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270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已有研究表明目标可以在无意识的条件下被激活并自动地引导行为以达成目标,但该过程是否通过调节心理准备状态实现尚不清楚。本研究考察了无意识目标对个体道德取向的影响。实验1通过语义启动方式激活被试的成就目标,结果发现,与未激活任何目标的被试相比,激活了无意识成就目标的被试更偏向功利主义道德取向。实验2激活被试母亲的概念,结果发现这部分被试比对照组更偏向道义主义道德取向。上述结果表明,自动激活的目标可以影响个体的道德取向,使个体面对道德情境时能做出更合适的行为以达成目标。  相似文献   
42.
采用长时重复启动范式进一步探讨言语理解中信息表征的方式.实验1探讨听力理解中的信息表征,学习阶段采用句子理解任务,测验阶段进行图片判断任务,结果发现匹配和不匹配的图片的反应时和正确率没有显著差异,学过和未学过的图片的反应时和正确率也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听力理解中的信息表征是命题符号表征,而非知觉符号表征.实验2探讨阅读理解中的信息表征,结果同实验1,说明阅读理解中的信息表征也是命题符号表征,而非知觉符号表征.实验3在学习阶段和测验阶段都采用句子理解任务,结果发现学过的句子的反应时快于未学过的句子的反应时,学过的句子的正确率高于未学过的句子的正确率,说明前两个实验中没有出现学习效应是因为两个阶段任务类型差异较大造成的.综合3个实验的结果,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排除策略影响后,言语理解中没有产生知觉符号表征,先前句图匹配范式下的知觉符号表征很可能是一种策略性的表征.  相似文献   
43.
本研究采用2×3混合实验设计,通过控制时间距离和表征的建构水平,对不同问题启动下的跨时选择进行对比研究。实验结果显示,问题启动是影响跨时选择的重要因素,不同问题启动下的未来结果价值折扣存在显著差异。Why问题启动使个体的时间距离敏感度降低,How问题启动使个体的时间距离敏感度提高。  相似文献   
44.
汪竹  陈宝国 《心理科学》2011,34(5):1033-1039
摘要 词汇语音的学习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是心理语言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语音回路理论认为,语音短时记忆在词汇语音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语音短时记忆能力越好越有助于词汇的学习;语音敏感性假说认为,语音意识是影响儿童词汇发展及学习的重要因素;另外一些研究者认为,语音知识可能发挥着更为基础和关键的作用,最近的研究则更加强调几种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影响词汇语音的学习。本文最后提出了该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5.
唐日新  张智君  刘玉丽 《心理学报》2010,42(12):1109-1117
手的启动方向自由, 伸手拦截不同速度的运动小球。本研究通过考察手启动时的运动参数, 研究自由启动的情况下的信息利用和拦截策略, 并且考察了人的启动模式。结果发现, 自由拦截时手的拦截区域相对固定, 在物体快速运动情景下启动晚, 而在慢速下启动早, 可能综合利用了接触时间和距离信息, 存在速度伴随效应, 手的拦截启动策略为启动有相对稳定的角度和加速度, 并不随物体运动速度和物体大小的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46.
语言产生的句法启动效应在近20年得到较深入研究。那么, 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中, 句法启动效应具有相同的加工机制吗?近些年, 研究者考察了印欧语系语言理解中的启动效应, 但还存在较多争论。这究竟是句法效应, 还是策略或者语义效应, 是词汇驱动还是词汇独立的?而且, 这是人类语言理解的语系特性还是普遍特性?单独采用行为技术、眼动技术或者ERP技术很难为这些争论提供坚实的实验证据和较深入的理论解释。鉴于此, 本项目拟采用眼动和ERP结合的技术, 从心理学、语言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视角考查汉语句子理解的句法启动效应。通过分析眼动和ERP实验提供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证据, 本项目力图阐明和揭示汉语句子理解中句法启动效应的认知特点和机制, 检验内隐学习理论和论元结构理论在解释句法启动效应时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7.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考察了情绪语音影响面孔表情识别的时间进程。通过设置效价一致或不一致的“语音-面孔”对,要求被试判断情绪语音和面孔表情的效价是否一致。行为结果显示,被试对效价一致的“语音-面孔”对的反应更快。ERP结果显示,在70-130ms和220-450ms,不一致条件下的面孔表情比一致条件诱发了更负的波形;在450-750ms,不一致条件下的面孔表情比一致条件诱发更正的后正成分。说明情绪语音对面孔表情识别的多个阶段产生了跨通道影响。  相似文献   
48.
摘要:本研究致力于探讨自上而下的任务因素对自动反应激活过程的影响。研究包含两个实验,采用掩蔽启动范式,选取字母和数字作为刺激,任务因素为与当前任务无关的处于预备状态的任务规则。实验一初步验证了与当前无关的处于预备状态的任务规则可以影响自动反应激活过程;实验二进一步证明了这种影响具有广泛性,即与当前无关的任务规则所设定的所有刺激系列都可以影响当前任务中的反应启动过程。研究总结论为:与当前任务目的无关、且存在自动刺激-反应联结的其他任务规则也能通过对被掩蔽的启动刺激反应的调节来影响对靶刺激的反应,从而影响启动效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9.
孙文梅  刘海伦 《心理科学》2013,36(6):1388-1392
研究运用DRM范式,以具有语音关联的汉语双字词为材料,采用2(语音类型)×3(词语类型)被试内实验设计,考察汉语双字词语音关联对错误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1)被试对诱饵词的错误再认率显著高于对填充词的错误再认率,说明汉语双字词语音关联能够诱发错误记忆;(2)双字词表与单字词表引发的语音关联性错误记忆效应相当,小于语义及字形关联的错误记忆效应;(3)尾音关联词表中词语再认率高于首音关联词表。  相似文献   
50.
李贺  莫雷  罗秋铃  莫然  俞梦霞  黎沛昕  衷禾 《心理学报》2014,46(9):1347-1354
探讨签名的位置以及是否预告签名信息对个体诚实行为的影响, 同时探究不同承诺形式对个体道德行为的调节作用, 从而揭示签名对个体道德行为影响的机制。实验1比较不同签名的位置与是否预告签名信息两种条件下, 被试在有奖抛掷骰子的游戏中的诚实性表现。结果发现, 当游戏前告知需要签名时, 签名位置对被试的诚实行为没有显著影响; 而在游戏前不告知需要签名时, 上位签名的被试比下位签名的被试更倾向于做出诚实行为。实验2比较口头承诺方式与签名方式对个体诚实行为的影响, 结果发现, 口头承诺与上位签名均能促使个体做出诚实行为。结果表明, 签名对个体道德行为的影响, 是通过启动个体的自我认同感而实现的; 签名位置的效应, 实际上是由于启动的时段不同造成; 同时, 通过口头承诺的方式, 同样可以启动个体的自我认同感, 从而促进其实施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