盛的历史背景,确定《塔铭》应是清代中后期碑贾为牟利而伪造。因此,隋代只存在文帝仁寿年间先后三次统一在全国一百余州安放舍利的制度,并无所谓分安舍利之制。  相似文献   
193.
194.
结合伦理学的价值思辩优势和社会学的结构关系研究特长,对日渐成熟的保障伦理学进行学科思考,对其研究对象进行廓清和研究内容进行系统梳理,从道德社会学视域探讨其理论新建构,以期从抽象和具体层面把握该学科发展,不失为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5.
《中国穆斯林》2020,(2):I0001-I0001
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高山乡布楞沟村。当天,习近平总书记沿着山路,踏着尘土来到布楞沟村,在马麦志家中聊家常、揭面柜、进厨房、看羊圈,到门口集雨场看水窖、观水质、向水窖容量,最后嘱托“要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让贫困群众尽早脱贫过上小康生活”。  相似文献   
196.
如果说居士林是善导人生的"能量场",安养院便是生死接力的"加油站"。位于宁波鄞州横街梅梁桥村的居士林安养院,是甬城佛教界首家注册登记的"民间非营利养老机构"。它发挥佛教居士林应有的社会功能,用心践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高尚涵义,为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197.
《学海》2015,(3):65-72
皮埃尔·诺拉主编的多卷本《记忆之场——法国国民意识的文化-社会史》陆续出版后,引起了国际学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中文节译本导读,本文在梳理了该书编纂的前因后果后,介绍了收录于中译本中的11篇论文的主要内容,指出诺拉继袭了哈布瓦赫以来将历史与记忆区隔的传统,因此招致了主张历史即记忆的保罗·利科等之批评。  相似文献   
198.
分产不分业是明清商人家庭分家方式之一。分产不分业的分家方式,资本组织由独资式转变为合伙式,经营方式实行轮流制或委托制,利润调整为正余利制分配,避免了资本分散,对商业经营产生了一系列积极变化和深远影响。明代程虚宇兄弟分家就是典型分产不分业方式。  相似文献   
199.
零分的震撼     
章杰教授,海外学成归来,是一所高校的名师,其爱国之深,学识之渊,治学之严,无不为人称道,尤以中外文论诗评独步一时。一次,当他给学生讲起“学无止境”时,肃然动情,不饰隐讳,讲述了前不久两次得零分的事。  相似文献   
200.
从我国民俗学发展的历史来看,这个学科正处于一个不断上升的趋势当中。短短二十几年的建设已使国内民俗学初具规模,这将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对于民俗学这门学科的定位有一个总体性把握是十分必要的,这将是民俗学整合为一的关键性砝码,也是民俗学“安身立命”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