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303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7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现成派以为良知"现成"即"在",从形上理路以观,潜隐着以良知为一超验纵摄之物,惟通过觅、悟、守得此隐蔽的道德本体根基,这其中涉及工夫论形态与形上形态的逻辑关联.心学语境中的"意"有理想、纯粹的意志,与现实、经验意念的范畴区分:纯粹、理想的意志发自心体、性体、知体的道德本体,心统摄性情、思志,具有统合理与情、思与志,做出...  相似文献   
142.
牟成文 《哲学研究》2021,(11):24-32
马克思制度哲学至今仍处于遮蔽中的状况必然影响我们对马克思理论的整体性理解。事实上,马克思制度哲学有其自身的发展理路和内在逻辑:马克思法哲学为马克思制度哲学提供阐释定向,科学社会主义为马克思制度哲学提供基本图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马克思法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出发来把握马克思制度哲学的整体脉络。马克思在确立制度哲学的过程中紧紧抓住"绝大多数人"这一关键,其基本要旨就在于要在未来新型国家制度的建构中充分展现"绝大多数人的意志"并实现人的根本解放。这就决定了马克思制度哲学之最突出的理论特质就是"人民性"。  相似文献   
143.
144.
浅论生命伦理学理论的哲学之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命伦理学的理论不能只看成是简单的两三条伦理原则或某个道德标准 ,而是经常需要道德哲学、生命哲学为其提供理论的支撑和方法论的指导。当前 ,许多令人困惑的生命伦理问题也只有从道德、生命的深层去分析、思考 ,才有可能获得较可靠的答案.  相似文献   
145.
大学生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钟毅平  谭千保  张英 《心理科学》2003,26(3):542-542,544
1 问题的提出N.w.海姆斯特拉和L.H.麦克法林早在1978年指出“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物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D.V.坎特尔和K.H.克赖克曾在1981年撰文指出环境心理学要探讨和分析人的体验和活动与有关的社会物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他们主要探讨了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并指出人的意识、行为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换而言之,人的环  相似文献   
146.
杨国荣 《学海》2003,(4):26-32
哲学究竟是什么 ?在追问存在的同时 ,哲学总是难以回避这一元哲学意义上的问题。以智慧的追求和探索为指向 ,哲学之思奠基于知和行的过程 ,展开于世界之“在”和人自身存在的内在统一 ,并具体化为对“性与天道”的绵绵沉思。作为对世界总体上的把握 ,哲学试图达到的 ,是真实、具体的存在。在“是什么”、“意味着什么”、“应当成为什么”等追问中 ,哲学从类和个体的层面 ,不断地引导人们走向真、善、美的统一和自由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7.
本文试图对《易传》中的语言哲学思想,以及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的语育哲学思想进行初步分析,对先秦哲学中的语言哲学所关涉到的问题作一点探索性的研究,看先秦部分思想家考察了汉语言的哪些方面的特征,为我们反思现代汉语与现代中国哲学的关系提供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8.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善的观念》是伽达默尔继《真理与方法》之后的第二部 杰作。它通过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善”观念的分析,着重阐释了柏拉图在这个问题上 的前后关联以及与亚里士多德的一致性,强调二人即便有差异,也不是根本性的,他们一起 构成了西方实践哲学传统的伟大开端。伽达默尔这一解释立足于一个新的起点,那就是超越 当代德国的新康德派、耶格尔派的立场,包括海德格尔的挑战,同时也是在更高层次上回到 黑格尔之前的西方传统。它以柏拉图的《斐莱布篇》为重心,上挂下联,揭示了善本身以及 以它为中心的实践哲学与本体论的统一。伽达默尔解释学对普遍性的追求最终在古代实践哲 学中 找到了根据,同时它也反映出当代西方解释学的伦理学转型所依靠的重要资源。这部著作的 完成,使得伽达默尔“解释学就是实践哲学”的著名论断真正落到了实处,解释学的普遍性 得到了彻底的实现,在这里存在哲学与实践哲学、哲学解释学与哲学伦理学达到了统一。  相似文献   
149.
经典诠释与体系建构--中国哲学诠释传统的成熟与特点刍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与哲学诠释的传统有密切关系,王弼和郭象代表了中国古代哲学诠释传统的成熟时期,自此以后,以较完整的经典注释的方式阐发思想家的哲学体系就成了中国哲学发展的主流,朱熹、王夫之是古代哲学诠释传统的高峰,牟宗三则是这一传统的现代代表.本文认为,西方诠释学从原则上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体系重构提供了很好的解释和论证,但西方诠释学理论并不能充分解释中国哲学的诠释传统,中国的哲学诠释传统的典型形式是以经典诠释的方式进行哲学体系的建构或重构,打破了西方诠释学理论所说的"诠释的循环",从而构成了对西方诠释学的一种挑战,回答这种挑战就可以丰富和发展诠释学理论,并有可能创造出一种新的适合于理解和说明中国哲学传统的诠释学.  相似文献   
150.
儒家的"万物一体"的思想,以天道自然、宇宙一体、一体归仁、生命感通、生生和谐与天下大同为其基本内容,以其内在心性的感通性、类推性、扩充性作为其证成为"一体之仁"的思维方式.它不仅代表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也为笔者所着力建构的现代共生哲学理论,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笔者倡导的的共生哲学的实质,就是藉以阐明大道或存有是如何在宇宙及其现实世界中彼此共同相处与和谐共进的.因此从共生哲学的意义来看,儒家"万物一体"的思想,在道德形上学的层面上,含蕴着现代共生哲学的基本内涵,它的现代价值就在于,它为人类走出当下的天-人、人-自然、人-我和人-人的对立与两橛,提供了无尽的传统智慧与现代明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