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为探讨语素意识、语音意识和快速命名三种认知技能对汉语儿童口语词汇、汉字识别和阅读理解等言语能力发展的预测作用,本研究对74名学前儿童进行了一年半的追踪测查,结果发现:(1) 学前儿童的各项认知技能和言语能力随时间均有显著提高;(2)在控制了因变量的自回归效应和其他两种认知技能后,语音意识对一年半后的口语词汇成绩仍有独特的解释作用,快速命名能预测一年半后的汉字识别成绩,而语素意识是解释一年半后儿童汉字识别和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172.
说谎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及时有效地识别说谎, 在人际交往和司法安防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说谎的自主性, 将说谎研究的实验范式分为被动说谎范式、主动说谎范式和混合说谎范式三大类。个体说谎时具有较高的认知负荷、较强的情绪唤醒和刻意的自我控制等心理活动特点, 这些心理活动会导致眼睛运动、面部表情、姿态动作等非言语视觉线索的变化, 且非言语视觉线索存在个体差异。未来研究应深入考察说谎的内在心理机制以及非言语视觉线索的心理意义, 加强真实情境下说谎行为的研究, 并借助新技术实现对非言语视觉线索的精准测量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3.
幼儿心理状态术语的运用与心理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桑标  马丽雳  邓赐平 《心理科学》2004,27(3):584-589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幼儿在假装游戏中心理状态术语的应用,以及与错误信念的理解是否存在相关并具有一定的发展特征。57名3—5岁的幼儿参加了实验。研究程序包括两类标准错误信念任务及假装游戏的拍摄、麦卡锡幼儿言语智力测验。结果发现:(1)幼儿的一般言语能力与错误信念的理解存在显著相关;(2)幼儿心理状态术语的使用存在情境差异,且随年龄的增长具有“指向愿望一指向信念”的维度特征;(3)在控制相关因素之后,幼儿错误信念的理解与心理状态术语的应用及其特定范畴(习惯用语)之间仍然存在显著相关;与“真正涉及心理状态”之间的相关不再显著。  相似文献   
174.
胡谊 《心理科学》2004,27(5):1195-1198
随着认知心理学对具体领域问题解决的研究不断深入,研究者越来越关注人的高级认知过程;而伴随这一研究倾向的变化.旨在揭示高胜任能力或者专家行为的实质及其发展的科学研究方法也逐渐成形;本文介绍了选择符合科学研究的专家行为标准,即有效性、可重复性和可测量性;之后,详述了研究专家行为的步骤.即选择被试、明确典型任务、进行任务分析、设计研究方案、收集原始资料、分析原始资料和解释专家行为等。这一方法的阐述.为心理学工作者使用该方法提供了一类规范。  相似文献   
175.
刘爱书  陈力 《心理科学》2004,27(5):1127-1131
本文探讨儿童听觉P300与行为问题和智力不平衡的关系。分别采用儿童行为问卷(CBCL)和韦氏儿童智力测验(WISC—CR)评价儿童的行为和智力水平,采用听觉Oddball模式检测儿童的事件相关电位。结果表明,智力不平衡和P300潜伏期延迟提示的脑功能损伤可相互验证,混合问题儿童脑功能损伤程度比单一问题儿童严重,智力不平衡且有混合问题儿童的脑功能损伤更有可能是器质性的。  相似文献   
176.
加法和乘法算式的表征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新林  董奇 《心理学报》2003,35(3):345-351
探讨加法和乘法算式的心理表征方式问题 ,检验加法和乘法算式表征分离假设 :对于加法算式主要形成视觉 -阿拉伯数字表征 ,对于乘法算式主要形成听觉 -言语表征。要求 2 4位大学生 (男女生各半 )回答一位数加法和乘法问题 (例如 ,2 +3 ,2× 3) ,这些问题中的算数用阿拉伯数字 (1~ 9)呈现或者汉字数字 (壹~玖 )呈现。结果是与阿拉伯数字条件相比 ,汉字数字条件对加法问题产生更大的影响 ,这与假设一致 ,支持Campbell等人的编码复杂性假设 (Encodingcomplexhypothesis) ,但又具体化和发展了这一假设  相似文献   
177.
安玉香  汤浩  韩宝财 《心理学报》2003,35(3):393-396
研究短声强度为95dB时猫的两耳听现象,探讨两耳干涉作用和交叉听力在听觉脑干电反应(ABR)上的表达。以ABR为检测指标,观察和比较耳蜗破坏前后对侧耳负荷75dB SWN时95dB短声诱发的ABR各波振幅的变化。结果:(1)耳蜗破坏前对侧耳负荷的75dB SWN可使95dB短声诱发的ABR之PⅢ、PⅣ波振幅增大(P<0.01)。(2)耳蜗破坏后对侧耳负荷的75dB SWN对95dB短声诱发的ABR各波振幅无影响(P>0.05)。(3)耳蜗破坏前对侧耳负荷75dB SWN时95dB短声诱发的ABR之PⅣ波振幅比耳蜗破坏后95dB短声诱发的ABR之PⅣ减小(P<0.05)。结论:短声强度为95dB时,交叉听力现象在ABR之PⅢ、PⅣ波上均有表达,与75dB5WN产生的两耳干涉作用仅在ABR之PⅣ波有表达。  相似文献   
178.
儿童语用技能发展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引言语用学、语法学、语义学和语音学一起构成了语言符号研究的 4个分支。其中 ,语用学是关于说话人 (或写作者 )所传递的和听话人 (或读者 )所理解的意义的研究。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由于语用学的兴起以及儿童词汇习得和语法习得等方面研究的相对成熟 ,儿童语用技能发展开始引起了西方研究者的重视。儿童的语用技能是指儿童在交际环境中按照语用规则去得体、有效地使用语言的能力。语言的价值在于运用 ,语用技能是言语发展的高级层面 ,儿童语用技能发展研究对于儿童语言教育、社交技能培养、社会性发展以及言语障碍儿童训练等应用需…  相似文献   
179.
如果问一个不善交际的人,“为什么不会交际呢”?多半会回答“没有口才”,他们以为只要有了流利,幽默的言辞就可以有效地与人交往了,因而不断在言语上下功夫。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形:一位学识渊博,口才极佳的教授,尽管他可以滔滔不绝地讲一大通如何做人的道理,可总是打动不了他那桀骜不驯的儿子。  相似文献   
180.
言语产生是指个体通过口头言语表达想法、感受,而通达过程是言语产生的关键过程。本文以言语产生的不同语言水平为线索,综合分析双语经验对言语产生过程中通达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双语经验降低了言语产生中的通达效率。在此基础上,从跨语言干扰、语言使用频率和词汇量三个角度归纳双语通达劣势的原因。未来的研究应该考察双语经验对言语加工中不同方面的影响,并且对相关解释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