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听力正常人与聋人短时记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乃怡 《心理学报》1993,26(1):11-18
以视觉系列呈现,自由回忆的方法比较了听力正常人与聋人对分别被强化的厂类相似性汉语字表的短时记忆获得量。从总的平均获得量来看,两组结果没有显著差异,而从每一编码维量在短时记忆的加工过程中的作用来看,两组被试都显示出了形、义两维编码维量的作用最强,而音码的作用相对比较弱。两组被试也都显示出了明显的系列位置效应,但聋人组的次级记忆容量明显地低于听力正常组,而初级记忆容量两组没有显著差异。并对可能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2.
对汉字认知与大脑两半球关系研究的一些回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定国  郭可教 《心理科学》1993,16(6):363-368
汉字可以说是世界上现存唯一的表意文字,其历史之悠久和使用人口之众多也是绝无仅有的,关于汉字的特点有关文献已有相当详细的介绍,我们这里不加多述。毋庸置疑,言语是大脑的机能,而有关言语和大脑两半球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对使用拼音文字的欧美人进行的,因而神经语言学上许多著名的论断也是基于这一前提的。对欧美人进行的研究结论较为一致:大脑左半球是言语优势半球,左半球具有文字处理能力;而右半球则在空间、图形知觉上占优。对于汉字认知的脑机制,争论颇为激烈,有的认为中国人对汉  相似文献   
143.
通过4个实验考察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理解中的映射机制和特征。实验1采用空间Stroop范式,发现被试判断完道德词后,对判断随后呈现在屏幕上方或下方字母的反应时的差异不显著,没有发现词汇类型对空间位置的影响。实验2采用有意识迫选法,要求被试出声读出屏幕中央的道德词后,对屏幕上方或下方的希腊语非词进行二择一迫选,发现被试读出道德词后倾向于选择屏幕上方的非词,读出不道德词后倾向于选择屏幕下方的非词。实验3仍采用Stroop范式,发现被试做出空间"上"的判断后,对随后道德词的词义判断反应时显著快于不道德词,做出空间"下"的判断后,对不道德词的反应时显著快于道德词。实验4探讨空间位置是否会对判断人物的道德性产生影响,结果发现被试倾向于认为屏幕上方的人物是道德的,而屏幕下方的人物是不道德的。4个实验的结果表明,在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理解中,映射的方式是灵活的、双向的,既可以由始源域向目标域映射,也可以由目标域向始源域映射,但两个方向上的映射力量是不平衡的。  相似文献   
144.
佛教的和谐观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舜 《法音》2006,(4):12-14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召开前夕,论坛组委会以“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为主题,以佛教的团结合作、佛教的社会责任及佛教的和平使命为选题,举行了有奖征文活动。海内外社会各界人士投稿踊跃,论坛组委会共收到应征文章397篇,从中评选出“莲花奖”6篇、“精进奖”20篇、“法缘奖”20篇。由于篇幅有限,本期只能从获奖征文中选登一小部分,尚有许多优秀文章未能刊出,读者可自行到相关网站查看。  相似文献   
145.
刘勇 《中国宗教》2020,(3):72-73
道教音乐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传承久远、旋律古雅,体现了宗教与艺术的有机结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新的时期,积极开展道教音乐的"活态传承",让道教音乐走上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路径,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6.
作为语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探究语义认知发展机制及其神经机理对揭示人类语言发展、认知机制有着重要意义。以语义认知能力的习得、发展、老化认知机制为主线, 在系统阐释词汇-语义系统的习得、语义认知能力和策略发展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了语义认知老化的认知机制及其神经机理。最后, 围绕儿童和成人的语义认知差异、句法和语义认知老化的差异、语义认知老化的影响因素等问题上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7.
段世磊 《哲学动态》2022,(10):77-86
和辻哲郎关于“事”的哲学思考,既有西田几多郎思想的影响,亦有以西田思想为媒介对海德格尔现象学的解释学批判性接受过程。具言之,和辻关于“物-事”关系的思考,起初只有作为“事”之“事”性的“行”,即只有“事”的一极。在受到海德格尔用具理论影响后,和辻尝试恢复之前被“事”所压抑的“物”,创造出“物”与“事”的两极构造。最后,“空”作为一切现实性的主体性根源,通过否定的辩证运动使“主体”再生,“物-事”的两极构造被转化为“物-事-者”的三极构造。总之,和辻通过借用海德格尔现象学的解释学方法,打破了实体性的自我同一的“物”的基始性,确立了“事”之“空”性,构建了有别于海德格尔“此在”伦理的关系伦理。  相似文献   
148.
方红庆 《哲学动态》2022,(11):117-126
强实用主义是当前可能最具革命性的合理性理论,试图彻底颠覆主流的证据主义的合理性理论。强实用主义者认为,只有实践考量才是信念的规范理由,而证据只是获取信念的手段或能使条件。然而,他们不仅错估了证据的作用,而且抹煞了信念与行动、理论合理性与实践合理性的差异,最终导致一种空洞的合理性理论。与之相对,胜任力和审议模型能够更好地为信念合理性奠基:一方面,作为我们与世界的桥梁,“胜任力”恰当地反映了信念的机制性或世界面向,从而瓦解了实用主义的根基;另一方面,该模型亦通过“审议”概念恰当地反映了信念的能动性或心灵面向,从而保留了证据主义的合理要素。  相似文献   
149.
一从反思和批判中发现问题 哲学是智慧之学,是带着深沉反思和厚重智慧在薄暮降临的黄昏时分悄然起飞的"密纳瓦的猫头鹰".  相似文献   
150.
本刊讯(房赢报道):基督教全国两会于2011年12月6日至8日,主办以“中国神学教育中的高等教育理念”为主题的神学教育交流研讨会。来自海内外7位专家学者和同工主讲,全国21所神学院校的院长、教务长近40位同工参加研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