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马王堆帛书《缪和》是马王堆汉墓帛书《易传》六篇之第五种,内容丰富,价值颇高。但对于其中部分语句的释读和解释,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我们在各家整理注释本的基础上,在释读、诠释和分章上提出了几点个人看法,其中有些认识可能直接关涉到对孔子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2.
胡煦易学的河图洛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煦是清初著名易学家,治易兼采汉宋,融合象数与义理,提出了诸多独到的见解。胡煦认为《周易》为传道之书,阐述天人合一之旨,而欲明周易所传之道,必须从研究河图、洛书开始。他认为河图、洛书同为伏羲画卦之资,反对以洛书为作《范》之具的观点。关于河图、洛书的关系,胡煦提出“河图合而洛书分,河图先天洛书后天”,“图为先天是流行之气,书为后天是对待之形”,批评先天对待后天流行的观点。基于河图先天的看法,胡煦提出“先天河图无拆法”,批评拆补之说,提出羲图文卦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3.
《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典籍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对《周易》心理学思想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可以从研究成果、研究热点、研究领域、影响范围、应用性等方面分析已有研究的特点。已有研究的不足体现在:研究人员少;系统性差;经验化强,严谨性差;表面化;个人化;存在空白点;经、传混淆;重义理,轻象数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今后该领域研究的总体指导原则,并尝试提出了具体建议:加强多学科合作研究;加强实证性研究;加强多领域全方位研究,构建完整体系;加强《周易》在组织管理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等应用领域的研究;注意限定语境;继续推进国际化,规范学术翻译。  相似文献   
184.
《四十二章经》在中国佛教的早期传播中起了较大的作用。现存《四十二章经》的版本也混入了不少大乘思想,特别是有些语句有明显的禅宗特色。这都是后来流传过程中好事者妄加进去的,不能依此来论说东汉、三国时期两种版本的面目,更不能依此而得出此经乃中土摘编而成的结论。中土撰述或在中土摘抄说缺乏基本的文献支持,不是出于误解史料就是查无实据。以道安《经录》未收来怀疑此经非汉代所翻译,是当代人自设的主观标准,不足凭信。  相似文献   
185.
《桃花扇》中的《周易》文化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花扇>的构思受到<周易>文化的深刻影响.<周易>的阴阳之道是<桃花扇>人物阴阳对应设置的依据;剧中复社清流和马阮奸党的斗争是一出光明受损的明夷卦;<桃花扇>不奇而奇的主旨深受<周易>名小旨大思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86.
《周易·象传》是对《周易》卦象和爻辞所作的解释,实乃存性明理、修身养德、安定民众的典籍,是一部圣人"学易,可以无大过"的教化之书。《象传》极力主张设立教化以化民成德,并与不言之教、无为之化共同构成人文教化的根本途径。强调个人的修身明德,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又特别重视培育圣贤君子人格,倡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原则,对塑造中华民族精神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87.
孔子授徒讲学,研究古籍,整理"六经",其间做了不少训诂工作。孔子运用了声训、义训两种训诂方法,包含解释字词、解释语句等训诂内容,涉及正文体、传注体两种训诂体式,使用了一些典型的训诂术语。在训诂萌芽的先秦时期,孔子在训诂领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8.
法显是中国佛教史上最杰出的思想家、佛学家,其《高僧法显传》不仅是他西行求法的纪实,也是一部文化意蕴深厚的著述。法显既代表了中国佛教高僧追求真理,不辞身命、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反映了崇高的信仰力量,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代表。同时,他的《高僧法显传》还是一部弘法利生、包蕴佛教理趣的文学作品。其中许多内容,寄寓深刻,喻理深邃,不乏生动、完整的比喻故事,表现出叙述中彰显经典教义,议论中蕴含佛教喻理的文采。  相似文献   
189.
孙红忠 《天风》2014,(2):8-9
从教会存在的本质而言,教会是基督的身体。但我们有没有真正把教会当作基督的身体去爱护、去建立、去见证?教会信徒流失,谁之过?对于这样的问题,或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回答。笔者仅从自己的侍奉经历,来谈一谈造成信徒大量流失的几点主要原因。一、教会的问题1.传道人的问题从教会存在的本质而言,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我想传道人都明白这一点,不但自己明白,而且经常讲给信徒听。  相似文献   
190.
援老入易是王弼《周易注》的特色,而道家的"老",不是老庄而是黄老。王弼以黄老道家"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因循"政治哲学为指导,创造性发挥了《易传》中的时位学说,以卦时统帅爻位,从社会人事角度,将六十四种卦解释为六十四种社会时势及其成功之道,为统治者顺应时变,灵活运用儒、法、兵等诸子百家学说经邦治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