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441.
常正 《法音》2000,(11):31-34
印光大师(1861-1940)一生处在中国饱经内忧外患的年代,也正是中国佛教极度衰落、教难不断的时期。而正是在这段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一批重要的思想家、宗教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等。其中,印光大师即是一位不世出的、被佛教信众推尊为净土宗第十三祖的佛门宗师。 印光大师对中国近代佛教的贡献甚多,主要表现在: 一、专弘净土,力倡持名念佛法门,并编著有《文钞》行世,深化、完善了净土宗理论体系。 二、创办“弘化社”,主持校订、刻印、流通了大量佛教经籍。 三、创立了灵岩山寺十方专修念佛道场及其制度,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442.
试读《大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在思考《大学》的哲学-形而上的意义。作者认为,《大学》的哲学精神在于 强调一个“止”字。“止”不是“停止”,而是“立定”的意思。“立定”世间万事万物万民各自的位置,是 《大学》“诚意、正心……平天下”的核心。据此,作者对“格物致知”等说法,提出不同于一般经验知识 论的看法,认为“格物致知”乃是排除(被动)“感觉”(物),而“认知”万物“自己”。于是,本文对《大学》 哲学精神的理解,重点在于从“自身”、“自己”、“本身”贯串下来。  相似文献   
443.
境界的形而上何以成为可能是宋明理学探讨的主题,它涉及理想人格的培养问题。本文着力分析张载的人生境界理论,意在弄清楚张载是如何探讨人生形上问题的,又如何在人生实践的功夫当中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人格的,以及他的思想对于今天的人文精神重塑有何可资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444.
科技伦理:真与善的价值融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技伦理最重要的特征 ,是真与善的价值融合。在科技伦理中 ,善以真为依托 ,真以善为归宿。科技伦理不是以善伤真 ,而是以善导真 ;不是否定或抹杀真的价值 ,而是在承认真的价值的基础上 ,将其引向善的目标。科技伦理虽然并非科学技术自身所固有 ,它是科学技术外部的一种控制手段 ,但科技伦理却可以通过内化于科技工作者的途径 ,成为科学技术活动中的一种内在力量  相似文献   
445.
“应该”是行为所具有的能够达到目的、满足需要、实现欲望的效用性 ,简言之 ,也就是行为的能够实现其目的的属性 ;“不应该”是行为所具有的不能够达到目的、满足需要、实现欲望的效用性 ,简言之 ,也就是行为的不能够实现其目的的属性。“应该”分为“道德应该”与“非道德应该”:前者是行为对于社会创造道德的目的的效用性 ,是行为的符合道德目的的属性 ;后者是行为对于非道德目的的目的——如个人目的——的效用性 ,是行为的不符合道德目的的属性  相似文献   
446.
即将出台的《物权法》草案规定 ,拾金不昧者可以从失主处获得报酬 ,本文认为这一规定与传统的拾金不昧的美德并不对立。文章从利益、道德境界、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三个角度分析它有助于倡导拾金不昧的美德。在此基础上提出 ,要从新的角度看待拾金不昧 ,即传统的拾金不昧是一种强善 ,物权法中的拾金不昧是一种弱善  相似文献   
447.
莲池大师     
莲池大师不仅是一位莲宗祖师,而且也是一位禅教律和华严的行者。他的儒释和合、禅净回归和《云栖共住规约》等思想,都对后世影响颇大。他不仅是明代五台山的一位高僧,而且也是明代四高僧之一。  相似文献   
448.
赵州吃茶记     
一、庭前柏子待何人? 来参真际观音院.何幸国师塔尚存。寂寂禅风千载后,庭前柏子待何人? 以上一诗,为净慧法师住持赵县柏林寺的感怀之作。柏林寺在唐代名观音院,从谂禅师长期行脚参学后。于八十岁左右定居于此,任方丈四十年,人称“赵州古佛”,寂后赠“真际大师”。赵州对前来求道者,不管是曾到还是新来,皆请人“吃茶去”。“赵州茶”,“云门饼”、“德州棒”、“临济喝”,自唐宋起就风靡丛林,几成为中国禅宗的象征。净慧法师1988年以《法音》  相似文献   
449.
心皓 《法音》2004,(1):24-30
中国佛教寺院制度的形成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至唐百丈怀海禅师立《百丈清规》而趋于成熟。佛教早期有东晋道安法师制定僧尼轨范,确立行香定座上经上讲之法,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时法,以及布萨差使悔过等法,可惜其文今已不传。隋时智者大师为天台教团制订了各种定制立法,这是现存最早的佛教寺院的轨仪制度,其文载录于《国清百录》。《国清百录》共四卷,初由沙门智寂纂集,书未成而逝,灌顶继续增撰。此书载录了天台教制和一些忏仪行法,以及智者大师与陈、隋两朝上层统治者来往的文书信件,还有不少碑文,这些都是研究天台宗的形成过程,以及早期天…  相似文献   
450.
王堃 《法音》2004,(5):11-17
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国以后,至隋唐而进入兴盛期,产生了中国化的八大宗派,一时宗派并立,繁花纷呈,气象万千。然而在历史浪潮的冲刷洗礼下,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等大都呈衰微态势。至明清以后,影响最大的宗派主要是禅宗和净土宗,尤其是净土宗,成为各宗的共同指归。在广大民众和非知识界,流传深广,影响最大,即使是王公贵族、文人雅士,也不乏皈依这一宗的善信大德。较之以往,明代的净土信仰有两大特点:一是兼修净土法门的名僧几乎都有关于净土信仰方面的著述。例如:梵琦有《西斋净土诗》数百首;庄广还有《净土资粮全集》;德宝有《莲邦诗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