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面对佛道之学的挑战,宋初儒者认识到必须弥补儒学心性论的缺陷,建立起与佛道之学相颉颃的心性理论。为此,他们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到心性论领域,展开心性理论的探讨。在这种情况下,《大学》、《中庸》、《孟子》逐渐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论语》的地位也进一步提高,《四书》成为儒家重要的思想学术资源,不同思想倾向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四书》进行了阐释、利用与发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四书》学。  相似文献   
12.
朱熹《四书》解释方法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 ,朱熹通过重新解释《四书》 ,不仅成功地阐发了新的本体论、心性论哲学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建构起了南宋理宗以后六百年里中国社会的主导思想。而他所创立的《四书》解释方法论 ,既是他解释《四书》的方法论 ,又是他研究儒学的方法论 ,而且还是他认识世界、穷究“天地之理”的方法论。文章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具体的论证 :一、《四书》解释方法论的系统性 ;二、以逐层推捱为关键的语言解释 ;三、以唤醒体验为契机的心理解释  相似文献   
13.
张卫红 《现代哲学》2012,(4):125-126
2011年12月3日至4日,"高校《四书》教学研讨会"在广东南海西樵山举行。会议由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共同主办、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协办,来自大陆、香港、台湾共三十多所高校的六十多位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参加了会议。本次围绕《四书》  相似文献   
14.
四书》是先秦的历史文本 ,理学是两宋的时代思潮 ,它们之间存在着历史时代的差异。朱熹将《四书》诠释过程规定为 :先达之言→圣人之意→天地之理 ,就是希望通过“语言———文献”的诠释方法 ,来解决《四书》诠释中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差别问题。朱熹的《四书》学诠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不仅是由于他的理学适应了两宋以后思想文化变革发展的时代性需要 ,同时也因为他的《四书》学重新发现了那已经失传的儒学学统。  相似文献   
15.
朱子的《大学》诠释在其经学体系中至关重要,其过程也屡经嬗变。本文以朱子的《大学》诠释为切入点,爬梳参稽《大学章句》、《大学或问》、《朱子语类》等文献,力图完成两件工作:第一,考证朱子学习、研究、诠释《大学》,尤其是其修订《大学》注解的经过。第二,阐明朱子对于《大学》一书认识的转变,以及基于此认识的转变而开展的"四书"体系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儒家经典的外文译介,一直是汉学的热点之一。罗明坚的西班牙文"四书"作为已知最早的"四书"西方文字译本,不仅在文本翻译角度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其作为欧洲人对儒家经典的首次尝试,还在中西文明交流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罗明坚西班牙文"四书"的深入分析,着重揭示译者在概念西方语境中如何解释儒家核心问题上的创造性及其通过创造性的诠释如何进一步彰显儒家思想中的理性主义特色,以此来重塑罗明坚译本及其本人在中学西传史上的应有价值,并确定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初遇时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7.
许家星 《哲学动态》2022,(11):61-72
随着《四书》在儒家经典谱系中主导地位的确立,元代儒学面临着如何摆正《四书》与《六经》两套经典系统关系的新问题。陈栎通过寻找《尚书》与《四书》文本间的关联,挖掘两者在性、理、敬、知、行等核心范畴上的相通性,提出“《四书》之宗祖,往往出于《书》”说,主张“看《四书》,穷一经”的《四书》与《六经》并重观,强调《尚书》作为《四书》之源的统摄意义。对此,王祎以“同一理也”沟通《四书》与《六经》,史伯璿则提出针对性的“《四书》为《六经》本原”,两者与陈栎之说共同体现了元儒安顿《四书》《六经》新旧两套经典系统的努力,显示了这一新课题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戴震坚持"理欲统一",在"欲根于性""以情絜情"等论断的基础上,从"自然"和"必然"层面深化"理寓于人欲之中"思想,批驳宋儒"存天理,灭人欲"。戴震孟学四书之理欲观,前后既有继承,又有明显发展,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不断深化和完善的过程,凸显戴震对程朱理学由怀疑、远离到全力批驳的心路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 1 7世纪中日思想家王夫之和伊藤仁斋的著作《读四书大全说》、《论孟古义》作了比较 ,认为 1 7世纪中叶 ,王夫之和伊藤仁斋诠释《论语》、《孟子》在批判程朱、复归孔孟的同时 ,所提出的“实学化”、“人情化”、“合理化”的人生主张有相通之处 ,符合时代潮流。二者在解决相近的课题方面仍有较大的差异。王夫之重视历史文化传统 ,具有深沉的文化信念 ,试图在全面总结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使中国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而伊藤则简明直截 ,不作高深玄远的哲学论证。  相似文献   
20.
元人程复心《四书章图纂释》列图750余幅,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对朱子《四书集注》作了独特阐发。惜乎该书国内原本无存,据日本内阁文库本可知,该书具有总要与分论、章图与纂释、义理与考证的两分结构。其采用类聚、比较、析疑等方式对朱子《四书集注》"析章为图",体现了元代四书经疑的特质。在袭用《四书纂疏》之说的同时,对前人之说亦有所批判发明,显示了元代朱子学不囿前贤、精于辨析的学术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