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梦想的力量     
有一天,世界最著名的饭店大王唐纳德·希尔顿的儿子尼克和巴伦问道:“爸爸,你白手起家,从一个不名一文的退伍老兵,经过许多年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奋斗,创建了高耸入云的旗帜飘扬在世界各地的希尔顿企业帝国,拥有数亿万元的资产。你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到底靠的是什么呢?”希尔顿笑着说:“我从小就从自己的父母那里得到了两件终生受益无穷的法宝,那就是,工作和祷告。我的父亲是个工作狂,他总是告诫我,一个男人,只有不断地工作,才能获得丰厚的报酬。而我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一遇到困难,她就会告诉我,去祷告吧,万能的…  相似文献   
132.
我们常听人说:“有理走遍天下。”其实,“有理”与“无理”仅是一步之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常常喜欢“得理不让人”,批评人穷追不舍,总是气势汹汹地予以指责,这样做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也让有理变成无理。成功的人生,也应讲究批评的艺术。  相似文献   
133.
澳大利亚作家安德鲁·马修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需要“晴天霹雳”。对于世世代代祈祷“平安是福”的中国人来说,这简直是一个悖论。众所周知,晴天霹雳是比喻突然发生令人震惊的事情,或意想不到的灾祸。难道人生需要突如其来的灾祸袭击么?  相似文献   
134.
身为现代人,我们的心情就像高速公路上来往的车辆一样瞬息万变,邻居的一次相助、孩子的一个亲吻、丈夫的一声赞美、父母的一次呵护,都可以把心情熨贴得如五月的春阳。而偶染小疾、塞车阻路、等人盼信、变形的羊毛衫、掺假的护发素甚至擦肩而过的一句戏言,都可以使心情像船浆打水,一下子坏到底。  相似文献   
135.
2003年1月14日凌晨5时,道教圣地武当山玄门派第24代弟子,时年118岁的坤道(道姑)李诚玉在玉虚宫坐(羽)化。据资料显示,李诚玉是武当山有记载的长寿道人之一,是建国后第一个坐(羽)化而逝的道人。18日,湖北省丹江口市武当山道教协会按照道教习俗,将李诚玉安葬在紫霄宫道人墓地。一、一生坎坷修得百年道1月29日下午,笔者在玉虚宫见到刚从紫霄宫为李诚玉圆坟归来的黄天才。据现年81岁的黄老先生介绍,李诚玉是她姨妈,同他一个属相,属狗,比她大三轮。黄老先生的母亲是中年得子,36岁时,夫妻双亡,当时他只有1岁多,是姨妈李诚玉将他抚养成人。李诚玉于…  相似文献   
136.
日出扶桑积雪高,海空天净绝纤毫。每看剑气冲银汉,知是吹笙咏碧桃。这首诗出自元代文豪虞集笔下,题写在白玉蟾画像上。诗的前两句,借景拟人,单从字面上看,似乎是在不动声色地写景,若透过字面去咏味诗的意蕴,却是在绘声绘色地写入,也就是描摹画像主人白玉蟾的精神人格。“扶桑”是传说中的东方神树。传说中,太阳每天都像初生的婴儿,在扶桑的覆护下升起,“日出扶桑”就是旭日初升时的景象———当一轮红日从辽远的扶桑下冉冉升起之时,就像一盏无幽不烛的明灯,用光明撕开黑夜的混沌。晨曦照亮了天,照亮了地。大地上,一片皑皑白雪,在晨曦的辉映…  相似文献   
137.
上主的杰作     
“在这个世界上,你必须成为你希望看到的改变。”——甘地 很久很久以前,人类都还都赤着双脚走路。有一位国王到某个偏远的乡间旅行,因为路面崎岖不平,有很多碎石头,刺得他的脚板又痛又麻。回到王宫后,他下了一道命令,要将国内的所有道路都铺上一层牛皮。他认为这样做,不只是为自己,还可造福他的人民,让大家走路时都不再象他一样受刺痛之苦。  相似文献   
138.
当人们仰望巍峨雄伟的高山、森林,俯瞰气热磅礴的大海、湖泊,放眼深邃无边的苍穹、星空,面对广袤无垠的大地和沙漠,都会被那壮丽、空旷、浩瀚的气势所震撼,都会感到有一种异样的威压,更觉得自己十分的渺小,如沧海之一粟,兀自生出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和  相似文献   
139.
袁家跃 《法音》2004,(4):40-42
我想写《刘国才居士与鼓山寺》一文的心愿久矣,但由于平日事务琐屑,又疏于笔墨,一直没有摆上案头。然国才居士绿化荒山、奉献于佛教事业的精神又时常提醒着我,弘扬主旋律,倡导奉献精神,这是笔者的责任,于是便毅然提起了笔。一我认识刘国才居士是在1990年初夏。当时我在安徽省民族宗教局工作,陪同程明波副处长前往和县做基督教情况的调研。回到巢城,时任巢湖行署宗教局局长的杨承志同志劝我们去鼓山寺看看,就这样我们来到了鼓山。鼓山位于巢湖之东,与旗山隔合芜路相望,依山形而论,可谓“旗鼓相当”。但两山都是荒秃秃的,虽然那是一个草长莺飞…  相似文献   
140.
与上帝和好     
杨威 《天风》2004,(8):21-21
《礼记·檀弓下》记载这样一件事:有一次齐国闹饥荒,富人黔敖在路上施舍食物。他看见一个穿得破破烂烂,饿得快要发昏的人蹒跚着走过来,就端起饭和水轻蔑地喊着说:“嗟,来食”(喂,来吃!),那人抬起头看看他说:“我就是因为不吃你这样施舍的饭才会到现在这样的。” 故事没有结局,但我们可以猜想:路人有很大的可能是死了。为什么会饿死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