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6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当前的中国,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呈现泛娱乐化趋势,连新闻节目也受其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电视业者为追求收视率,一味迎合观众。随着政府、社会对这种现象的日益关注和积极调控,中国电视一定能跳出泛娱乐化的怪圈,使中国电视传媒业往更加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2.
当代中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我国中学生性别角色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中的问题和特点,本研究采用最新本土化的性别角色量表(CSRI-50)对初中生、高中生进行调查,发现:各年级段的双性化、未分化、单性化(男性化与女性化)比例各约占30%,双性化替代单性化成为中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的新趋势,未分化现象也极为普遍;我国青少年双性化发展较国外已提前至青春期,初三、高三升学、恋爱等重大生活事件对个体的适应和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从而催生大量双性化并大幅减少未分化,这两个个年级可能既是双性化发展又是抑制未分化的重要时期;此外,中学女生双性化发展明显优于男生。  相似文献   
93.
法国思想家委瑞里奥发现,每次技术革命都会导致速度的提高,速度已成为当代社会和文化的重要因素。随着视觉技术的进步,当代文化正在快速视觉化。视觉化,标示着视觉性(可见性)渐成为文化的主导性因素。今天,视觉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形象化,形象(图形、影像、视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越界、殖民。在此背景下,看和炫的美学意义凸显,看本身成了形象消费,炫本身就是形象展示,在技术和欲望的作用下,看和炫快速互动起来并创造了一个生机无限的形象世界。在快看与快炫中,应守住人本底线,提高审美境界,才能抵御住形象的暴力。  相似文献   
94.
徐晓鸿 《天风》2010,(5):56-57
<正>在基督教来华传播史上,中国文人以其中国化的视角理解西方神学与哲学,因而在神学的探讨与研究上,通常大都被认为不入流。实际上,这种探讨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梳理这些思想虽然不是本文的责任,但从古代文人诗歌的角度切入,即或有管豹之得亦是一件乐事。"天学诗"作为中国古代文人神学探讨的一朵奇葩,常常被人忽略。  相似文献   
95.
明清时期,伊斯兰教汉文著述大量出现,汉语伊斯兰教在很多非基本信仰问题的思考与表述上,表现出明显的中国特色。清代后期,以蒋湘南与蓝曦为代表的伊斯兰教学者,系统利用熟悉的易学资源阐释汉语伊斯兰教思想。其中蓝曦在《天方正学》中,发展了王岱舆、马注等人已经开始的以回释儒的传统,大量利用卦气说、伏羲画卦说、易象说与太极化生宇宙说一套易学话语系统,作为建构汉语伊斯兰教思想的重要资源,这可以看作易学在清代的一个发展。这种情况的出现和中国思想史上格义的传统、易学强大的阐释空间、伊斯兰教思想和中国传统思想本身的沟通之处、汉语伊斯兰教思想明显有苏非气息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6.
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宗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和世界宗教问题的日益复杂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也成为我国哲学界和宗教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近五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其中国化问题的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产生是一个历史过程;2.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主要内容及当代价值;3.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新成果;4.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在实践中所面临的时代难题。笔者对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并进行了简单评价,以期对学界的进一步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7.
刘幸娟  张明 《应用心理学》2010,16(2):134-138
选取一组先天聋被试和与之匹配的听力正常被试,采用线索提示范式考察中央线索化对听觉障碍被试在辨别任务中基于位置返回抑制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在有中央线索化的任务实验中,听力正常和听觉障碍被试都出现了返回抑制,但是听觉障碍被试消失得比听力正常被试早。无中央线索化的辨别任务实验中,听力正常被试组仅在SOA=650ms时,听觉障碍被试没有发现返回抑制现象。结果表明听觉障碍被试辨别任务的返回抑制更易受中央线索化条件的影响,听障被试的空间注意调节机制更具策略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8.
领导者情感能够影响下属个体绩效和团队整体绩效, 但作用机制尚不清晰。基于情感事件理论和情绪传染理论, 在个体层面上, 领导者情感通过情绪传染和领导者行为两条路径影响下属情感, 进而影响下属绩效和工作态度。其次在团队层面上, 个体情感通过情绪传染和交叉影响形成团队情感基调, 通过影响团队过程, 进而影响团队绩效。最后, 文章提出领导者情感的跨层整合模型, 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9.
叶萌  辛涛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10):1669-1678
在使用项目反应理论进行量尺化的语境下, 参数标定方法是垂直量尺化结果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目前的参数标定研究就部分标定方法的相对性能获得了较一致的结果, 就如何实现更佳量尺化也提出了很多新的标定方法。除了在既有框架内继续探索, 以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 未来的研究应结合相关学科, 在深入了解学业增长的性质的基础上探究标定方法的性能, 并应考察特定的标定方法和特定的研究条件、量尺化语境之间的最佳匹配关系。  相似文献   
100.
组织氛围是员工对组织环境的主观知觉。文章在回顾组织氛围研究起源、总结归纳组织氛围定义的基础上, 给出了组织氛围的新定义。组织氛围有个体、团队和组织三个分析水平, 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测量方法。组织氛围与组织文化既存在区别又密不可分。组织氛围的形成机制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常用社会信息加工、社会交互作用、吸引选择磨合、涌现和意义建构等理论来解释。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加强对组织氛围概念、研究方法、影响因素等方面的深入探讨, 拓展组织氛围的跨文化及其差异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