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5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为明确述情障碍与中学生人际关系间关系的内在机制,采用中学生人际关系量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社交焦虑量表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调查了北京市、石家庄市、佳木斯市三所中学7至11年级共998名学生,根据述情障碍的筛查标准,最终获得218份有效数据。结论如下:(1)述情障碍与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与人际关系、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人际关系与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而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社交焦虑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2)社交焦虑在述情障碍与中学生人际关系间起中介作用;社会支持在述情障碍与中学生人际关系间起调节作用;(3)"述情障碍→社交焦虑→中学生人际关系"这一中介路径的前半段,受到社会支持的调节。与高社会支持个体相比,述情障碍对低社会支持个体的社交焦虑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82.
汶川地震8.5年后,对地震极重灾区的2291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抑郁、创伤后成长(PTG)和生活满意度等身心反应的现状及其共存形态。结果发现:(1)地震发生8.5年后4.75%的青少年有明显的PTSD症状,29.98%的青少年有明显的抑郁症状,其中女生、少数民族学生、高年级学生的症状水平更高;46.13%的青少年报告其出现了明显的PTG,其中女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的PTG水平更高;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较低,其中初一年级显著高于其他年级,但性别和民族差异不显著;(2)青少年的PTSD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与PTG相关不显著,抑郁与PTG和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PTG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3)青少年的PTSD、抑郁、PTG和生活满意度之间具有共存的形态,具体表现为成长组(32.6%)、低症状组(39.4%)、症状-成长共存组(5.8%)、中等症状共病组(17.8%)和高度症状共病组(4.4%)等5种类别。  相似文献   
83.
采用改良的点探测任务,探讨了注意偏向训练能否改变GAD患者的负性情绪注意偏向并缓解其焦虑状态,及注意偏向训练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与控制组相比,训练组被试的负性注意偏向分数显著降低,具体表现为训练后训练组的负性注意解除能力显著高于控制组,两组被试的负性注意警觉在前后测均未有显著变化;注意偏向训练引起了GAD患者积极情绪的变化,缓解了状态焦虑。这证明了注意偏向训练对改变GAD患者负性情绪注意偏向及缓解其焦虑状态的有效性,并揭示这种改变主要是通过提升其对负性刺激的注意解除能力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4.
研究选取了注意缺损多动障碍(ADHD)儿童39名,正常儿童40名,采用两项选择任务,考察在无反馈和有反馈的情况下,ADHD儿童的错误监控能力是否存在缺损。结果发现,(1)无论是否提供反馈,与正常儿童相比,ADHD儿童的错误察觉能力正常,但是错误更正能力落后,这可能是由于ADHD儿童动作调节控制能力落后导致的;(2)反馈提高了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的认知加工速度,但同时降低了他们的警醒水平,导致错误监控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85.
探讨胆道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诊治经验.回顾性分析32例胆道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病例.结果32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发生于术后5天~10天,经保守治疗后均痊愈.胆道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是胃的功能性病变,经综合保守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相似文献   
86.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鉴定是近年来司法精神病学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其中如何识别装病者也相应地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之一.要作出完全正确的诊断或鉴定结论相当困难.揭示假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者的特征和典型表现,以帮助临床医师发现常见的装病模式,区分假装或掩饰表现与合法症状.同时为了在刑事和民事情况更好的发现装病者,对访谈技术、MMPI测验的价值以及间接信息来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7.
聂衍刚  甘秀英  周虹 《心理科学》2011,34(6):1409-1413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地震地区93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状况,并探讨社会支持在人格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震后六个月,约67.6%的青少年患有PTSD或部分PTSD。(2)大五人格特质中的神经质对事件影响量表总分以及唤醒、侵扰、逃避均有预测作用;宜人性对事件影响量表总分、侵扰、唤醒有预测作用。验证了社会支持在大五人格与逃避、人格与唤醒、人格与事件影响量表总分间调节效应显著的结论。  相似文献   
88.
非语义性命名障碍:一个认知神经心理学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晓林  柏晓利 《心理科学》1999,22(4):289-292,309
本研究从认知神经心理学的角度,根据有关语言产生和词汇认知的理论,对一例脑损伤病人的命名障碍进行了较为细致的个案分析,研究表明:(1)命名障碍可分为语义性和非语义性两类;(2)病人LY的命名无能主要不是因为其语义系统受到损害,而是因为其语音提取受到损害,以致于恰当的语义激活不能激活恰当的语音表征;(3)LY在汉字阅读中的表现也表明了字形信息在词义激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9.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发展性阅读障碍是两类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 二者共患率高达25%~48%。共患问题不仅使儿童自身面临着严重的认知、行为和心理损害, 还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对共患儿童的干预是极为必要且重要的。以共患病理机制假说为基础, 可将既往共患儿童的干预研究划分为以下两大类:(1)基于表型假说的干预方案, 如药物干预、阅读干预以及二者联合干预, 相应方案干预效果的迁移性和稳定性均有待深入考究; (2)基于共同缺陷假说的干预方案, 如针对核心共同认知缺陷之一的加工速度问题的干预已初显成效, 但相关研究较少, 干预效果需更多研究进一步系统性地考察。最后就共患儿童的干预方案现状进行了反思和展望。  相似文献   
90.
汉语阅读发展研究中几种实验任务之间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祥芝  周晓林  舒华 《心理科学》2000,23(6):677-681
本研究综合考察汉语阅读获得与发展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注音、命名与组词,听写与多重选择的关系。结果发现:注音与命名有很强的一致性,并且都与组词有很高的棚关;在这些任务中,听写的难度最大,多重选择最易;几种任务存在共同的加工规律。文章从词汇识别过程讨论了这些结果的理论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