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6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佛教的宗旨是众善奉行诸恶莫作,认为人的先天本性无分善恶,亲近善知识能形成善的心理,亲近恶知识会形成恶的心理。佛教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鼓励人们行善积德。佛教认为欲望是恶的根源,控制欲望,通过戒定慧、八正道等方式能达到善的心理状态。佛教关于善的先天本性的观点、善恶形成的思想以及善的自我修养方法符合心理学的有关规律。佛教的崇善理念及善的修养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价值准则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2.
义净大师所著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与《南海寄归内法传》详细记录了唐初赴西域、南海、印度等地五十余僧人的事迹,并附义净自述,对西域、南海等地僧团制度、戒律规定,由吐蕃经尼婆罗入印度的通道,由南海往印度的交通情况等,皆有记载。  相似文献   
173.
杨浩 《中国宗教》2020,(2):76-76
随着学术研究资料越来越多地被数字化,使得资料的搜集、整理等获得了全新的方式。新近出版的《太虚大师新出文献资料辑录·民国报刊编》一书可以看作是数字化带来的史料新发掘并且回归纸质媒体的一个重要成果。近年来的《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及《补编》的影印出版,使得佛教教内期刊的使用颇为便利。  相似文献   
174.
《大智度论》是相传为龙树所作、诠释《大品般若经》的著名大乘佛教论典,堪称《小品系般若经》及《大品系般若经》最早的及规模化的一部注疏著作,在大乘佛教思想史上也向来有百科全书的美誉。本文根据《大智度论》末卷阐释般若、方便二种菩萨道辩证关系的疏文,揭显此论在般若经诠释及大乘佛教教法思想建构方面的特殊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5.
徐梵澄先生以为道之理念,实则乃二原则而已,即人与自然,二原则合之便是这超上之道,也可以称之为天意,表之为世界进程中的合理性(康德)。老子之以正治国与孔子为政以德不异,一反一正,合之为事体之全。执今,乃为理在三时一贯中,且有得道者之承担。明大于智,是在说一精神经验的道理,即静则生明,此明是真理之明,需去私欲而得。本书以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结束,合宜,因其与卷首恒道无殊,实一善生理念的敷陈与流衍。  相似文献   
176.
孟子将善纳入人性论,通过明确人本原的自发的道德倾向,性善成了道德所以可能的基础。在性善观念中,善的含义就是道德善,它是人类共同体秩序和道德的表达,因此道德的含义就是人自然的道德倾向与人类共同善之间的统一。以向善的共同趋向为基础,人类的基本善就是一种实存的价值,公义也因此成为可能。基于此,建立一个善的人间秩序不仅是可欲的,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7.
施散“索德格”的意义定纪平众位朵斯提,色兰!《古兰经》云:"为主道而施舍财产的人,譬如[一个农夫,播下]一粒谷种,发出七穗,每穗结一百颗谷粒。真主加倍地报酬他所意欲的人,真主是宽大的,是全知的"(2:261)。这节经文鼓励人们施舍。我们作为穆民,就要...  相似文献   
178.
倪潇泽 《美与时代》2016,(10):124-125
由于有幸跟随我的导师胡建君老师参与到上海大学"上美?足迹"系列丛书编纂工作中,我非常荣幸地随导师采访了已故连环画大师顾炳鑫的儿子顾子易。从与先生的交流中了解到许多关于顾炳鑫的成长历程与求学经历,由衷感叹其对美术的热爱和始终坚持自学的毅力。  相似文献   
179.
释果也 《法音》2021,(11):9-15
十法界一切凡圣,无论苦乐,皆有正报、依报,此即佛教所说的依正二报。正报,指依过去善恶业因,而感得的五蕴果报体。依报,指与正报相应的处所之果报。圣人亦同样如此,声闻、缘觉、菩萨、佛,因修出世间善而得出世间正报与依报。如《华严经行愿品疏钞》云:依者,凡圣所依之国土,若净若秽;正者,凡圣能依之身,谓人天、男女、在家出家、外道诸神、菩萨及佛。  相似文献   
180.
"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观念。在阳明心学框架内,将其"良知"仅仅理解为知善知恶或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会使行为者的道德行为缺少合理动因。而以一种整体性的解读方式,将王阳明的"良知"理解为一个包含道德主体、道德规范和道德能力三个层面含义在内的整体观念,将使得"良知"观念能够为行为者的为善去恶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