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5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朱马达·乌拉 第一讲赞美安拉——独一万能的主,伟大而强有力的主,尊贵至赦的主,全知一切内心活动和隐秘的主。他知道每个女性的怀孕和子宫的收缩与膨胀。一切事物在他那里均有定量。他以其大能创造众生,以其智慧治理万事。  相似文献   
32.
33.
许孚远是明代哲学家.其学说"以克己为要",突出了工夫的重要性.在心、性关系上,许孚远虽未一概反对"心即性"说,但他更倾向于将心、性确立为"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或者说,心与性不离不杂.在人性善恶问题上,他对王门"无善无恶"之说较为不满,故作<九谛>以批驳大力宣讲此说的王门后学周汝登.本文认为,从师承关系上来看,许孚远可称为湛门后学(湛若水二传弟子);从其哲学思想的大端来看,我们也可以将许孚远定位为一个王学修正者,他的"克己"说、心性之辨及其与周汝登关于"无善无恶"问题的辩论,都可以看作是对王阳明及其后学弊病的修正.  相似文献   
34.
上帝的路     
陈美玲 《天风》1995,(2):43-43
“谁敬畏耶和华,耶和华必指示他当选择的道路。”(诗25:12) 站在十字路口而不知道自己该走的是哪一条路,是一件令人心烦的事。错误的选择可能带来许多的愁苦,以及光阴的浪费。  相似文献   
35.
《系辞·上传》第五章是《易传》中最重要的一章,而其释义适巧又未有定论。之所以未有定论,在于其丰富解读的可能性。本文取宋明儒对此章第一节的疏解,分为不相统属的三系五说。综括而言,如本章由阴阳变化之动力论"道",特殊处在于:既直接就天道论述,但又从切近可持的"阴、阳"势能为论述点,则其论述法可划归于"即用显体"的方式。《系辞》之所谓"善",或由阴阳变化之生生不已立论,或由人之自觉地承继天道处言善。所谓"性",则或从万物所受命于阴阳而成其具体生命处说;或由万物之既成之后,复归于天道处说;或由人(或万物)之自成乃因天道之赋性处说。本文既分别展示此节蕴义的丰富,且见此章可为《易传》形上学性格之标示,也表现宋明儒者间诠释立场的差异。  相似文献   
36.
郁玉英 《中国道教》2007,(6):30-32,33-35
庄子哲学在先秦时期是不同于儒、墨、法等诸家政治哲学的。一部《庄子》,诙诡奇谲,洋洋洒洒,倾注的是庄子对生命深切的终极关怀———人的命运和精神自由。庄子笔下,各色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当中有逍遥游于天地,与造化相流行的神人,以己意出法令的人间帝王,欲致君尧舜的士人,恶于世的隐者,普通的匠  相似文献   
37.
视觉意识及其神经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冠楠  耿海燕 《心理科学》2007,30(5):1136-1138
视觉意识的神经机制是当前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过去普遍认为视觉信息加工主要有两条通路:腹侧通路和背侧通路;而新近的研究表明还存在不经过初级视觉皮层(V1区)的第三条通路。高级视觉皮层、V1区和皮层下结构都对意识觉知的产生起到了相应的作用。已有的实验证据表明,意识的产生过程异常复杂,仍有很多问题值得继续深入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38.
财富观从"物本"到"人本"的转向和演进,实现了现代人类财富的价值观倒转和道德内涵的提升,从伦理角度追寻"物本"到"人本"嬗变的轨迹,探索嬗变的伦理起源,解读嬗变的伦理内容,提出"物本"到"人本"的转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9.
美善之辩     
《大希庇阿斯篇》从多个角度探讨了美的可能性,以"美是难以说清的"结尾。《会饮篇》审视了爱与美的关系,爱的阶梯的终端是绝对纯粹永恒的美本身。《理想国》说明通过辩证法可以通达善本身。柏拉图从形而上学二元论出发,划分出"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一方面,柏拉图提出了美本身和善本身的问题;另一方面,柏拉图没有彻底认识清楚"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的关系,没有解释明白美和善的确切区别和联系。总体上讲,柏拉图的道德理想主义倾向使其将善置于美之上,美本身与善本身在终极意义上才是同一的。  相似文献   
40.
通过对场地预留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再利用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了预留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利用价值及其预留物的再利用对于当代景观设计的意义,并思考了将来在国内景观设计中应用预留物的困难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