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正>孔子研究者依据《论语》,大体同意"仁"与"礼"是孔子思想中的两个重要范畴。但二者孰轻孰重?它们之间又是何种关系?当下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答案却见仁见智。众所周知,"仁"和"礼"在孔子思想中的地位,大致有三种意见:其一,认为孔子思想中以仁为主,礼只是仁的外在表达。其二,认为孔子思想的中心是礼,仁附庸于礼。其三,认为孔子思想里,仁与礼同等重要,并无主次之分。因此,对孔子思想中"仁"和  相似文献   
162.
相对于其他学科,道教研究在中国起步较晚,而道教美学研究起步就更晚。1997年之前,道教美学研究领域里可以说是一片荒凉。是潘显一先生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写就了《大美不言——道教美学思想范畴论》一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为这片荒凉的土地带来了生机和希望。又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63.
态射的建构与发展:发生认识论的一种动态形式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志凤  林敏 《心理科学》2006,29(2):499-501,495
发生认识论主要研究认识的心理发生及其形式化。对于后者的研究,上个世纪30年代皮亚杰建构了“群集”结构来解释儿童前运算阶段的思维方式,70年代又引入了数学范畴论来解释形式运算阶段的认知发展,再一次对儿童思维的发展与科学发展两者间的连续性给出了明证。数学范畴论是对数学对象的结构间变换进行形式化的一个数学分支,建构的思想以及对所建构结构进行转换是范畴论的本质,而其中作为范畴对象的态射与态射组合体现了其建构本质,且能最为妥贴地描述认识的动态发生与发展。新的理论建模将对应与转换揉合在一起更好地阐释认知发展过程中每一转换过程的机制与结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介绍认识发生过程中对应、转换的发展,以及所引入数学范畴论中态射的概念,来阐释认识发生中认知生成工具———态射———的建构与发展,以及认知结构的系统发展,从而对皮亚杰晚年这一形式化工作予以简单说明与评价。  相似文献   
164.
玛莎·努斯鲍姆曾被许多人误以为是美德伦理学家,她本人则声称美德伦理学是一个 “混乱的且令人混乱的”分类范畴,并不存在着美德伦理学这样的事情。然而,她所说的“ 混乱的”美德伦理学范畴是一个过时的、错误的分类范畴。正确的规范伦理学的分类应当是 以研究进路,即以采用何种基本概念作为其理论的逻辑起点来区别其理论类别,如此,正确 的美德伦理学范畴应当是以美德概念作为其理论的基本概念和逻辑起点,而美德概念可以成 为这样的基本概念和逻辑起点。因此,美德伦理学并不是一个错误的分类范畴,它可以是并 且是与功利主义和义务论鼎足而立的三大规范伦理学的研究进路之一。  相似文献   
165.
个体在利用动词隐含因果语义线索确定代词所指的过程中会结合动词语义特征和语境信息两个方面,已有研究指出自闭症儿童在语言加工过程中无法有效利用语境信息,本研究采用句子理解任务,考察有无语境支持和不同动词类型(主语隐含型和宾语隐含型)四种条件下,汉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利用动词隐含因果语义信息加工代词的能力。结果显示,(1)汉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代词加工表现显著差于典型发展儿童;(2)语境信息可以帮助被试确定代词所指,且对两组被试成绩的提高程度相当。以上结果表明汉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之所以无法利用动词的隐含因果语义线索确定代词所指的原因可能是他们对该类动词的语义表征存在问题,而非无法利用语境信息。  相似文献   
166.
对93名幼儿进行了五种因果变化模式的因果推理题目的测试。结果表明:(1)在不同的因果变化模式下,被试进行因果推理的成绩存在差异,且在对于这五类题目的掌握上具有一定的顺序。(2)被试在同样因果变化模式题目的表现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而在因果联结强度相同的题目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3)被试对于各题目回答的正确率并不随原因与结果联结次数的增多而提高。(4)即使是在观察到的刺激完全一致的情况下,被试的回答仍会因因果变化模式的差异及主试对于题目解释的不同而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67.
语义范畴特异性损伤的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对人类认知机制的研究中,以患者为研究对象是最近兴起的一种重要的认知神经科学手段.期间,人们发现有些脑损伤患者具有语义范畴特异性损伤现象,即表现出对个别语义范畴的认知能力相对较弱.这一奇特现象的发现,为研究人类的语义记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该文着重介绍了这一现象及其引发的4种新的语义记忆理论,从而对人类的语义记忆作出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68.
学诚 《福建宗教》2002,(6):15-17
世间一切事物的存在、发展到消亡,都是因缘条件组合、安住与分离的过程。从时间上看是因果序列、前后相续的必然性;从空间上看即表现为彼此相即不离、对立统一的因待性:从存在于时空的运动来看即是刹那不住、无常变异的空寂性;这是佛陀观察宇宙人生所得出的结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说明了世间相待而存在的法则。若遵循着佛陀揭示的因果法则来理解人类的相依共存,  相似文献   
169.
冉奎  雷瑞鹏 《世界哲学》2016,(3):99-105
在排他性论证的讨论中,班尼特、钟磊等人从反事实条件句出发展开讨论。本文以他们的"反事实条件句分析"为例,考察了排他性论证中的附生性和因果关系,认为它们都只表达了一种对应关系。所以,从对应关系的层面重构排他性论证及相关讨论,对于把握排他性问题的本质是有益的。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排他性论证之所以成立,是因为人们等同地处理了精神因果和物理因果。但是物理因果发生在空间中,精神因果则不是,正是对它们的等同处理导致了排他性论证中的冲突。  相似文献   
170.
采用移动窗口阅读技术探讨记叙文理解中因果关系对于空间信息加工的作用。实验1和2的自变量是故事中空间信息与故事结果的因果关系,采用相关样本t检验对不同条件下探测词的反应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因果关系不仅会影响文本明确提及的空间信息的加工而且能够促进隐含的空间关系建构情境模型。实验3的自变量是故事中物体与位置词的空间关系,采用相关样本t检验对不同条件下位置探测词的反应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空间情境模型是读者为保持故事因果连贯回溯建构的而不是在阅读进程中的实时建构。实验4中空间关系的复杂程度增大,结果发现当故事中空间信息的文本距离较远时即使有保持因果连贯的需要,读者仍无法回溯建构空间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