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我时常静静地沉淀在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的角落里,寻找着美。寻来寻去,终究无果。到最后,我还是回到了最开始。“一个自己返回到自己的圆圈。”[1]在自我的世界里审视着美,那种美的直觉让我莫名安心、简单和幸福。不用在意旁人的眼光,该与不该随心而定,做最真实的自己。从自己的亲身体验去感受,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去领悟,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中去发掘、感知我们的“真心”;并到找到“真心”的“真我”中去展示我们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92.
学诚 《法音》2007,(9):3-4
二○○七年九月十五日尊敬的国家宗教局蒋坚永副局长,福建省人民政府王美香副省长,台湾净心长老、净良长老,各位领导、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再过十天,就是中华民族传统佳节——中秋节。"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团圆吉祥的时节,海峡两岸的大德法师、十方善信云集榕城,隆重举行慈航菩萨圣像回归祖庭暨海峡两岸和平与发展祈福大法会,可谓因缘殊胜。  相似文献   
93.
乡土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90年的发展过程中,乡土小说在其题材和主题方面经历了一些变化。然而时至新世纪,乡土文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受到了城市文化的冲击,日益匮乏,人们的乡土意识逐渐淡薄;同时乡土作家的青黄不接使乡土小说随之进入了创作的瓶颈期,面对危机如何谋求发展成为了乡土小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4.
当代中国,儒学的回归已俨然成为一种态势①。由此而引发的社会需求,呼唤着儒学学者回归“儒者”的真精神,以促进当代儒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笔者在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同仁。一、儒学的社会需求儒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②。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国家因落后而被动挨打,当时的知识精英“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转向西学,儒学基因处于沉睡的状态;1978年以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逐步和平崛起,民族自信心不断增强,儒学基因得到激发、苏醒和释放。“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于是,从官方到民间,都不约而同地追根寻源,回归文化意义上的“自我”,以更好地治国理政或者安身立命。这正是“儒学回归当代中国”的内在原因。在这种态势下,无论是官方还是民众,商界还是教育界,都表现出对于儒学(或者扩大地说,以儒学为主体的“国学”,即中国传统文化)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95.
愆人 《天风》1996,(6):23-24
“神所惩治的人是有福的,所以你不可轻看全能者的管教。因为他打破,又缠裹;他击伤,用手医治。”(伯5:17—18)我是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任教已36年。在年复一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培养教育过的学生数以于计,其中不乏有用之才。遗憾的是我没有教育好我的儿子,他做了危害社会的恶事,受到法律的制裁,成了一名罪犯。  相似文献   
96.
基于多元回归的调节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心理学和其他社科研究领域,大量实证研究建立调节模型,以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关系的影响机制,但在基于多元回归的调节效应分析实践中仍存在不足。我们回顾了均值中心化在基于多元回归的调节效应分析中的作用,均值中心化不影响乘积项(即调节效应)的检验,仅对一阶项(即主效应)的检验有影响。讨论了简单斜率的检验方法,建议在调节变量为连续变量时,使用Johnson-Neyman法进行简单斜率检验;在调节变量为类别变量或研究者对某个调节变量值感兴趣时,使用选点法。并用一个实际例子演示如何进行调节效应分析。随后展望了调节效应检验的拓展方向。  相似文献   
97.
采用移动窗口技术,以101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大学生的阅读知觉广度,同时使用多元回归方法考察了各因素对眼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学生知觉广度的右侧范围为2-3个汉字;(2)材料难度、工作记忆和阅读理解对大学生被试的眼动指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8.
金志成 《心理学报》1993,26(4):52-60
回归旋转设计研究倒摄抑制。实验数据最后用二次方程逼近并取得拟合检验的显著性水平(P<0.01)。本实验揭示了(1)影响倒摄抑制的四个因素中,先前材料的学习程度(A)和后继学习材料的长度(C)这两个因素起主要作用。当A足够时,不论C的长短,倒摄抑制相对而言总是最小。这说明A因素起最主要作用;(2)在A足够的前提下,C因素与倒摄抑制成正比函数关系。本研究的成功实验表明,回归旋转设计不仅适用于心理学研究而且能揭示心理现象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变化的函数关系。因此,它比心理学研究的传统设计方法又前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99.
协方差分析是建立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基础上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在心理学研究和其它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本文通过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探讨协方差分析方法的实际应用。并借助 SPSS/PC~+(Statistics Package forsocial science)软件包,在计算机上操作,同时给出具体的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100.
自动思维及归因方式对抑郁症作用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文斌  姚树桥  黄敏儿  吴大兴 《心理科学》2005,28(2):392-394,387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自动思维、应付方式变化对抑郁严重程度变化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方法:对97例抑郁症患者分别在其入、出院时进行测评,测评工具包括自评抑郁量表、自动思维问卷和归因方式问卷。此外对100例正常对照亦进行上述测评,其中29例在15—20天后重测。结果:自动思维问卷得分、归因方式问卷得分的logistic回归分析、路径分析表明,自动思维、对正性事件的整体性维度的归因方式对抑郁程度的影响有显著作用,自动思维的变化对SDS的变化的直接影响最大(路径系数为0.572),归因方式中正性事件整体性归因的变化为其次(路径系数为一0.193),而自动思维的变化与归因方式中正性事件整体性归因的变化的相互影响较小(路径系数为-0.188)。结论:自动思维、对正性事件的整体性维度的归因方式对抑郁严重程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