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早期启蒙说阵营内的式微论、逝去论、错误论,阵营外的启蒙外来说、文化保守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都对早期启蒙说形成冲击。早期启蒙论者除了守护明清启蒙外,还必须勇敢地释放出早期启蒙说内含的中国启蒙的整体性,通过强调中国启蒙的原初并生、代际传承、兼容并蓄、自主创新,利用与启蒙外来说、文化保守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相通等,回应早期启蒙说阵营内部分裂和西学以启蒙一般整体压境,造成的对早期启蒙说和中国文化的冲击。从根本上说,早期启蒙说唯有从确证中国资本主义内发原生的历史任务中走出来,以启蒙的本土化立场和汇集资源,承担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方能富有生机活力。早期启蒙说具备这种承担和支持能力。  相似文献   
102.
加灵 《天风》2014,(5):44-45
著名中国基督教音乐家、圣乐教育家、作曲家杨旅复老师,于2014年3月28日下午1时整,在杭州新华医院安息主怀,在世蒙恩98年。一、"为福音打美好之仗"杨旅复,浙江诸暨人,生于1916年,在基督教家庭长大,父母都是当地的传道人。6岁时父亲去世,七八岁时就在教堂里弹风琴,一开始就会用五线谱。不久随母亲离开诸暨到杭州。,入正则小学读书,毕业后到松江慕卫女校继续学习,其间受洗归主,并跟外国传教士学习钢琴。  相似文献   
103.
采英拾贝     
李开盛 《天风》2013,8(8):55-55
做父母最失败的,就是既看不起自己的孩子,又希望孩子成龙成风;做老师最失败的,就是既不允许学生插嘴,又希望学生有创新精神;做孩子最失败的,就是既厌恶父母设计的人生,又怕走错路辜负了父母的期望;做学生最失败的,就是既不认同老师的某些观点,又怕得不到那毫无意义的分数。  相似文献   
104.
由中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山西大学、人民出版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于2011年10月15-16日在山西太原召开。开幕式上,山西大学校长郭贵春教授、中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陈学明教授、人民出版社纪委书记沈水荣先生分别致辞。来自全国高  相似文献   
105.
遇见她是在一次笔会上,她穿了件白底蓝花旗袍,婉约如一首宋词,举手投足间透着清雅之气。随后的两天,我发现吃自助餐时,很多人盘里堆很多,结果又吃不完,而她从不浪费一米一菜,还似乎很喜欢吃苦瓜。面对众多美味佳肴,她为什么独恋苦滋味?同在一张桌上就餐的我,跟她渐渐熟络起来,趁着聊兴正浓,抛出心底的疑惑。她盈盈一笑,讲起一段往事。她出身于贫寒的农家,为了供她上学,父母节衣缩食。可是,自从到了一所重点高中,她心里  相似文献   
106.
王丽心 《法音》2012,(6):51+2
本刊讯6月7日,中国佛学院举行2012届研究生论文答辩毕业典礼。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传印长老,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湛如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张琳,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张厚荣、向学法师;本届研究生的指导老师及论文答辩嘉宾等出席了毕业典礼。毕业典礼由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宗性法师主持。  相似文献   
107.
2011年8月9日,一张郑州轻工业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在河南中牟县三官庙乡秦家村的一个普通家庭激起层层涟漪:无臂少年吴建平以文科548分的成绩被梦想的经济学专业录取了。拿着这张来之不易的录取通知书,吴建平流出了激动的泪水……非常高考"高考文科综合将近50分的  相似文献   
108.
《明夷待访录》集中表述了黄宗羲的政治与伦理思想,对封建君主专制展开了批判,憧憬着美好未来,对未来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进行了设计,其中最突出的是期待社会变革,由“天下为主,君为客”取代“君为主,天下为客”制度,实现社会民主化,在其伦理思想表示出鲜明的近代民主的启蒙元素.  相似文献   
109.
启蒙运动是学术研究的热点,但学界也在不自觉中形成了思维定式:在理性主义的名义下,主流的西方文化被注入了世俗性的维度,导致基督教被妖魔化。晚近的研究已经开始讲述启蒙运动的"宗教气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之前对启蒙运动最大的误解,是将它理解为单一体。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历史上不存在以单数形态存在的"启蒙运动",而只有复数的启蒙运动,"天主教启蒙运动"便是其一。本文分析了天主教启蒙学者借用世俗启蒙者的术语与思维方式,带来了"天主教的观念革命"。天主教启蒙运动的出现与特伦托公会议有紧密联系,而历史批评方法论的兴起以及扬森主义的出现,是其重要的学术背景。为说明天主教启蒙者的思想逻辑,本文还分析其对康德哲学的理解,描绘了普世教会情怀在天主教启蒙运动中的展开。  相似文献   
110.
当竹内好倡导"作为方法的亚洲"时,他显示了一种跨-普世性的构想,即普世性不是由西方所赋予的普世性,东方也参与其中,双方都在改变自己的同时,追求更完善的普世性。本文延续竹内的问题意识,通过比较日本和中国来思考启蒙与宗教的问题,分析的人物是分别代表日本和中国之现代启蒙的福泽谕吉和胡适。胡适的启蒙是一种"浅显"的启蒙,它拒绝个体精神深层这一形而上学装置,这缘于胡适是标榜反黑格尔主义的实用主义的继承者。福泽谕吉的启蒙也不是西方现代启蒙的复制,而是东亚具有的另一种不同启蒙的可能性,即不诉诸精神层面的实用主义的"浅显"的启蒙。如果不是像福泽那样视儒教为启蒙之敌,而是与西方现代文明一起批判儒教,揭示其可能性的条件,那么日本现代启蒙的形态应能大大改观。这一点同样适用于胡适推动的中国现代启蒙。在今天的东亚思考启蒙,我们必须追问如何批判儒教和整个西方现代启蒙,为此,胡适和福泽谕吉应是必须被超越的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