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91.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因此,能充分体现这一理念的——高中音乐戏曲单元或模块则担负起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对于如何贯彻与实行,则在实际的戏曲教学课堂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具体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792.
《天风》1996,(8):48-48
港协进会帮助丽江重建受灾村庄、学校 香港基督教协进会主办的“五饼二鱼”分享运动,已经有21年历史。最近“教会行动”救助云南丽江灾区重建,将动用人民币400万元,其中约200万元是由香港“五饼二鱼”和其他机构共同捐输。第一期救助行动在受灾中心区帮助重建17个村庄、8所小学和修建一个堤坝崩裂的中桥水库。  相似文献   
793.
各位学者、各位朋友、各位来宾、同志们:按照双方商定,首届中日五台山佛教学术会议,如期在号称“清凉胜境”的五台山开幕了。这是双方学者通过学术交流,增进了解和友谊,繁荣佛教文化研究,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盛会。  相似文献   
794.
运用科学哲学、后现代主义哲学、后殖民批判关于科学认识论、方法论问题的观点,讨论了中医药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问题,认为中医是对生活世界和主体性的回归,是另一种科学或文化范式,中西医都是各民族原创的具有同等地位的元叙说方式和文本。  相似文献   
795.
声乐作品是赵元任全部创作中最重要、最有艺术价值的部分,每首都堪称佳作。赵元任在声乐作品中重视曲调与字音、声韵、语调、语气的关系,注意中国民族曲调的特点,并根据中国语言音调特点,去处理旋律与歌词之间的关系,探索了中国式的和声规律,实践了自己对中西音乐有异,中国音乐有自己的国性、值得保护跟发展等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796.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256部作品,涉及了交响乐、管弦乐序曲、协奏曲、室内乐、钢琴作品、声乐作品等各种音乐形式.  相似文献   
797.
大卫·雷·格里芬是西方较早持续关注生态问题的学者之一;生态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启发了他的生态思想的形成。以怀特海有机哲学为基础,格里芬在一定意义上提出了一种有别于以奈斯为代表的深层生态学——后现代深层生态学:它一方面主张激进的自然价值论,认为非人类世界也具有内在价值,并且物种的固有价值是大致平等的,为尊重和爱护非人类世界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它坚持个体内在价值分级论,以克服传统生物平等主义缺乏可操作性的缺陷,为我们处理现实的价值冲突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指引。作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领军人物,格里芬的后现代深层生态学对我国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98.
应香港蓬瀛仙馆馆长李宏之的邀请,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一行5人,于2009年10月8日至11日赴香港参加了该仙馆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暨香港蓬瀛仙馆八十周年馆庆活动.  相似文献   
799.
消费时代的来临促进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个人形象设计将艺术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使人的现世生存最终成为一种美的生存方式,它的迅猛发展体现了人们处于现代社会消费时代的特殊背景下对生活艺术化的极致追求。  相似文献   
800.
在中国古代文化对抽象思想的建构与呈现中,音乐譬喻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最知名者即“金声玉振”。孟子用该乐喻表彰孔子的圣德,朱熹则以之阐发“致知在力行之先”的观点。俞樾重新掘发赵岐疏解,对朱注提出挑战,其说表明“金声而玉振之”是一句完整的引文,且具有另一种诠释的可能。竹帛本《五行》为俞说提供了支持,并从德性与德行、心灵与身体、工夫与境界、礼乐与社群等层面丰富了乐喻的思想意蕴。对“金声玉振”的诠释史进行考察,为管窥思孟学派的发展提供了独特视角,同时也有助于重审出土文献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