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6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创伤性分离症状及其认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创伤性分离是具有心理创伤经历的人常表现出来的典型症状,它包括记忆缺失、幻听、人格解体等,它主要表现在分离性障碍中,在其他精神疾病中也常见,如创伤后应激障碍、精神分裂症等。该文阐释了创伤性心理、创伤性分离的基本概念,介绍了创伤性分离症状的几种理论:人格结构性分离理论,背叛创伤性理论,回避加工假设与警戒-回避假说等。其中人格结构性分离理论主要是以临床治疗为取向,采用EMDR技术,侧重于研究创伤性分离对人格结构产生的影响;而背叛创伤性理论,回避编码假说以及警戒-回避假说是通过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式,探讨创伤性分离的症状与记忆。通过对几种理论的比较分析。发现后三种认知理论对创伤性分离症状的解释主要侧重于三个方面,一“是否存在回避警戒”,二“是否存在回避加工”,三“是否存在回避记忆”,而关于这几方面问题发生的条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442.
范方  耿富磊  张岚  朱清 《心理学报》2011,43(12):1398-1407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灾难后常见的心理病理问题, 灾后继发负性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重要因素。该研究采用追踪设计, 历时2年对汶川地震后都江堰地区1573名青少年进行3次测查, 考察震后继发负性生活事件、不同类型社会支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社会支持与震后继发负性生活事件、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存在不同的作用关系; 震后继发负性生活事件不仅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还对个体的社会支持系统有损害; 震后负性生活事件、主观支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存在联动效应, 即三者中任一方面的变化都可能引起其他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443.
催眠被广泛的应用在临床心理治疗中, 但是, 关于催眠方面的研究却相当匮乏, 而且相当模糊。近年来, 随着fMRI, ERP和PET等技术的引入, 我们对催眠引导和催眠暗示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对于疼痛和幻觉的研究表明, 至少对于高暗示性被试而言, 催眠暗示可以引起与真实刺激同样的大脑皮层的激活; 而催眠后暗示对于注意策略的调控, 可以使原有的认知过程发生改变, 其中之一是使用催眠后暗示来抑制“Stroop效应”语义加工过程; 催眠后遗忘更是实现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遗忘的分离。未来研究者将继续从探讨催眠本身的神经属性和催眠暗示所引起的认知过程的改变两个角度去认识催眠, 揭开催眠的实质。  相似文献   
444.
对手术后患者的观察和处理是疾病外科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从妇科肿瘤手术后患者面临的四大主要问题(术后出血、术后感染、特殊外科并发症的出现和内科合并症的加重)入手,对上述问题的临床特点、早期征兆、出现规律、观察指标和相应辅助检查进行总结,并简要指出处理原则,目的是帮助青年医师形成有逻辑的术后观察思维。  相似文献   
445.
方法论的无神论是哈贝马斯后期宗教思想的核心.从方法论无神论的立场出发,哈贝马斯既认可宗教的本质内涵是现代性的一项重要资源,又承认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哲学与宗教可以平等共处,在后传统社会中理性包容着宗教,在以交往理性为基础的普遍主义和程序主义伦理学中宗教构成话语伦理学的伙伴,在包容着解放潜能的现代民主法制社会中宗教共同体乃是政治共同体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446.
姜延军 《学海》2008,(1):55-59
后现代政治哲学早已不是什么新话题,但国人对它的理解至今还主要停留在后现代主义一般性理论的层面上,政治哲学领域的独特性往往被忽视或淹没.事实上,无论从与传统政治哲学在研究起点、内容、方法、旨趣等方面的不同所规约出的理论视阈,还是从理性反思、合法性论证及日常生活强调等研究路径所反映出的理论取向,都鲜明地彰显着后现代政治哲学的独特魅力和启示.  相似文献   
447.
刘一明是清代有学有证的高道,也是内丹理论之集大成者.他提出了内丹修炼的三个原则,即在知行关系上"先穷性命之理,后了性命之功";在修行旨归及方向上"从后天入手,后天返先天";在修行内容及次第上"性命双修,先命后性".这三个原则是道教内丹学进一步体系化、成熟化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448.
探讨价值观对蓄意创伤受害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简称PTSD)症状的影响方式。方法:采用事件冲击量表、受害人认可评价量表、施瓦兹价值观量表作为测查工具,测查了163 名蓄意创伤受害者。结果:(1)蓄意创伤受害者的PTSD三大症状表现有显著差异,闯入症状水平最高,回避症状水平次之,高警觉症状水平最低。(2)蓄意创伤受害者所持的价值观和对外界接纳的评价能较好地预测PTSD三大症状。(3)内敛价值类型通过诸如社会接纳等反映外在标准的因素影响PTSD的闯入症状。结论:蓄意创伤受害者PTSD症状表现有其自身的特点,对外界接纳的评价和自身所持的价值观对其PTSD症状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9.
张健丰 《现代哲学》2007,(5):131-136
对于迪昂问题,贝叶斯主义有着独特的视角。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多林与斯特雷文斯各自运用贝叶斯方法解决迪昂问题的两个方案,试图说明迪昂问题在贝叶斯机制中的处理方式,并且对这两个方案作出比较,认为斯特雷文斯的方案更为客观与合理。  相似文献   
450.
在几十年历史演变过程中,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经历了三期发展:第一期发展侧重于批判理论建构与工业文明批判;第二期发展侧重于批判理论重建与现代性批判;第三期发展完成了批判理论的“政治伦理转向”。如果说,哈贝马斯话语伦理学、商谈政治理论,意味着批判理论的“政治伦理转向”一定程度实现;那么,霍耐特承认理论及其多元正义构想,则标志着批判理论的“政治伦理转向”最终完成。尽管霍氏徘徊于批判理论与后批判理论、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一元主义与多元主义之间,但是最终从批判理论走向了后批判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