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81.
《心理学报》2001,33(2):191-191
2001年1月7日是我国心理学界的老前辈唐钺先生诞辰110周年。  相似文献   
82.
《法音》2014,(2)
正本刊讯1月8日,浙江慈溪市伏龙禅寺隆重举行弘一大师出家九十五周年暨惟贤长老圆寂一周年传供法会。佛教界、文化界、各级领导及护法居士等共约三百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当日,祖师殿内同时举行智真法师弘体字书法展。智真法师生于1973年,精于弘体书法。法师为  相似文献   
83.
今年是人民景仰的习仲勋副委员长100年诞辰。习老一生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与我国各民族人民和各宗教界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特别是在西北地区各少数民族和广大信教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声誉。  相似文献   
84.
学诚 《法音》2004,(10):3-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教同仁、各位朋友:在全国各族各界人民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五周年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十分高兴地迎来了“中宗和”成立十周年纪念。十年前,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直接关心下,由著名宗教界领袖赵朴初居士和丁光训主教发起,全国各大宗教团体及其代表人士组成的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在京宣告成立。十年来,在党中央的重视和关怀下,“中宗和”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各项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在今年三月圆满完成了换届工作,选举产生了第二届“中宗和”委员会。十年来,“中宗和”在加强我国…  相似文献   
85.
院校动态     
《天风》2017,(8):60-61
黑龙江神学院于2017年6月20日,举行建院20周年庆典暨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会。研讨会上,复旦大学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徐以骅教授、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兼总干事阚保平牧师、美国富勒神学院原院长毛瑞琪博士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探讨基督教中国化的问题。随后,学院举行圣画展馆开馆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86.
5月12日,由四川省道教协会主办、德阳市道教协会承办的"纪念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暨祈福超度感恩法会"在绵竹市严仙观举行.来自四川、北京、广东、贵州、重庆、辽宁、山西等省市和香港、台湾地区,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道教界人士4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四川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四川省宗教局局长王增建出席活动并讲话.  相似文献   
87.
格桑多杰 《法音》2009,(4):88-90
本刊讯为纪念3月28日设定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西藏各界举行了系列纪念活动。3月21日下午,西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召开西藏党外人士庆  相似文献   
88.
纪华传 《法音》2007,(11):30-32,33-35
本刊讯11月6日,"纪念赵朴初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座谈会"在北京前门饭店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副会长圣辉、刀述仁、根通、戒忍、永寿、永信、明生,副秘书长蘧俊忠、陈文尧,办公室主任张厚荣、教务部主任宗家顺、《法音》编辑部主任卢浔,国家宗教局一司司长徐远杰、副  相似文献   
89.
《医学与哲学》伴我2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与哲学》如今已创刊 2 0年了 ,作为我国唯一的一本医学方法学杂志 ,她对我国医学杂志发展的指导作用 ,笔者在此不拟作更多评论。但是 ,她对我本人的教益影响、并指导伴随我走过了 2 0年的从医历程却完全可以作出肯定的回答。我可以毫不夸大地说 ,我个人在临床医学的成长过程中所取得的大小成就都与《医学与哲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她是我近 2 0年从医实践的良师益友。1980年初 ,当时已过而立之年的我 ,刚从军队的最基层医疗单位 (卫生队 )因整编调到位于燕山腹地的 2 66医院。由于自从医那天起就一直工作在军队的最基层医疗单位 ,…  相似文献   
90.
祝贺《医学与哲学》创刊 2 0周年 ,我终日踟躇 ,想找一句贴切的话来表达我对这份扶我成长的刊物的理解和感激 ,突然间脑海里蹦出一个既非医学又非哲学的词———“海拔” ,细一想也不是没有道理 ,人们习惯于将学术进步的过程比喻为“攀登” ,取得成果便是登上了一座座山峰 ,但是没有人说征服了多少“海拔”。对于某个学者 ,某个学科 ,似乎可以作这种具象的比喻 ,而对于一份与中国社会开放历程相随 ,与 2 0世纪下半叶医学科学突进式变迁 ,医疗与保健模式巨大变革相伴 ,经历了 2 0年披沥进取 ,盘旋奋飞的理论刊物来说 ,说”攀登”不免太泥于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