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儿童的选择性学习是目前认知发展领域的热点问题。儿童在因果知识领域内的选择性学习(即选择性因果学习)对于回答儿童如何获取知识这个经典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儿童的选择性因果学习表现在对他人解释的辨别、评估与采纳上。他们会主动向可靠的信息提供者寻求解释, 并在接收回答后表现出选择性跟进反应。对于他人的回答, 年幼儿童不仅能根据言语线索辨别出解释性陈述, 还能依据解释的结构特征选择更好的陈述加以采纳, 年长儿童甚至可以从不同模式的解释中灵活地学习更适宜的因果知识。未来研究应深入关注解释的其它特征在儿童选择性因果学习中的作用, 进一步探讨选择性因果学习的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92.
93.
刘伟  李昊霖 《学海》2024,(1):109-119+215
实现中国社会科学知识主体性和把握中国治理现实,需要重视历史。历史政治学的提出回应了中国政治学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并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相适应。不同于历史社会学和政治史研究,历史政治学既能发掘一般性理论,又尊重历史的时间与情境。然而,尽管历史政治学一直尝试发掘时间性因果机制和重大现实问题的历史渊源,但历史政治学在当前研究中却呈现出时间性因果机制缺位的问题。该问题进一步导致历史政治学知识累积的进度与理想状态存在距离。因此,基于过程追踪方法在历史政治学研究中贡献知识增量、转化知识存量和追溯重大现实问题历史渊源方面的价值,本文提出将过程追踪法带入历史政治学研究中。同时,本文对于方法论的探索并未仅停留于价值的探讨,而是围绕“情境”“时间”“行动者”三要素,探寻体现历史政治学本体论和认识论关怀的过程追踪之道,进而推动历史政治学方法论的完善。  相似文献   
94.
从神经网络的角度研究词汇阅读的大脑神经机制, 需要揭示语义和语音神经回路的动态协作机制, 而语义加工神经回路是探讨该问题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利用汉字表义的独特性, 以形旁语义作用的神经机制为切入点, 计划开展的4个fMRI实验拟探讨汉字阅读的语义神经回路及其与语音回路的动态协作机制。实验1利用多参数相关分析技术, 识别与汉字语义和语音属性相关的功能脑区; 实验2和实验3集中考察形旁语义加工的大脑神经机制, 深入探讨形旁语义作用的实质, 揭示汉字阅读中语义加工的神经回路; 实验4通过建构汉字阅读的动态因果模型, 考察在刺激驱动和任务调节下, 阅读相关脑区联结模式的动态变化, 阐明语义和语音神经回路的相互协作机制。研究结果将从跨语言的角度, 阐明阅读神经网络的内部动态机制, 为联结主义理论提供神经生理方面的直接证据; 并为基于脑科学的教育教学和阅读障碍矫治等实践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
采用与Rehder实验相同的程序,考察了不同非典型特征值用语和基本比率信息表达方式对基于因果关系归类的影响.实验1结果表明,非典型特征值采用"正常"或典型特征值的相反值并不会对归类中的实验效应产生不同的影响.实验2结果表明,与将基本比率信息表达为具体明确的一个值"75%"相比,"A倾向于具有特征X"的表达方式会削弱一致性效应.突显因果位置效应.这些结果说明.改变两种实验效应强度的是Marsh和Ahn实验中采用的基本比率信息的表达方式而不是Rehder实验中的非典型特征值用语.  相似文献   
96.
自我决定理论:一个积极的人格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决定理论是有关人格和动机的理论。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的动机是一个在自主性或自我决定维度上的连续体,三种基本需要和个人的因果定向影响外在动机的内化和自主性动机的形成,人格整合和成长的过程,就是自我决定的过程。自我决定理论在教育、医疗、体育和组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最后,文章回顾了自我决定理论在中国的研究情况,并对该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97.
因果力比较范式下对效力PC理论的检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墨耘  傅小兰 《心理学报》2004,36(2):160-167
在用图形方式集中呈现信息的条件下,用因果力大小比较的实验范式检验效力PC理论。233名大学生被试对不同化学药物影响动物基因变异的能力做大小比较判断。结果发现,对单一因果关系因果力大小的比较判断具有以下3个特点:(1)不对称性:在预防原因条件下的因果力判断一般符合效力PC理论,而在产生原因条件下的因果力判断一般不符合效力PC理论;(2)在同时变化协变值DP和结果基率P(E|~C)的产生原因条件下,多数被试使用DP规则。这与概率对比模型的预测相一致,而不支持效力PC理论;(3)在固定协变值DP而只变化结果基率P(E|~C)的产生原因条件下,多数被试使用变异比RP规则。这是目前所有的因果推理理论都不能解释的现象。  相似文献   
98.
说明文阅读中局部连贯因果推理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丽梅  莫雷 《心理学报》2010,42(2):200-215
探讨熟悉主题的说明文阅读过程中维持局部连贯的因果推理的产生问题。3个实验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实验材料, 实验1的文本提供明确的前提信息, 实验2的材料提供隐含的前提信息, 实验3的材料在前提信息与结论信息之间插入了其他信息。总的结果表明, 熟悉主题的说明文阅读过程中, 当文本提供的前提信息与结论信息一起呈现时, 无论提供明确的还是隐含的前提信息, 实现文本局部因果连贯的推理能够即时产生; 当前提信息相隔2个句子后, 虽然读者还是可以产生因果推理检测到与推理内容矛盾的信息, 但是这种检测敏感度大有降低。基于本研究结果, 结合相关研究, 本文尝试提出关于文本阅读中推理产生的“认知代价”观, 试图整合文本推理理论。  相似文献   
99.
曹胜 《学海》2022,(4):96-105
国家中心范式推动了从行为主义到新制度主义的范式转变,同时也遭受到多方面的学术批评。行为主义者提出了该范式仅仅是“缺少创新的重复”的反批评;有社会中心论倾向的学者则从因果机制偏重的角度,批判其具有独断论倾向;有批评认为该范式对国家自主限度的分析仅停留在条件性层面,未能对国家合法性予以足够的重视;新制度主义则认为该范式对宏大事实的微观基础考察得不够深入,导致制度结构与个体选择的断裂。通过追问和反思,我们旨在对国家中心范式之创新价值进行再考量,并在相互对照的意义上把握其理论特质,以更强的知识自觉创新发展现时代的国家理论。  相似文献   
100.
作为中国佛教佛性观、因果观和居士观的奠基者、深化者和集大成者,东晋慧远、唐代惠能和民国印光不仅规约着中国佛教的健康发展,也深刻影响了儒教发展进程,成为铸就中国佛教儒释双美互成品格的三座丰碑。儒释双成思路依然是当今中国佛教健康发展的基本指针和宝贵经验,仍须加以充分地理论总结和实践贯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