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先秦本体论哲学原本是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合一的,也是有无混一、体用不二的。但是秦汉以降,中国的本体论哲学有两个思维发展的歧出,一是"元气论"的宇宙生成论;二是玄学"本体论"。这两个思维发展的歧出分别延续了最高本体双重规定的"器"的层面和"道"的层面,"有"的层面和"无"的层面,"用"的层面和"体"的层面。发展到宋代的理学,这两个歧出终于都得到修正,呈现出向先秦本体论哲学圆融特质的回归。在这一逻辑进程中,郑玄对《易纬》"太易"范畴的解读在很多方面都是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53.
<正>在明真法师圆寂二十周年之际,"明真法师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1月24日在湖南南岳衡山隆重举行。为了纪念这位从南岳成长起来的近现代高僧,南岳佛教协会特组织人员整理、出版了《明真法师文集》,同时举行了明真法师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湖南省佛教协会主办,南岳佛教协会承办。来自全国各地和韩国、日本等地的专家、学者、高僧大德等共三百多人出席参加了发行仪式和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54.
张琴 《中国宗教》2020,(4):64-65
佛教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进程,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面向。至晚唐五代,以教外别传的南禅宗奇崛突起,此时的佛教中国化则呈现出十六罗汉信仰流行、禅宗门风多样及禅教圆融的特点,这些在诗僧兼画僧的贯休(832-912)及其罗汉画中已现端倪。  相似文献   
55.
《学海》2015,(6):141-145
法藏与胡塞尔尽管生存时空跨度很大,但他们的世界观却有极其相似的地方:都体悟到同一世界本原,即法藏的"理",胡塞尔的"先验自我";都主张时间不具有客观性、本体不可言说、对象不可得等。胡塞尔现象学中的"意义"就是对象,"意义"与对象、对象与对象之间的关系近似于法藏"理事圆融、事事无碍"。以华严的四法界观,"意义"即是理法界。"圆融世界"与"意义世界"的差异性代表了东西方哲学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56.
普正 《佛教文化》2007,(5):117-123
义天是高丽时期著名的高僧,于宣宗二年四月(宋元丰未至元佑初)入华求法,遍访当时耆宿,受学各宗高僧,回国后担任高丽僧统,在中韩两国佛教的交流和推动韩国佛教发展贡献巨大。编撰藏要,整理典籍,堪为典范。在佛学思想方面,圆融无碍,形成了独有的会通思想,为之后解决因宗派之见而障碍佛教发展,开辟了一条光明之道,也是今天韩国盛行的通佛教基磐。  相似文献   
57.
赵朴初 《佛教文化》2023,(1):122-123
问:什么是八教?答:此宗从教理的内容上把佛教分为浅深不同的四个级别,就是藏教、通教、别教、圆教,称为“化法四教”。藏教是声闻小乘教;通教,通前小乘,通后大乘,通大小乘的大乘初级名为通教;别教是纯大乘教,但分别诸法各别有碍名为别教;圆教是大乘圆融无碍、圆满无缺的法门称为圆教。藏、通、别、圆就是以从浅至深为次第的四教。此宗又从佛陀说法的机感不同,将佛的教法分为顿、渐、秘密、不定四种,称为“化仪四教”。  相似文献   
58.
《华严经》第五十一卷记载说,古印度的悉达多太子出家后,在菩提树下打坐了七天七夜,思考人生的哲理,在第七天清晨,看到了东方的启明星,大彻大悟,说:"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意思是说,所有的生命,都有觉悟者的智慧德行相状,都原本纯净无染。但是由于有了妄想颠倒执着,而迷失在红尘,不能回到初心。  相似文献   
59.
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方东美的思想深受华严宗哲学的影响,他所阐述的华严哲学与他求社会人文和谐发展的宗旨相契合.方先生在阐述华严宗哲学时,主要是从华严的世界观和无尽缘起两方面进行论述的,他的关注点更是强调对于华严现象和本体的关系上作形而上的说明.因此,从这两方面把握方先生的华严哲学是掌握他所论述华严的缘起和比较哲学架构的关键.  相似文献   
60.
冯小强 《法音》2020,(2):46-51
自从休谟在《人性论》中提出了那个著名的问题之后,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就成为了西方伦理学发展中一条重要的线索。人们是否能从事实中推论出价值判断?如果可能,那么这种过度是如何进行的?亦或价值判断本身就是和事实完全无关的两个独立领域?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以研究伦理学本性的元伦理学发展出了诸多解释路径,试图从不同角度对休谟问题及其衍生出的系列问题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