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人生悟语     
怀旧 每一个人都会有怀旧的情绪,尤其人到中年以后。不论身处逆境还是功成名就,怀旧的情绪都会在心灵深处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成为一个人日常生活的不速之客。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跑到正常的生活中,让你悲从中来,或者让你回到遥远温馨的往事之中。  相似文献   
82.
杨泽波 《现代哲学》2011,(2):91-101
牟宗三对《圆善论》非常看重,认为该书借助儒家思想已经解决了康德未能解决的圆善问题。但这部著作不仅未能真正解决这一难题,在某些重要理论环节,特别是幸福的两种不同性质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混乱,其学术地位是有待讨论的。牟宗三有此失误的根本原因,是他以存有论说明圆善问题的特殊思路。这一思路决定牟宗三未能看到幸福主要不是存有论赋予的,而是道德要求得到满足的结果,而且不明白儒家纵然对德福关系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这一看法也极有价值,但并不能真正解决康德意义的圆善问题。出于对牟宗三的尊重,人们往往不能发现这些不足,即使或有发现,也未能正视并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非常可惜的。  相似文献   
83.
“圆善”问题是康德和牟宗三共同关注的话题。不同于康德以“设准”达至信仰的解决路径,牟宗三以建构“道德形上学”的方式、通过工夫修养之“呈现”来体验道的形上本体,无疑是一创新。经过牟宗三的吸收与创造性转化,其所谓“道德形上学”与“圆善”能否实现康德意义的“德福一致”,似仍有较大讨论空间。本文拟在前贤所论基础之上,对此问题尝试做一些补充性说明,从牟先生“道德形上学”中的“横摄”等义中拓展出“横向”“横摄”与“横讲”三种工夫路径与方法;并从“境界形态形上学”与“实有形态形上学”合一出发,进一步挖掘“道德形上学”中可能蕴藏的境界、工夫说在解决“圆善”问题上所具有的理论潜力。  相似文献   
84.
能利 《法音》2000,(7):17-20
火红的太阳从晨曦中喷薄而出,金色霞光射破云霭,映照在蓝毗尼花园的阿育王石柱上。这根石柱已有二千三百年的历史,饱经了蓝毗尼的沧桑变迁。今天好象有什么喜事,上黄色的柱壁上泛出微红的光芒,好像老人古铜色脸庞上露出的微笑。今天的确有令它高兴的事──群来自世界各国、身着各式增装和服饰的佛陀四众弟子围绕在它的身旁,正在用不同的语言诵经祈祷。 坐在东边的是身着暗红色或深黄色僧服的南传佛教比丘,他们分别来自尼泊尔、缅甸、泰国、印度等国;在他们身后是几个尼泊尔比丘尼,身着具有尼泊尔特色的淡粉色南传佛教僧服;坐在中…  相似文献   
85.
唐时来中国的日本僧人络绎不绝,他们取经学禅,把中国禅宗传入日本,对日本的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日本入唐求法僧对日本禅宗的影响,对研究和认识入唐求法僧以及日本佛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入唐僧最澄和圆仁学习以及接触的中国禅来考察其对日本禅宗的影响,认为最澄和圆仁对禅宗在日本的确立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86.
日本博多栉田神社的祗园山笠祭是日本国三大祗园祭之一.在日本,"山笠"一词的使用始于博多祗园山笠祭.在中国,"山笠"一词意为禅师的法器"笠".本文通过对博多祗园山笠祭起源说的考证,指出中国禅宗"山笠"对日本神道"山笠祭"的影响,阐明日本神道"山笠"源于中国禅宗"山笠",是由留学南宋"禅院五山"之首径山寺的日本禅师圆尔辩圆(圣一国师)借用到博多祗园山笠祭中.  相似文献   
87.
代表朱子“中和新说”的文献中暗含有对张栻“未发之旨”的回应。朱张之间的互动从张栻向朱子寄送《吕氏中庸辨》开始,直到朱子给张栻的书信《诸说例蒙印可》为止,贯穿了朱子“己丑之悟”的整个过程。张栻“未发之旨”的要义包括“心之昭昭分为已发”和“喜怒哀乐之中与寂然不动不同”两点,而这极有可能是触发朱子与蔡元定1169年中的问辨,进而触发朱子“己丑之悟”的原因。  相似文献   
88.
最高善说(至善说)是康德道德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牟宗三先生晚年对康德此一学说的理论意义,对康德“至善在实践上是如何可能的”问题之解决模式等,提出了基于新儒学立场的批评意见,并试图依据晚年创构的圆教模式,把最高善问题纳入圆教模式中,对问题作出新的规定和说明。牟先生的此系思想是现代新儒学对康德最高善学说的一次批判性超克。  相似文献   
89.
咏竹林寺     
纷宇回岚拥宝塔,小像玲珑世堪夸.法照眼见化竹林,圆仁口诵妙法华。融汇梵汉一佛寺,联系中日两国家。岁逮千年再庄严,友谊古树续新芽。咏竹林寺@悟洁~~  相似文献   
90.
自悟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强调的是要自悟;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强调的是自悟的重要性。静能生慧,慧中有悟。明心见性悟自开,时常自悟有喜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