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佛祖言语     
问曰:今说尸罗波罗蜜当以成佛何,以故乃赞天福?答曰:佛言三事必得报果不虚:布施得大富,持戒生好处,修订得解脱。  相似文献   
102.
《天风》2011,(2):68-68
<正>今天在中国各地教会普遍采用的圣经,于1919年出版,被称为"和合本"。随着语言的发展,对"和合本"进行适当修订成为必要。"和合本修订版"的修订工作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2006年,"和合本修订版"的  相似文献   
103.
《法音》2011,(8)
佛法赖僧传。但自明清以降,僧团的戒律问题就备受社会人士责难;近代以来,滥收徒、滥传戒、滥赶经忏、滥挂单,更是成为严重损害僧团形象、影响佛教健康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对此,以太虚大师为代  相似文献   
104.
《中国宗教》2022,(1):94-94
僧制,亦称"清规""僧禁",佛教僧团制度。印度僧尼以戒律为生活规范。中国僧团除戒律外,还制定其他若干约束僧尼言行的僧制或清规。据《高僧传》卷五,东晋道安首次制定的规式有:行香定座讲经上讲之法、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时法、布萨差使悔过法等。  相似文献   
105.
各位高僧大德、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嘉宾朋友:今天高朋满座,胜友如云。我们在烟花三月、春光如画的江南古城无锡迎来世界各地的虔诚佛子和专  相似文献   
106.
《马太福音》10章16节下半节,《和合本》译为:“所以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这节经文的希腊原文是“γ(ι)νεσθε ο(υ) φρ(ο)νιμοι (ω)ζ ο(ι) (ο)φειζ κα(ι) (α)κ(ε)ραιοι (ω)ζ α(ι) περιστεφα(ι)”.其中主要的字词“灵巧φρ(ο)νιμοι”的原型是“φρóνιμοζ”,“驯良àκ(ε)ραιοι”的原型是“àκ(ε)ραιοζ”. 在汉语词典中,对“灵巧”的解释是:灵活巧妙,在手的使用或身体的其他活动方面显得灵活、熟练或机敏;对“驯良”的解释是:和顺善良.从汉语词典的解释来看,这两个词的意思远未能表达出希腊原文φρ(ο)νιμοζ和àκ(ε)ραι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7.
释本性 《法音》2021,(4):5-9
2021年2月9日,新年伊始,国家宗教事务局公布第15号令,即《宗教教职人员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将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佛教讲究大事因缘,一事一物的产生出现,必是众缘和合。《宗教教职人员管理办法》的公布与施行也是一样,有其理论因缘、历史因缘、现实因缘,是党和政府的宗教理论政策的具体彰显,是中国历史上宗教事务管理经验的总结性借鉴,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现实宗教问题的针对性解决。  相似文献   
108.
【本刊讯】2013年11月26日,上海市伊协与上海市基督教“两会”联合举办以“和合共兴”为主题的对话交流会,双方约90名代表参加交流会。上海市民宗委主任赵卫星、上海市伊协会长金宏伟、上海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沈学彬主席等出席。参加此次交流会的还有来自上海社科院、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的知名学者。对话交流会由金宏伟会长主持,沈学彬主席作了总结发言,赵卫星主任在讲话中刘宗教间开展这样的对话交流活动表示肯定并提出了希望。  相似文献   
109.
历史上,佛陀造像出现之前,很早就有佛教僧团供奉佛舍利的传统。在我们熟悉的佛教寺院建筑出现之前,很早就有保存佛舍利的佛塔出现。本届论坛举行的佛顶骨舍利供奉与瞻礼仪式,使我  相似文献   
110.
佛教说“人身难得”,一个人来到世间,是多少因缘和合的结果!护生养生,可以说是每个人的本能诉求。 佛法说“人生是苦”,这是佛教对人生特质的基本判断,居于佛教“四圣谛”之首。如何将这苦的人生活出健康、活出快乐、活出价值与意义,是古往今来所有养生学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