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7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201篇
  399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343篇
  2011年   345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7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学前儿童对短时时距的区分及其认知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令儿童比较时距长短为手段进一步探查学前(5、6岁)儿童对短时时距的认知过程,挖掘幼儿的认知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学前5、6岁儿童已能区分只有几秒钟差异的短时时距;2)6岁儿童已能使用时间标尺测量时间,5岁儿童已有潜力把时间看成是可以计数的维量;3)两时距的时间差别大小是影响儿童认知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92.
中医学基本概念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3.
试论中国灾害医学的建立及其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4.
李虹   《心理科学进展》1993,11(3):22-26
自从美国心理学家戴维·普瑞迈克(David Premack)提出“奖励的原理”之后,另一些美国心理学家进一步研究了奖励的使用策略,认为影响奖励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奖励的发生时间;第二、奖励的频率和间隔;第三、奖励自身的价值,以及活动和结果的统一,不必要奖励的后果等,这些方面合称为奖励的策略。策略正确,就会收到良好的奖励效果。  相似文献   
995.
情绪调节灵活性是指个体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境需求灵活部署情绪调节策略的能力。本研究采用经验取样方法,通过拟合个体在日常生活事件(如,未通过考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COVID-19)中的策略使用剖面结构和情境负性程度与策略使用程度的共变关系测量个体的情绪调节灵活性水平,并探讨其对个体后续负性情绪(抑郁和焦虑)的影响。两个独立样本结果表明:单一策略使用偏好(如沉浸偏好和表达抑制偏好)的个体在负性生活事件中和疫情期间经历了更高水平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此外,当个体随情境负性程度提高使用更多分心策略,而随情境负性程度降低使用更多认知重评策略(意味较高的情绪调节灵活性),其抑郁和焦虑情绪水平更低。以上结果共同证实了情绪调节灵活性有利于减少个体的负性情绪体验。  相似文献   
996.
秦际明 《哲学动态》2023,(10):85-96
中国诠释学的建构源于现代中国学术思想中的意义焦虑,即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我们应如何看待中国经典中所展现的思想文化传统。余敦康、景海峰、李清良等学者认为可以借鉴西方诠释学的理论方法来建构中国诠释学,在现代学术语境中将中国经典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揭示出来,以便更好地发挥其中国文化的建构作用。洪汉鼎、傅永军等学者则力图借助西方诠释学使中国经典中的传统思想经过哲学化后进入普遍的世界哲学,融入其所理解的现代性。二者对哲学普遍性的理解存在根本差异。从20世纪所流行的现代化思潮转向比较视野下的文明论是中国当代学术界的重要趋势。中国诠释学的建构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但诠释学本身不是思想表达的主要理论形式。中国话语的当代建构有赖于对文明结构的深刻把握,而诠释的技艺是促成此项思想创造的有力工具。因此,无论是弘扬中国传统经典,还是将中国传统经典作现代性转换,事关思想本身,而非诠释学理论所能负载的使命。中国经典诠释如何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重思其普遍性的文明意义,是现代中国经典诠释学建构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997.
《世界宗教文化》2023,(2):188-188
张彤磊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12月213千字本书尝试在中印思维方式融摄的视域下,立足佛教中国化的大背景,以辩证思维为研究对象,以僧肇“中道思维”“即体即用”思维为切入点,从辩证思维方法论层面探讨僧肇对中国古代哲学辩证思维、大乘空宗般若学辩证思维的融汇与转换,阐释了僧肇佛学思想的特质,并一定程度揭示了佛教中国化的理论特点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998.
面对现实实事求是摆正位置--也谈"变亦变,不变亦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医学与哲学》2 0 0 0年第 4期转载的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蔡定芳的《变亦变 ,不变亦变》的文章 (以下简称为变文 ) ,旨在引起同仁们对中医的关注 ,广开思路 ,展开讨论 ,以促进中医学术的发展。但究竟如何认识中医 ,中医到底如何变 ,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此 ,笔者谈一点粗浅看法。辩证法告诉我们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变是绝对的 ,不变是相对的。“变亦变 ,不变亦变” ,这种认识应当是共识的。问题的焦点是如何认识中医的变与不变。当我们在思索这个问题的时候 ,让人想到现实的中医在变的问题上颇为混乱。仿佛给人一种感觉 :…  相似文献   
999.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或者说,马克思主义整个科学理论体系都是建立在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的。在迈向21世纪的前夕,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总结建国五十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的经验教训,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辩证关系,反思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的成功和挫折,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00.
代价问题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代价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代价是什么,其存在的合理性何在?怎么样的代价才是合理性的代价,才是符合人们价值取向的代价?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怎样才能形成合理的代价思维,如此等等。对于社会发展过程中提出的这些迫切问题,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具有无可回避的责任。笔者拟从哲学的本体论追问、价值观审视和方法论提升三个维度对价值问题作些思考,旨在廓清人们一些模糊的观念,增强人们在实践中的能动性和自由感,更好地评审自己的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