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孙岩  王坚 《道德与文明》2024,(2):145-155
国际援助作为全球减贫计划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其规范性和有效性一直以来被人们所信服。然而,迪顿通过强有力的数据对之提出的质疑极大地动摇了人们对国际援助的基本信念,暴露出其规范性和有效性之间的冲突及该冲突的不可调和性。为了厘清二者之间的矛盾根源,特姆金一方面从规范性阐释出发,深刻揭示了人们应该对全球贫困者负有的道德责任;另一方面从有效性困境出发,通过对个人与集体在理性与道德之间普遍冲突的揭示,进一步解释和支撑了迪顿关于“援助悖论”的反直觉结论。然而,特姆金对困境的解释仅是分析了规范性和有效性受到质疑的原因,并未谈及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思路。事实上,特姆金和迪顿之所以在“援助悖论”的困境中持观望态度,是因为他们对“善”与“好”之间观念和范围的认识含混不清。认识到这一点便能够在有效性和规范性之间实现矛盾的调和,从而进一步驱使我们对国际援助的本质及国际援助项目发展的美好前景进行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82.
马克思的道德观旨在探寻实现人之本质的人类生存方式,这使得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内在规定了其道德观的规范性基础。从青年马克思的政治解放旨趣与异化劳动理论来看,其道德观内含的是亚里士多德式的古典本质主义。人是“政治动物”与人的“类本质”的实现构成了青年马克思的道德理想。而发现唯物史观后,马克思转变为古典本质主义的批判者。从方法论维度来看,马克思的道德观在描述性立场上与科学本质主义在经验方法上具有亲缘性。但从本体论维度来看,马克思的道德观在规范性立场上更应是追寻个人与他人良好关系状态、探求良善社会制度、面向人类未来发展的关系本质主义。  相似文献   
83.
朱万润 《哲学研究》2023,(11):118-127
公平涉及比较,如不同主体所受的对待、分配份额等。尽管理想的比较应建立在相同的基础之上,但这一要求在现实社会中则很难得到满足。在社会科学的模型中,最后通牒博弈建构了相同的比较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公平意味着趋向相同的结果。据此,可建构更一般的公平概念:在身份、能力一致的基础上,公平意味着结果应尽可能一致。基于相关跨学科研究,公平可以在多种有利条件下得到自然进化。公平的规范更有利于促成共同体内部所有潜在的合作,从而推动共同体达到集体最优的状态。因此,公平的规范性证明可诉诸由集体最优规定的公共利益。总体上,公平的价值可以在自然主义的框架下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84.
论证型式刻画了既非演绎也非归纳的所谓第三类论证即假定性论证的推论结构。以非形式逻辑学家沃尔顿、布莱尔、汉森为代表的肯定派主张型式具有规范性,平托则对这一主流看法表示反对。通过对肯定派与否定派相关论述的批判性考察,本文厘清了“论证型式的规范性”论题的内涵,提出型式的规范性包含证明力与约束力双重维度;其次,讨论了批判性问题在评估假定性论证时的显性运用和隐性运用,揭示了肯定派论述中的不一致与概念混淆,在平托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型式没有证明力,没有推论性联系上的好坏之分,假定性论证不能仅凭所例示的型式而区分出好坏;最后,考察了型式与论证提出者、接受者在对话中的行为之间的关系,修正了肯定派的某些提法,认为型式能够引导论证参与者根据对话类型的目标与规则进行话步交换并对实际对话进行评估,但这种约束是间接的、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85.
道德运气与规范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气"这个词,在日常用语中出现得如此频繁,以致人们很少会仔细思考一下它与那些表面上不相干、甚至相反的日常概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6.
理由、表达与哲学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兰顿在这篇论文中回应了"什么是哲学"的问题,概括介绍了其推理主义的基本思想.布兰顿将哲学视为广义的认知性事业和自身反思的事业.概念本质上是规范性的,因此判断和行动表达了属于我们的承诺.哲学研究的主题是规范性和推理.哲学的任务是表达性的,阐释性的,即从给出和寻求理由的社会性实践开始,去理解概念性的规范和活动的条件、本性和后果,我们使这些规范和活动成为可能,而这些规范和活动也使我们得以可能.  相似文献   
87.
宫睿 《世界哲学》2017,(2):59-66
意志自律是康德道德哲学的重要概念,但学界对此普遍持有一种"行为者的同一性"理解,即认为意志自律的充分条件就是道德法则的服从者与道德法则的创立者具有同一性。本文作者认为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它会在意志中引入他律的可能,从而无法表达出意志自律应有的道德性含义。相反,本文作者认为只能以"行为的同一性"作为康德意志自律概念的本质特征,它是指在意志自律中,服从法则的行为与给出法则的行为是同一的,这种行为的同一性只能就纯粹实践理性自身活动才可理解。只有通过"行为的同一性"解释,才能表明意志自律与道德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88.
It is the continuity between epistemology and empirical science that the naturalism in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of science emphasizes. After its individual and social dimensions, the philosophy of scientific practice takes a stand on naturalism in order to observe complex scientific activities through practice. However, regarding the naturalism’s problem of normativity, the philosophy of scientific practice today has deconstructed more than it has constructed.  相似文献   
89.
在关涉实践的规范性信念中,蕴含理由的规范性信念具有根本的实践重要性。人们普遍相信客观为真的这类信念,表达了理性行动者应予以回应的客观规范性属性。围绕如何理解这一属性,帕菲特提出了一种认知主义立场,尝试在不承诺任何具有本体论分量的实体的前提下,阐明客观的规范性信念何以可能。但这种理论立场的很强的独断性,呈现出一种“独断的认知主义”的状态,导致在根本上削弱了它的合理性。相对来说,一种“推论的认知主义”则能够更好地阐明规范性属性的存在和含义。  相似文献   
90.
颜敏 《天风》2008,(6):28-30
上次我们查考了耶稣在逾越节前替门徒洗脚的事件,以及他在最后晚餐时赐给门徒一条彼此相爱的新命令.其间,犹大沦丧为撒但的工具,他在领受了耶稣递给他的饼之后,走进外面的黑暗,把耶稣出卖给祭司长和法利赛人.与此同时,在最后的晚餐之后,耶稣呼召门徒一起向耶路撒冷前进.今天,我们要查考的是在将近耶城之前,耶稣对门徒的进一步教导和讲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