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释印光  释传印 《法音》2012,(12):50-52
五、勉报恩利生(一)诫宗教勿滥在宗:专阐宗风,犹须教印在教:力修观行,勿滥宗旨【论文】今之欲报佛恩、利有情者,在宗则专阐宗风,尚须教印;在教则力修观行,无滥宗言。【讲记】《楞严经》云:"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或参禅,或念佛,或修止观,皆无非是方便法门。正是由于多种不一样的法门,各有自己的特点,或可说为法则和要求,凡修学之人,遵照自己所修持的法门法则要求去修学,可以正确地、稳当地达到目的,方能所有成就。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不肯遵循自己所修法门的法则要求,任意东拉西扯,张冠李戴,那将是怎样的一种不伦不类的畸形状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智顗所著<摩诃止观>,解读天台"圆顿止观"的根本加行--"大开圆解"的实践义涵,及其正解圆开的教授方法.力图融和"教理"与"观行"两个角度,充分尊重佛教的特质,以佛教自身的实践原则,以智顗的止观教学法解读其所教授的止观法门.智顗止观加行理论及实践对重建当代中国汉传佛教道次第系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仲尧 《佛学研究》2004,(1):115-125
智yi在《摩诃止观》中讲到天台止观思想时,自称是根据《大集经》有关内容而提出三十六兽说,作为禅病对治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经过考证认为,智yi此说另有渊源,实际上并非出自《大集经》,而是出自古式书《六壬大全》。本文对晋代葛洪著《抱朴子》、《晋书》、隋代萧吉著《五行大义》、近年出土的六朝铜式盘,以及六朝时期佛教界人士熟悉三十六兽说等有关情况进行了考证,对智yi生活的时代三十六兽说在社会文化中的流行情况等进行了分析。最后,作者对《摩诃止观》中的三十六兽说与天台止观学说的关系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宋初以后,净土信仰不仅深深地扎根于民间,成为流布最广的佛教修持法门,而且渗入诸宗,变为天台宗、华严宗、禅、律宗等宗派兼弘的教说。无论是倡导止观双修的,还是主张性相圆融的,或者儒释合流的,在谈到死后的归宿时,莫不以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为心愿。由此而引出了许许多多的净土文,如礼赞偈、忏愿仪、发愿文、自信录、往生传、念佛疏、正念诀、安养赋、观经颂、净土咏、三昧诗,以及其他各种经注、论疏、序跋、记传、碑铭、诗词、偈颂、杂文等,体裁之广泛,内容之丰富,令人目不暇接。从而构成了灿烂的佛教文化中的一个分支——净土文化。  相似文献   
15.
释果也 《法音》2021,(1):22-27
天台智者大师所著的《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三大部是天台宗的根本论典,其内容主要由《妙法莲华经》而来,因援引上百本佛经以证其教理,同时又与实际禅修相结合,使天台宗有"教观双美,解行并进"之称。  相似文献   
16.
三、禅书探秘及其它说到禅书,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禅宗及艺术中的禅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禅宗的“禅”字,从字面上看原来是止观和静虑的意思,而止观和静虑的方法,实际上早在汉朝末期已随佛教典籍传入中国了。而禅宗直到公元6世纪初天竺僧人达摩来中国面壁打坐九年,方才创立。至于禅宗的畅兴宏扬,则又是在历慧可、僧璨、道信和弘忍等数辈之后的事了。在弘忍的弟子中,神秀谨守规模,“特奉楞伽。  相似文献   
17.
对治身病的方法很多 ,其中的按摩、捏痛就是一种外治疗法。至于身心之病 ,则用止观治疗也可见效。  相似文献   
18.
学诚 《法音》2014,(11)
正一、身心二苦困扰人生,佛法智慧提升生命我们每个人都会生病,都要经历生老病死。疾病,简单来说可以分成身病和心病。身病就是身体方面的问题、身体的痛苦;心病,就是内心的问题、内心的痛苦。佛教一直以来都与"医"有着密切的关系。释迦牟尼佛被称为"大医王",《杂阿含经》中说:"有四法成就,名曰大医王者,所应王之具、王之分。何等为四?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对治,四者善知治病已,当来更不动发。……如来、应、  相似文献   
19.
《大乘止观法门》相传系天台宗的大师慧思所作,在思想上与慧思现存的其余几部基于实相论立场的论著颇有不同,其中所开示的止观行法也殊为特别,乃是宗依于《华严经》和《起信论》而以“一心如来藏”为绝对本体并依唯识学的“三自性说”而开“三重止观”之禅修次第。其观法的重点乃是对现象世界之非实在性的体认,在某些方面与胡塞尔现象学的“存在之悬置”不无可相比较之处。同时,论中关于“历事止观”的指授体现出止观禅修之生活化的特色,代表了中国佛教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倾向。  相似文献   
20.
对治身病的方法很多,其中的按摩、捏痛就是一种外治疗法。至于身心之病,则用止观治疗也可见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