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31篇
  5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该文运用任务分离法和Remember/Know程序,分别以图形和汉词为材料,研究集中注意和重度分散注意条件下内隐记忆和熟悉性的关系,以揭示外显记忆中熟悉性的属性,结果发现:(1)知觉性内隐记忆在集巾注意和蕈度分散注意下差异不显著,再认中的熟悉性在这两种注意水平下差异显著;(2)概念性内隐记忆、线索回忆中的熟悉性在两种注意水平下差异均显著.据此熟悉性和知觉性内隐记忆相分离,与概念性内隐记忆未出现分离,从而可以推测外显记忆中的熟悉性主要受语义流畅性加工调节.  相似文献   
182.
采用眼动实验方法,研究大学生词的获得年龄、熟悉度、具体性和词频四个变量在句子阅读中所产生的字词识别效应,以及效应作用的时间进程。对这四个变量与词阅读的首次注视时间、单一注视时间、凝视时间、总注视时间进行多元重复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词频和熟悉度在词识别过程的所有方面都具有重要性,获得年龄对词识别的早期加工过程敏感,具体性对各个阶段的词识别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3.
关于儿童如何理解假装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幼儿能够从心理角度理解假装。另一种观点认为,幼儿只能从假装行为角度理解假装。本研究通过自制录像,考查了3~5岁幼儿对假装游戏中意图和行为作用的理解。实验中,给幼儿呈现3种不同类型的录像情境:有意图-有行为、有意图-无行为和无意图-有行为,要求幼儿回答录像中的主人公是否在假装。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在录像中主人公明确表达其假装意图的情境下,幼儿能够从心理层面理解假装,并且3~4岁幼儿存在一个快速发展期;同时,假装实体的熟悉度可能影响幼儿对假装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4.
杨萌  王剑桥  夏裕祁  杨帆  张学民 《心理科学》2011,34(5):1056-1061
摘要:采用3D模拟驾驶情景结合眼动技术探讨音乐节奏和歌词语言熟悉程度对驾驶行为和眼动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驾驶经验对驾驶行为及眼动影响显著,新手与老手相比速度更慢、错误数更多;(2)音乐节奏对驾驶速度、眼跳和垂直搜索广度影响显著,快节奏与慢节奏相比,驾驶速度更快、平均眼跳距离更短、垂直搜索广度更短;(3)歌词语言熟悉程度对驾驶速度、错误数和平均注视时间影响显著,熟悉语言与陌生语言相比,驾驶速度更慢、错误数更多、平均注视时间新手更长,老手无影响。(4)节奏与语言共同影响驾驶过程中的水平搜索广度,陌生语言时快节奏的水平搜索广度高于慢节奏,熟悉语言时快节奏的水平搜索广度低于慢节奏。通过本实验,建议驾驶员在选择音乐时选择陌生语言歌词的音乐,音乐节奏则可视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85.
艺人的高度     
黎明的第一束阳光出来了,透过车窗向外面看去,远方是一座晚清时代十分繁华的小镇。坐在我身边的是一位擅长画虎的画家,这次与他结伴,就是想去眼前的那座小镇,看望一位熟悉的艺人。我们日夜兼程,期望在雄鸡鸣叫前抵达那座小镇,走过一排未开门的商户,然后去那个熟悉小巷子的那间古典小屋——老艺  相似文献   
186.
程瑞  卢克龙郝宁 《心理科学》2021,44(6):1336-1345
个体的恶意创造力主要体现在伤害、欺骗与捉弄他人三方面。本研究旨在考察愤怒情绪对上述三类恶意创造力表现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设计了愤怒、恐惧和中性三种情绪诱发条件(后两者分别作为愤怒情绪的消极和中性情绪对照),以考察不同情绪状态下个体在三类恶意创造力表现上的差异。结果发现,对于伤害和欺骗他人,愤怒情绪诱发组在观点流畅性、新颖性和伤害性上均高于中性情绪诱发组;而对于捉弄他人,愤怒情绪诱发组仅在观点流畅性和新颖性上高于中性情绪诱发组。内隐攻击性中介了愤怒情绪对三类恶意创造力表现的影响,而情绪唤醒度仅中介了愤怒情绪对伤害他人恶意创造力表现的影响。上述结果表明,内隐攻击性是愤怒情绪促进不同类型恶意创造力的通用路径,而情绪唤醒度是愤怒情绪促进伤害他人恶意创造力的特异路径。  相似文献   
187.
桑标  邓欣媚 《心理科学》2014,37(3):601-609
旨在探究增强调节和减弱调节调节效应量的年龄差异。通过两个实验系统考察青少年和成人对不同情绪刺激使用不同调节策略时,调节效应的差异。实验一采用“情绪反应性—调节图片任务(REAR-I Task)”考察了35名青少年和35名成人情绪调节的效应量。实验二进一步对情绪图片的唤醒度进行分组(高唤醒/低唤醒),考察了59名青少年和59名成人情绪调节的效应量。结果验证了研究假设:整体而言,对不同效价和唤醒度情绪刺激采用增强调节或减弱调节时,成人的调节效应量均大于青少年,对正性情绪的减弱调节方面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8.
大学生称呼语选择维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积家  陈俊 《心理科学》2003,26(3):540-541
1 引言在言语交往中,称呼是讲话者传达给听者的第一个重要信息。它反映了交谈双方的角色身份和社会地位,同时表达了说话者对听者的情感态度。恰当的称呼是顺利进行交往的条件。20世纪70年代以来,称呼语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S.M.Ervin-Tripp曾概括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称呼语的研究概况。Braum等出版了《称呼语》,描写了英、德、法、俄等语言里称呼语的使用情况。在我国,祝畹瑾对汉语称呼语  相似文献   
189.
新年寄语     
《思维与智慧》2003,(1):1-1
光阴荏苒,2002年悄然逝去;节日轮回,2003年元旦如期而至。当此新旧交替之际,我社全体员工向亲爱的读者、作者及各界朋友道一声:新年好。过去的一年,是《思维与智慧》快速成长的一年,发行量大幅攀升,较之去年增长1倍,并先后荣获河北省优秀期刊奖和华北地区优秀期刊奖。短短一年之间,何以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读者来信中的片言只语,或许可以揭示其中的奥妙。有读者说,浏览琳琅满目的报刊亭,《思维与智慧》的封面极具吸引力,画面清新淡雅,雅俗共赏。也有读者称赞封二的“漫画之页”妙趣横生,极富哲理,是为“新亮点”…  相似文献   
190.
各种分类标准在儿童分类中的竞争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李文馥  樊艾梅 《心理学报》1994,27(4):362-369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考查类概念,颜色、形状和主题关系四种主要分类标准在儿童分类操作中的竞争力;并衡量各分类标准被选择的次序和差别度。被试是4-8岁儿童150名。选取儿童熟悉的7个类概念。采用概念同定匹配和配对法。结果表明:在5岁以后类概念呈快速发展,8岁达基本掌握水平;四种分类标准中感知因素竞争力最弱,主题关系在5岁居高峰;各种分类标准强弱的等第次序自6岁后稳定一致;分类标准的差别度随年龄增长而加大,6-7岁是差别度变化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