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3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85篇
  378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278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367篇
  2011年   326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82篇
  2008年   310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作者将《纯粹理性批判》视为康德哲学的“哲学全书”,认为它不仅是对“我能够知道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而且也是对理性关切的另外两个问题,即“我应该做什么?”与“我可以希望什么?”问题的回答;同时,康德对于“知识”与“希望”的探讨最终都是为道德服务的。康德通过先天综合不但解决了自然科学如何可能的问题,而且一举解决了道德及其基础———自由如何可能的问题,从而使哲学不但具有了超越时代与文化的自明的有效性,而且也展示出其道德———实践的优先性,这使得《纯粹理性批判》成为了自然科学时代具有“世界公民”性质的实践哲学。  相似文献   
92.
证严 《法音》2006,(5):39-40,41-42
首先感恩中国佛教协会及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举办此次世界佛教论坛,广邀诸山长老、佛教界鸿学大儒,共聚一堂,为佛教在当今世界之贡献及责任做精辟深入的阐释。证严有幸受邀发表论文,未曾敢言对当代佛教之期许,只为略书管见,以慈济志业实践之理念为题,尚祈对当代佛教之发展及思惟有所裨益。如来遗教即大乘法根据《长阿含经》记载,佛陀将入涅槃前,仍谆谆教诲弟子“我成佛来所说经戒法,即是汝护,为汝等恃”。世尊虽然灭度,但他的法身、他的教法是我们后世得以奉行不悖的修行依恃。虽然教法历时两千余年,辗转相传至中国、日本及其它世界各…  相似文献   
93.
中国宗教界和平文告──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8月14日,中国宗教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丁光训主教主持座谈会,全国政...  相似文献   
94.
斯坎伦在其著作《我们彼此负有什么义务》中提出了"推卸责任的解释",对事物具有的自然属性、有价值的属性以及我们对事物采取某种行为的理由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新的解释。根据这个解释,价值不能为我们提供行动的理由,理由是由事物的其他低阶属性提供的。这一观点受到了"双重条件"、"取消主义"、"错误理由"的三重挑战。  相似文献   
95.
In our times, philosophy has been suffering from a spiritual crisis that takes the forms of the crisis of culture, the crisis of meaning, and the crisis of way of life. As the soul of culture, philosophy should contribute valuable responses to the problems of our times. Thus understood, this paper intends to analyze the concept of crisis in a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The concept of crisis is concerned with the philosophical themes of time and death, and the crises of our times are primarily the crises of life-meaning and the life-world. Drawing sources from Husserl and other phenomenologists, as well as experiences from Chinese culture, I argue that a philosophy of crisis should find its point of departure from the crisis of philosophy.  相似文献   
96.
经过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第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顺利完成各项议程,即将落下帷幕。在不到3天的时间里,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僧大德,在传灯法会中共沾法喜,在全体会议中共商大业,在慈善论坛中分享经验。通过交流和互动,各国佛教组织和佛弟子形成了重要共识,增进了佛缘法谊。本次大会探讨了佛教的慈善理念和当代价值,交流了开展佛教慈善活动的经验体会,体现了佛教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97.
"三纲"的内容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传统儒家道德体系的"总纲",自产生之日起就受到人们的误解和批评。一些人认为,"三纲"体现的是统治与被统治、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这是一种误读。其实,"三纲"体现了儒家"仁义"和"仁爱"的伦理精神,目的是为了协调社会秩序,其本质内涵是从整体利益出发,体现小我服从大我、个体服从全体、部分服从整体的"抽象理想"的道德原则和伦理秩序。因此,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实践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视野下,应该抛开片面的、单一的思维模式,全面地审视"三纲",从中汲取合理的价值资源,这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98.
习五一 《科学与无神论》2015,(2):F0002-F0002
【英】伦纳德·蒙洛迪诺、【美】迪帕克·乔普拉:《世界之战:科学与灵性如何决定未来》,梁海英翻译为中文,由中信出版社2012年出版。该书是一部辩论文集,被誉当今国际学术领域中关于“科学与灵性学关系中最重要、最有意义的著作之一”。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家伦纳德·蒙洛迪诺和西北大学助理教授迪帕克·乔普拉展开辩论。  相似文献   
99.
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观发轫于对现实生态问题的回应和对传统生态理论的反思。它的主要内容有:为了共同福祉,肯定人与自然的整体价值,人对自然负有道德义务;有机的生态思维,关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注阶级问题,呼吁解决阶级不平等问题,促使优势阶级担负解决生态问题的责任;长远的整体视野,着眼人与自然的发展走向。它的价值在于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建立生命共同体,为破解当前生态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新的生态的道德伦理范式。  相似文献   
100.
在《道德底形上学之基础》第三章中,为了实践目的,康德提出感性世界与理知世界的区分。根据《道德底形上学之基础》(以下简称GMS),感性世界和理知世界既可以是两个世界,也可以是人看待自身的两种方式。康德的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都对感性世界和理知世界做出区分。在理论哲学中,除了解决二律背反外,这一区分最重要的作用是为实践哲学腾出位置。通过感性世界和理知世界的区分,康德解决了道德律与自由之间的循环论证问题,并通过这一区分试图论证道德律作为先天综合命题的可能性。尽管最终康德断言我们对理知世界一无所知,因而也对自由一无所知,所以道德律作为一项令式的可理解性仍然是一个问题,但至少在消极的意义上遏制了道德虚无主义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