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中国宗教》2014,(11):4-5
11月13日,"2014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宝华寺的须弥讲堂拉开帷幕。在为期3天的讲经交流中,来自全国各地的39位法师围绕"清净·和谐"的主题,宣讲了11部佛教经典。  相似文献   
152.
伊斯兰教中道的理念不仅体现在信仰的层面上,也贯穿于具体实践中,无论世俗生活还是宗教生活,都要坚守中正,谨防极端。中道思想尤其强调诸如“天启”与理性、精神与物质、前定与自由、今世与后世、人文与科学、个人与集体、家庭与社会、传统与现代、权利与义务等之间的中正平衡,不偏不倚。为此,云南省在伊斯兰教解经工作中不断强化中道思想。  相似文献   
153.
医者不可不慈仁,病者不可猜鄙——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患和谐是医学的本质要求。目前医患关系紧张是在市场经济和高科技背景下,价值选择和制度安排失当造成的。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资源,同时适应时代要求,在价值选择和制度安排上促进医患和谐。  相似文献   
154.
肿瘤治疗:以人为本,从"过度"到"和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肿瘤的综合治疗,以往过分注重疾病本身,强调彻底杀灭肿瘤的根治性疗法,必然会导致过度治疗.随着对肿瘤演变过程了解程度的提高和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肿瘤是一种慢性病"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共识.对肿瘤细胞的镇压是必要的,但一定要适可而止,要让健康的细胞、组织、器官修养生息,实现机体与肿瘤的"和平共处",达到长期带瘤生存.  相似文献   
155.
和谐,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念。中国历史上儒释道三教的并立、相融和共存,丰富了和谐精神的内涵。和谐精神施于人和自然,就是天人合一,表现为宇宙秩序的和谐;用于社会,就是仁民爱物、内圣外王,表现为社会秩序的和谐;用于个体的修身养性,就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表现为自我身心的和谐;用于国族之间,就是协和万邦,讲信修睦,表现为国族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6.
从内涵方面说,儒家和谐观注重不同因素之间良性的交互感通,相互配合,相互作用,从而使事物整体健康的发展变化;从价值基础说,儒家和谐思想立足于生命的体认与感通,认为人要通过对自我生命本质的体认,感通了悟天地万物、社会人生的生命本质,使个体生命积极的融入到群体生命、宇宙生命之中,展开的基本思路是由己及人,由内到外,从修养自身和谐做起,再推衍到人与人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天地的和谐;从现代价值来说,源远流长的儒家和谐思想对当今世界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7.
方立天 《法音》2007,(4):3-5
问题的提出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主题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这个主题的设定很有创意,笔者体会它至少包含三方面的意义:一是凸显出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性,二是强调和谐世界要从个人做起,三是个人要从正心开始。这个主题不仅体现了佛教重视“心”的功  相似文献   
158.
宗教既然作为社会文化的典型构成,宗教的融合就成了社会和谐一个重要部分。古代中国佛、道、儒三家长期和平共处,甚至产生一体化的倾向,并带动了其它文化因子的共同融合。这种特殊的宗教现象既然作为一种现实的客观存在,则必有它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9.
学诚 《法音》2007,(8):5-8
众所周知,季羡林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散文家。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及文化交流史、吐火罗文译释、敦煌学、比较  相似文献   
160.
早春三月,初露新容。肩负着责任和重托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齐聚首都,参加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共议国是,胜利完成各项预定议程。我们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热烈祝贺两会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