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303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7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吕嘉 《哲学动态》2008,(2):9-12
当代中国哲学的首要问题是现行学科制度问题.不合理的一、二级学科划分,一是导致当代中国哲学学科内部的学科壁垒,中、西、马"三足鼎立";二是将当代中国哲学的问题意识"格式化"为各个二级学科的问题意识,使当代中国哲学研究日益脱离社会的现实需要.改革现行哲学学科制度与"构建中国哲学"是当代中国哲学未来发展的必然.目前需要开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围绕如何构建当代中国人的意义世界并以其为精神归宿的问题,在当代中国哲学各学科间展开对话、讨论.  相似文献   
992.
每一时代、每一民族、每一国家都有属于自己时代、自己民族、自己国家的哲学,当代中国也应有属于自己的哲学,建构当代中国新哲学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因此,如何建构当代中国新哲学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一批学者集中力量探讨建构当代中国新哲学的方法,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较大影响的观点,试图为当代中国新哲学的建构提供某种指导性原则或某种路径.其实,就当代中国新哲学的建构而言,最需要的不是关于建构方法的讨论,而是关于建构的尝试,也即建构新哲学的实践.  相似文献   
993.
费多益 《哲学动态》2008,12(3):60-66
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开启了近代哲学之门,这一命题自被提出之日起就引发了众多的解读和争论.而从"自我"中寻找确定性的根源和生存的意义与价值,正是笛卡儿以来的现代主体性哲学努力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994.
梁展 《哲学动态》2008,(3):104-105
"东西方政治价值观深层沟通的可能性"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1月9~11日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跨文化研究所联合承办.  相似文献   
995.
林桂榛 《哲学动态》2008,4(4):71-74
"亲亲相隐"的是非问题是一个聚讼不已的古老话题.世纪初学界又出现一场关于"亲亲相隐"的集中讨论,围绕刘清平教授<美德还是腐败?>等文提出的儒家"亲亲相隐"主张与"腐败"之关系,<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复旦学报>等刊文近40篇.  相似文献   
996.
任晓明  潘沁 《哲学动态》2008,19(4):96-100
计算机科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的诞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1945年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的出现和存储程序模型的诞生引起人们了对自动计算广泛的学术兴趣.  相似文献   
997.
本文认为,北宋儒者力图从儒学经典中去探求一种大中至正之道,将之上升为最高的理性原则和文化精神,即所谓天道或天理,并以之来制约王权在世间所具有的至高无上地位,为经世济民提供理论指导,这是北宋儒学复兴的深层动因之一,北宋儒者主要通过阐发<周易>之理来实现儒学的复兴.他们希望通过对理想政治蓝图的描画来规正现实政治生活的发展道路,为此,他们对历史发展目标、社会历史的结构及其变迁、历史发展的动力与规律等历史哲学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从而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易学历史哲学思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北宋儒学的复兴得益于易学历史哲学诸问题的探究.  相似文献   
998.
王岩 《道德与文明》2008,1(1):32-33
政治哲学是对政治社会最深层本质和规律的提炼与把握,并从哲学世界观的高度为人们认识和反思政治社会的正当性提供价值评判标准和方法基础,是政治理论体系的最高发展.其基本的学理范畴则体现为对作为政治社会本质的最高层面的价值判断和意义的研究,体现为对现实政治社会正当性的理性批判与价值建构,并由此显现政治哲学的独特功效.  相似文献   
999.
The view of language is greatly changed from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to later modern philosophy and to postmodern philosophy. The linguistic question in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rationalism and empiricism,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Linguistic phenomena are not at the center of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in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The subject of consciousness is at the center of the philosophy, which makes language serve purely as an instrument for representing thoughts. Locke, Leibniz and Descartes consider language from a representationalist point of view. To them, language itself is idealized and represents thought as if it were thought representing itself. Like the structural linguist Saussure, the founders of phenomenology and analytical philosophy give much attention to the logical or static structure of language, and stick up for the representationalism of early modern philosophy. However, their successors refuse to accept this attitude, meaning the final collapse of representationalism. Translated by Cui Zengbao and Yang Dachun from Zhexue Yanjiu 哲学研究 (Philosophical Research), 2007, (8): 62–67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