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6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01.
赏荷品佳联     
荷花,素有“花中君子”的雅称,它的高洁、无邪,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推崇,并扩散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沉淀而成丰富的荷文化。  相似文献   
202.
戴惠 《学海》2008,1(3):179-184
苏曼殊及其小说创作是从旧文学向新文学演变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中间物".苏曼殊从翻译走向小说创作,他的译作带着"小说界革命"所倡导的政治小说的特点而小说创作"六记"全是爱情小说.这既与他的生活体验有关,也与那个时代社会思潮与文学思潮,特别是小说观念的发展有关.苏曼殊的爱情小说(六记)是他的独特个性的表现,从一定意义上讲,开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小说的先河.苏曼殊的爱情小说表现了新的恋爱观,表现了对个性解放,个人意志自由的追求.这与"五四"文学革命的精神,特别是"人的文学"的倡导是息息相通的.  相似文献   
203.
“人要忠心,火要空心”,这是一位轿夫当年送给青年巴金的一句话,那时巴金还是四川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四少爷。这句话一直伴随着巴金走上文学道路,并完成自己的人生之旅。  相似文献   
204.
《周易》在东晋的传播及其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晋时期,学校讲授、私人传授和清谈是《周易》直接传播的主要方式。《周易》卜筮也对《周易》的传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周易》对文学艺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语词、意象、形式、观念、文论和小说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5.
庄子文学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严 《中国道教》2003,735(6):36-39
庄子学派诞生于春秋时宋而成长于楚。如果说宋国的社会文化气候和土壤孕育出庄子学派思想个性及文学倾向的幼苗,那么楚文化的雨露阳光则使它们成长壮大并趋向成熟。《庄子》是一部  相似文献   
206.
十月抒怀     
李琳 《天风》2004,(10):37-37
在十月的摇篮里,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漫漫历史的长卷,有了这部可颂的篇章。十月,中国人迎来辉煌的黎明,它沸腾着如今奋斗者—不畏艰难的壮志与豪情。十月的一切都是多彩的,它将时间的历程,结成一道绚丽的彩虹,悬挂在新世纪东方的天空。上帝祝福中国,国泰民安永被恩泽。十月抒怀@李琳!陕西  相似文献   
207.
南宋金元时期,随着道教教派的勃兴,神仙传记也大量产生.此时的神仙传记尽管大多沿用了北宋前的基本形式,但取材更加广泛,反映的道教思想也更加丰富多彩.从艺术的角度看,南宋金元的神仙传记的表现手法也灵活多样.作者通过神仙故事素材的重新组合,建构了生命理想的符号艺术空间;通过场景的铺叙,表征人类生命的无限奥秘和个体生命境界的升华.  相似文献   
208.
扇子有清风,时时在手中,有人向我借,你中我不中——这是静夏季节,乡下的孩子们挂在嘴边的《扇子谣》,单薄的快乐中,透着单薄的狡猾。  相似文献   
209.
运用实验的方法,对来自山西两所小学371名小学生创造性文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发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生创造性文学问题提出能力整体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2)男女生在创造性文学问题提出能力上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显著;(3)城市小学生整体优于乡村小学生的发展,二者的发展趋势同中有异;(4)小学四年级、五年级是小学生创造性文学问题提出能力的两个关键期。  相似文献   
210.
正李泽厚(1930—)湖南长沙人,北京大学哲学系1954年毕业,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1990年出国,客居美国,曾任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密西根大学、科罗拉多学院、斯瓦斯摩学院客席教授、客席讲座教授,台北中央研究院客席讲座研究员等职,1988年当选为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1998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学位。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出现的最著名和最有成就的美学家,也是具有自己独特观点的哲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