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仁与公的先后关系是朱熹晚年反复探讨的议题之一。而朱子语录与书信中存在两种对此截然相反的记载。经考辨可知,黎靖德本《朱子语类》卷六中“故惟仁然后能公”一句当作“故惟公然后能仁”。由此可证,即便基于仁、公的定义及内外关系,“仁先公后”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朱熹关于二者的先后仅有“公先仁后”一种明确主张,意在豁显作为去私工夫的公对于仁性在现实中无碍显发的前提意义。“沙水之喻”化解了“仁内公外”与“公先仁后”两种朱熹仁公关系论之间的表面矛盾,进一步呈现其对于内在性理与外在工夫的兼顾。朱熹既强调本然仁性的先天禀受,在晚年则更加重视实然仁德的后天流行。  相似文献   
232.
急性应激障碍(ASD)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应激障碍是个体在亲历、目击或面临一个对自己或他人具有死亡威胁、严重伤害的创伤事件后的2天至4周内所表现的应激反应。急性应激障碍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分离、再历、回避和过度警觉。文章回顾了以往的相关研究,从急性应激障碍的测评方法、发生率、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创伤记忆的关系、心理治疗和干预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最后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33.
本研究拟考察早期各种情绪性成分及其交互作用对学前儿童问题行为和社交能力的影响。被试为299名儿童及其父母。母亲在儿童6和14个月时报告儿童的各种情绪性成分,父母在儿童48个月时分别报告儿童的问题行为和社交能力。结果发现:(1)6个月时的受限后沮丧和恐惧不能显著预测学前儿童的问题行为与社交能力,但14个月时的受限后沮丧能显著正向预测外显问题行为,恐惧能显著正向预测内隐问题行为,负向预测社交能力。6和14个月时的微笑/大笑均能显著正向预测社交能力。(2)在14个月时,恐惧能显著负向预测高受限后沮丧的学前儿童的社交能力,但不能显著预测低受限后沮丧的学前儿童的社交能力;在14个月时,恐惧能显著负向预测低微笑/大笑的学前儿童的社交能力,但不能显著预测高微笑/大笑的学前儿童的社交能力。  相似文献   
234.
杨栋 《哲学研究》2021,(10):37-44
现代性的异化概念以马克思主义和生存主义的两种范式为主导,不同于卢卡奇对两种范式的社会批判理论式融合,以海德格尔思想整体为资源,本文尝试在当代哲学语境中展示一种后形而上学式异化概念诠释的可能性和意义。基于对海德格尔源自早期、并贯穿思想道路始终的诠释学方法的充分把握和运用,重新理解和解释《巴黎手稿》"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中的马克思经典异化概念,其中蕴含的异化劳动、生命异化、异化存在和作为异化之扬弃的共产主义的存在历史意义将得以展现。这一阐释在丰富异化概念传统理解的基础上,最终指向对当代世界自主性技术现象、及其与异化和异化之扬弃关系的进一步思考。由此出发,在深入理解马克思哲学本身深刻意蕴的同时,有助于在当代语境中,从理论哲学的层面——而不仅仅是实践哲学的层面——推动马克思哲学与当代哲学的对话。  相似文献   
235.
本文指出了自我报告法中项目前后关系效应的普遍存在性及其危害性。讨论了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对项目前后关系效应所作的认知上的理论解释,以及测量工具中促使产生这种项目前后关系效应的关键特征。同时也讨论了项目序列位置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6.
本研究采用双因素实验设计探讨了运动负荷强度和持续时间对 E-POC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 ,运动过程中机体净耗氧量主要取决于运动持续时间 ,而运动后的 EPOC既受运动强度 ,也受持续时间的影响 ,但以前者的作用更加明显 ;运动后 VO2 的恢复速度快于血乳酸的消除 ,不同运动条件下的氧亏量变化主要取决于运动负荷的强度。  相似文献   
237.
徐莹 《哲学研究》2023,(3):68-78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黄老帛书阐述了一种“先德后刑”的刑德相养理论,有的学者以韩非的“刑德二柄”加以解读,认为二者同义。法家讲赏罚,以商韩为代表。商鞅之学在这一问题上,主张“先刑而后赏”。虽然黄老的“先德后刑”与商鞅的“先刑后赏”有相通之处,但黄老刑德概念的内涵远大于刑赏,二者在天人关系、人性驱动论等方面,也具有本质区别。韩非的“刑德二柄”与商鞅的刑赏治术并无二致,“因道全法”也非黄老思想。黄老刑德与商韩的赏罚之术并非同一思想体系,而《管子》务时寄政的“先德后刑”之说则颇具黄老学的气质与特征。通过对“先德后刑”与“先刑后赏”这两种早期刑德学说的比较分析,可以理清黄老与法家之间的思想纠葛,明确黄老刑德学说的思想独立性,并由此管窥战国时期的天人关系。  相似文献   
238.
申继亮   《心理科学进展》1993,11(1):27-32
本文简要概述了近二十年关于成人认知发展的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从认知论的角度,探讨了个体关于知识的认识变化,认为成人的认知结构具有开放性,其表现形式是辩证运算;第二种观点是从智力与先天、后天因素的关系出发,区分了晶体智力与流体智力发展的不同轨迹,认为晶体智力的发展是持续终生的,且它的根本特征是适应性;第三种观点是以特定领域(即道德认知发展)为例,描述了成人道德认知发展的根本特征,认为成人期个体的认知发展并没有停止;第四种观点是从自我理论出发,强调了个体认知发展变化的实质是自我的发展变化,认为成人期自我发展的最高水平是“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239.
《法音》2014,(3)
正本刊讯3月9日下午,泰国前代僧王颂德·帕菩塔瞻尊者荼毗仪式在曼谷贴西林寺举行,来自海内外的高僧大德、四众弟子数十万人出席了仪式。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印顺法师率领中国佛教协会代表团,在泰国佛教委员会副主席周力平夫妇和泰国副僧王帕波玛师提长老陪同下,应邀出席帕菩塔瞻尊者荼毗仪式。  相似文献   
240.
提要:清初佛门大盛,王渔洋’与蒋超、梁熙等人为代表的居士禅与之相表里。渔洋参禅礼佛,交游剖石、继起、见月、拙庵、大汕诸佛门龙象,昌言以禅补儒,禅悦性灵,批评明末以来辟佛风气;提倡佛门无诤,欲平息济洞聚讼,还佛门清净地;重戒律修行,不满僧人修行不密,风气日颓;以禅喻诗,释语入诗,重活句以得禅髓,开拓诗境。渔洋不以学问见长,然通达禅理要不可诬,其事足增踵佛门,“神韵”说也深受禅宗影响。通过考察渔洋佛门交游与禅宗思想,大抵可厘清学界争讼已久的渔洋是否通禅理、“神韵”说是否与禅宗关联密切一段公案。 李圣华,文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