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本刊讯 《法音》2015,(6):65-65
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近日到访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受到马英林主教、刘元龙副主席的热情接待。马英林主教等陪同班禅大师参观了一会一团的圣堂,介绍了天主教基本礼仪圣事和教义。班禅大师在圣母像前隆重地献上洁白的哈达表示致敬。宾主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马英林主教对班禅大师带领信众为尼泊尔和我国西藏地震灾区的人们祈福并捐资救灾的善行义举表示钦佩,对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表示赞赏。  相似文献   
152.
本文以明末“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为背景,分析了莲池大师的三教观。大师以佛教为本位,以华严的圆融精神融通儒道思想,为佛教修学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自知录》是这一精神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53.
成和 《佛教文化》2016,(4):20-27
对于中国佛教界来说,留学似乎从来就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在唐代,出家人去往外国求法学习,就被冠以“留学沙门”的说法,而到了近代,太虚大师也曾派青年学僧留学日本、暹罗、锡兰等地。  相似文献   
154.
永昌 《佛教文化》1996,(2):12-12
1996年1月28日早晨,观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东方时空》节目,其中报道了某地一青年由于迷信杀死自己的亲生母亲一事。这位青年说他信佛。其实他不是信佛,而是信社会上的封建迷信传说,导致思想混乱,认识错误才杀死他母亲的。电视旁白中介绍说:“他是由于算命先生说他母亲是土命而且土薄,他是木命。他母亲土薄命养不了他这木命,必克死一入。”所以他为了自己活命才杀死他母亲的。这种说法不是佛教的说法,是社会上封建迷信的说法。佛教的五戒中第一戒就是戒杀。不但母亲,就是其他人都不能杀,连别的生命都不能杀。更何况杀母是犯大逆…  相似文献   
155.
本性 《中国宗教》2018,(1):84-85
为传承与弘扬圆瑛大师的精神核心和佛法心髓,纪念大师诞辰140周年,虽知自己德薄学浅,但还是决定发起组织《圆瑛大师全集》的编纂工作。经多方各界的关心支持,尤其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福建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雷春美的关心指导、并赐总序,《圆瑛大师全集》终于在近日公开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56.
纪往 《佛教文化》2011,(5):119-119
启老是当代国学大师、书画大师,通晓语言文字学,又是古书画鉴赏家,尤精碑帖学,他是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后来当了顾问,但他与朴老的交往并不都在宗教方面,而是反映了深刻的中华传统文化,儒、释、道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7.
陈兵 《法音》2003,(12):3-8
明代社会,民间新兴宗教纷纷出现,各种传统迷信泛滥成灾。莲池大师(1535-1615)作为佛门思想领袖,发扬佛教破邪显正的传统,对无为教等附佛法外道和佛教界内外的各种迷信观念,依据佛法的正见,一一作了批判。一、对无为教等附佛外道的批判南宋以来,随着正统佛教之衰微,及宗教的不断世俗化,出现了多种民间新宗教,它们大多打着佛法的旗号,而实际宣扬邪见,破坏佛教,并往往制造动乱,历代朝廷多视之为邪教而进行取缔镇压。其中以由佛教白莲宗演变而成的白莲教力量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实为当今多数会道门、邪教的祖宗。至明代,此类附佛外道更为昌盛,影…  相似文献   
158.
《法音》2002,(10):81-82
本刊讯武昌佛学院是1922年太虚大师创办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座以现代方式教学的佛教学院,当时培养了大批佛门龙象和丛林栋梁,如法尊、法舫、茗山、印顺、隆根等大德法师。他们为我国佛教事业的振兴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后因故停办。1994年在湖北省佛教协会会长昌明法师主持下正式恢复办学。武昌佛学院沿用太虚大师当年办学体系,现有法师和教师共26名,分设男众班与尼众班。男众班设在有“小金山”之誉的千年古刹武昌宝通禅寺,尼众班设在环境幽静的武昌莲溪寺,实行“学院丛林化,丛林学院化”的办学方针。武昌佛学院开…  相似文献   
159.
在中国禅宗史上,赵州从谂以其禅机玄妙,辩才无碍,被誉为“赵州古佛”。其玄言法语斩断葛藤,直下承当,天下参禅学佛者无不悚然信服。形成风靡唐宋、独步一时的“赵州门风”。赵州一生行履,曾九游圣地五台山,为五台山禅宗丛林的兴盛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清凉山志》卷3《高僧懿行》特为赵州辟传,列为五台高僧。赵州行履赵州(772—897),唐代禅僧。曹州郝乡(山东菏泽)人,一说青州临淄人。法号从谂。幼时性情孤傲不介,“越二亲之羁绊,超然离俗”(《宋高僧传》卷11)。于曹州扈通院(一说青州龙兴院)出家,从师披剃。受具足戒前,听说普愿禅师道化翕如,言满天下,便赴池阳(河南南阳)  相似文献   
160.
陈坚 《周易研究》2000,(2):44-54
易学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大显学。学界对于易学史的研究已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这一成就背后却还留存着一个遗憾.那就是我们的易学史研究疏忽了易佛关系这一大课题,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我们没有研究在佛教传入中国的前期,为什么佛教在与儒学和道学相沟通的同时却不与易学相沟通;(二)我们没有重视宋明以后存在的大规模的易佛沟通现象。本文以素描的方式勾画出了一幅被学者们忽略了的易佛关系图,有理有据地对疏忽易佛关系的研究状态提出了警策,并以太虚大师的易学思想为例,说明了易佛关系是不应该被疏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